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审判长(民五庭)
发布时间:2021-11-29 16:08:59
浏览数:次
一、审判长应当是一个“有心人”
所谓“有心人”,是指审判长应当胸中有大局,心中有计划。合议庭是法院内部最基本的一个审判组织,审判长又是这个最基本组织中的核心。合议庭负责制的进一步落实,使得院庭长对案件质量把关的相当一部分责任转移到审判长身上。这就要求审判长不仅是一个精通法律知识的人,而且是一个胸中装有大局的人。在当前,这个大局就是稳定。法院的审判工作就是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这也决定了我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当案件的处理可能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时,作为合议庭负责人的审判长,就应当平衡执行法律和维护稳定的关系,找出一条既不违反法律又能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的解决办法。当事关稳定的解决办法在合议庭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审判长作为案件质量的首要责任人,应当毫不含糊地将案件提交庭里讨论,牢牢把住社会稳定这一关。
心中有计划,是指审判长作为最基层的领导干部,对整个合议庭的工作要心中有数。审判长不仅自己办案要有计划,而且要谋划整个合议庭的办案计划。审判长首先要对合议庭成员的办案能力、办案效率、办案特长有深刻的了解,然后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来分派案件。为了完成庭里下达的办案指标,每个月的月初,审判长就应当汇总每个承办人制定的当月结案计划,然后再根据每个人的存案情况,与承办人商量修订结案计划,尽可能地将可以审结的案件在最短时间内审结,以缩短办案周期。在制定结案计划时,审判长还应当善于借院里抓超审限的“外力”,督促承办人优先审结超审限案件。审判长做到了胸中有大局,心中有计划,就能确保优质高效完成审判任务。
二、审判长应当是一个“有决心”的人
所谓“有决心”,是指作为合议庭的负责人,审判长应当对合议庭审理的案件敢断和善断。审判长是合议庭的核心,他的意见直接影响和左右合议庭其他两个成员的意见。如果审判长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就可能影响案件的及时审结。同时,也可能影响到审判长在合议庭中的权威。所以,审判长首先必须自己业务要过硬,要有正确处理各类案件的能力和实力。当然,审判长也不是“神仙”,面对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要求审判长能对每件案件都及时拿出解决方案也是不切实际和勉为其难的。但审判长作为合议庭核心人物,面对复杂、疑难的案件,只有迎难而上的义务,没有退缩的权利。对于法律疑难问题,不论是自己承办的案件,还是合议庭其他成员的案件,审判长都应当潜心学习和研究,然后拿出自己的意见。对于自己没搞清而合议庭成员已经有成熟意见的,就应当虚心向他人学习,并采纳他人合理的意见。只有谦虚好学,虚怀若谷,审判长才能做到敢断和善断。
在敢断和善断的同时,审判长还要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对于合议庭一致同意作出的决定,或者,虽然合议庭意见不一致,而且审判长又是少数意见,但审判长未将案件提交庭、院讨论而决定按多数意见处理的,或者是案件审理中发生的程序性错误,作为负责人的审判长应当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三、审判长应当是一个“热心人”
审判长虽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官”,但他毕竟是承担一定管理职责的人。沈院长曾对如何当好审判长说过这样精辟的话,审判长“手中的权力不大,主要是靠非权力性影响”;“关爱是无声的命令”;“你用一分的热情关心周围的同志,这些同志就会以十分的热忱回报工作”。因此,审判长在敢于管理的同时,更应该用真心去关心合议庭成员。当合议庭成员办案遇到困难时,审判长应不怕浪费自己办案时间,主动与之探讨,提供办案思路;当合议庭成员提交审核的法律文书有错误时,审判长应当认真修改,并耐心与承办人交换意见,争取达成共识;当合议庭成员办案有对立情绪时,审判长不应一味责怪,向庭里打“小报告”,而应主动沟通,了解症结所在。对于有合理因素的,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向庭里反映解决;当合议庭成员家里有困难羞于向组织开口时,审判长应主动了解情况,并积极向组织反映,争取组织给予解决。
相关热词搜索: 审判长 当好 民五庭
