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男生

发布时间:2021-09-28 11:26:27 浏览数:

 男生& & 女生

 【 教学对象】

 八年级 【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理念 (一)

 积极心理学理念

 积极心理学士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心理学学科,由美国心理学家 Seligman&Csikszentmihalyi 提出。它主张充分挖掘人类潜在的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人的健康成长,使人们走向幸福。该理念对本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鼓励教师创建一种快乐、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等积极品质得到充分发挥,尽可能将学生培养到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并在教学环节中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的人格特质。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新建构。本堂心理健康活动课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指导,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堂上形式丰富、启发性强的活动,利用情境学习和真实性任务,引发学生对记忆策略的思考,在头脑中建构更清晰、更科学的记忆策略模式。

  (三)

 体验式学习理念

 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是这样的过程:“始于体验,进而发表看法,由此引发反思,既而形成理论,并最终把理论所得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该理论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启发思考,寓乐于教,让学生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感悟,在

 感悟中成长。

 (四)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三阶五步”设计理念

 陈海德等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可分为三个阶段五个步骤,简称“三阶五步”,三阶即“导入-展开-结束”。展开环节中又分成三个步骤,分别与认知目标、态度与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相对应:

 (1)What 环节:让学生认识普遍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完成认识目标; (2)Who 环节:让学生试图分析和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在反复体验中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情感; (3)How 环节:启发学生思考“怎么办”,领悟问题解决的方法。

 二、 选题依据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 2012 修订)》的相关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修订)》(简称《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纲要》中提出初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本课拟选取“青春期男女生性别认同、构建良好人际关系”这一主题进行设计。

 (二)

 知识背景

 (1)性别认同:是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即掌握自己的性属性或相应的作用。性别认同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人的性别认同与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是吻合的。因而,他们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能安然地接受自身的性的特征。

 (2)双性气质:由美国心理学家贝姆首先提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不是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人们可以同时拥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三、 教学对象分析

 进入到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从外表形象到内在思想对自己的关注度上升,同时部分同学缺乏正确的导向,容易分不清楚怎样才是好的自己,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男生女生性别特征的不同,发现男生女生各自的性别优势,有优势互补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看待自己的性别角色,认识到男女生之间差异的存在,并思考怎样更好地与异性正常交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客观的态度正确对待男女生性别差异,形成男女生要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更受欢迎的人。

 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以客观的态度正确对待男女生性别差异,形成男女生要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更受欢迎的人。

 难点:了解男生女生性别特征的不同,发现男生女生各自的性别优势,有优势互补的意识。

 六、 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创设情境等多种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二)学生学法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辩论来学习本课内容。

 (三)教学策略 根据新课改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本教学片段坚持以学生体验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活动体验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七、 课程结构

 全课教学架构如下:

 (1)

 提问导入——《照片:男生还是女生?》 (2)

 辩论赛——《强化性别认同:绅士与淑女的辩论》 (3)

 优势互补——《双性气质:“娘娘腔”VS“女汉子”》 (4)

 如何更受欢迎——《青春修炼手册》

 八、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卡片、辩论赛名牌等

 九、 教学过程

 (一)

 照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引导坐座位的时候男生坐一边,女生坐另一边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坐的位置和平时一样吗? (引出主题男生、女生)。

 2、男生 VS 女生 出示几张男生、女生照片,让学生说说哪些是男生,哪些是女生 提问:你们是从哪些方面判断的呢? (挑选出两张男扮女装、女扮男装的照片)

 师:如果老师告诉你说这是男生,这个是女生,你会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大家都说有一种别扭、违和的感觉,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 小结:大家都会说到自己觉得男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女生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应该”的依据是什么呢?(学生回答)非常好,我们的父母、老师、周围的环境、社会会告诉我们男生要有男生的样子,女生要有女生的样子。

 3、男生女生特点大讨论 师:接下来我们就以 4 人为一小组分男女生进行讨论,男生说说男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女生说说女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只记录关键词)

 讨论并分享,将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在相似关键词划正字)

 (二)

 辩论赛强化性别认同:绅士与淑女的辩论

 1、男女生辩论赛双方辩题:

 做女生真好(女生)——做男生真好(男生)

 2、辩论规则:一个小组内 8 位同学,3 男 3 女作为辩手轮流发言,另两位一位做主持人,一位做记录员;发言的音量、语气、表情、态度、用词等需要展现绅士(淑女)风度;主持人控制辩论现场,记录员做最后总结。

 3、小组辩论后,推选出组内“最佳辩手”(男女各 1 人)。

 各组最佳辩手现场组合代表对,在全班面前进行辩论。评出班级最佳辩手,男女各 1 人。

 (三)

 优势互补:“娘娘腔” VS “女汉子”

 1、男性气质、女性气质和双性气质 师:美国心理学家贝姆提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不是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人们可以同时拥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大家刚刚给出的关键词与从《贝姆性别角色量表》从抽取的关键词不谋而合。男性气质:独立、有力量、具有侵犯性、乐于冒险、坚强、善分析、果断到武断、具有领导力、雄心勃勃带有竞争意识等(普京)。女性气质:忠诚、温柔、有同情心并能表达、理解力、对他人需求敏感、热爱孩子等(高圆圆)。双性气质既具有男性气质又具有女性气质(花木兰)。未分化的人男性气质不明显、女性气质也不明显(孩子)。

  2、娘娘腔 VS 女汉子 娘娘腔和女汉子是双性气质吗? 言语粗俗、行为暴力、野蛮不等于有男子气概(具备社会赞许的男性性格特征、女性性格特征的双性性质是最受欢迎的)

 (四)

 如何更受欢迎:青春修炼手册

 根据《少男少女》杂志从全国60000份调查表中得出的结论:十种最让男生欣赏的女生、最让女生欣赏的男生。

 做到这些我能更受欢迎(填写卡片)

  (五)

 课堂总结

 师:人民日报发刊登过一篇名为《什么是今天该有的“男性气质”》的文章,我想以文章中的一个观点作为本课的结尾:我我们不认同所谓“娘炮”“不男不女”等带贬损性的说法,但也呼唤在青少年中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

相关热词搜索: 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