所谓“有心人”,是指审判长应当胸中有大局,心中有计划。合议庭是法院内部最基本的一个审判组织,审判长又是这个最基本组织中的核心。合议庭负责制的进一步落实,使得院庭长对案件质量把关的相当一部分责任转移到审判长身上。这就要求审判长不仅是一个精通法律知识的人,而且是一个胸中装有大局的人。在当前,这个大局就是稳定。法院的审判工作就是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这也决定了我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当案件的处理可能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时,作为合议庭负责人的审判长,就应当平衡执行法律和维护稳定的关系,找出一条既不违反法律又能最大限度化解矛盾的解决办法。当事关稳定的解决办法在合议庭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审判长作为案件质量的首要责任人,应当毫不含糊地将案件提交庭里讨论,牢牢把住社会稳定这一关。
心中有计划,是指审判长作为最基层的领导干部,对整个合议庭的工作要心中有数。审判长不仅自己办案要有计划,而且要谋划整个合议庭的办案计划。审判长首先要对合议庭成员的办案能力、办案效率、办案特长有深刻的了解,然后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来分派案件。为了完成庭里下达的办案指标,每个月的月初,审判长就应当汇总每个承办人制定的当月结案计划,然后再根据每个人的存案情况,与承办人商量修订结案计划,尽可能地将可以审结的案件在最短时间内审结,以缩短办案周期。在制定结案计划时,审判长还应当善于借院里抓超审限的“外力”,督促承办人优先审结超审限案件。审判长做到了胸中有大局,心中有计划,就能确保优质高效完成审判任务。
二、审判长应当是一个“有决心”的人
所谓“有决心”,是指作为合议庭的负责人,审判长应当对合议庭审理的案件敢断和善断。审判长是合议庭的核心,他的意见直接影响和左右合议庭其他两个成员的意见。如果审判长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就可能影响案件的及时审结。同时,也可能影响到审判长在合议庭中的权威。所以,审判长首先必须自己业务要过硬,要有正确处理各类案件的能力和实力。当然,审判长也不是“神仙”,面对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要求审判长能对每件案件都及时拿出解决方案也是不切实际和勉为其难的。但审判长作为合议庭核心人物,面对复杂、疑难的案件,只有迎难而上的义务,没有退缩的权利。对于法律疑难问题,不论是自己承办的案件,还是合议庭其他成员的案件,审判长都应当潜心学习和研究,然后拿出自己的意见。对于自己没搞清而合议庭成员已经有成熟意见的,就应当虚心向他人学习,并采纳他人合理的意见。只有谦虚好学,虚怀若谷,审判长才能做到敢断和善断。
在敢断和善断的同时,审判长还要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对于合议庭一致同意作出的决定,或者,虽然合议庭意见不一致,而且审判长又是少数意见,但审判长未将案件提交庭、院讨论而决定按多数意见处理的,或者是案件审理中发生的程序性错误,作为负责人的审判长应当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三、审判长应当是一个“热心人”
审判长虽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官”,但他毕竟是承担一定管理职责的人。沈院长曾对如何当好审判长说过这样精辟的话,审判长“手中的权力不大,主要是靠非权力性影响”;“关爱是无声的命令”;“你用一分的热情关心周围的同志,这些同志就会以十分的热忱回报工作”。因此,审判长在敢于管理的同时,更应该用真心去关心合议庭成员。当合议庭成员办案遇到困难时,审判长应不怕浪费自己办案时间,主动与之探讨,提供办案思路;当合议庭成员提交审核的法律文书有错误时,审判长应当认真修改,并耐心与承办人交换意见,争取达成共识;当合议庭成员办案有对立情绪时,审判长不应一味责怪,向庭里打“小报告”,而应主动沟通,了解症结所在。对于有合理因素的,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向庭里反映解决;当合议庭成员家里有困难羞于向组织开口时,审判长应主动了解情况,并积极向组织反映,争取组织给予解决。
相关热词搜索: 审判长 当好 民五庭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如何当好审判长(民四庭)2021-11-29
- 如何当好审判长2021-11-29
- 学史力行,当好群众2021-09-06
- 如何当好公务员2021-09-10
- 如何当好农村支部书记2021-09-13
- 怎么当好老师2021-09-14
- 怎样当好机关中层干部演讲2021-09-18
- 怎样当好副检察长的几点思考2021-09-19
- 如何当好“一把手”(文章一)2021-09-23
- 如何当好“一把手”(文章二)2021-09-23
- 突出“四为”当好助手2021-09-25
- 如何当好演讲活动的主持人2021-09-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