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普法依法治理构建和谐平安___
发布时间:2021-12-08 15:24:33
浏览数:次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http://www.zqwdw.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了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时要做好普法工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安定有序是关键环节,公平正义是支柱基础,民主法治是前提保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所具有的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职能,决定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基础性和前导性的地位。构建和谐平安___,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一、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普法,致力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舆论性支持。高度发达的现代大众传媒对广大公民的道德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正日趋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大众传媒也正对传统的普法理念进行着新的书写和诠释,它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其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感人至深的亲和力,诠释复杂而深奥的法律条文,再现生动的法制案例,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现代大众传媒的普法方式不再是传统的宣传和灌输,而是通过关注现实社会的法治实践来寻求政府与民众、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活的变化,社会群体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平与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法治则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对今后___州的普法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大众传媒给不同的社会群体以不同方式的普法教育,送给他们更多的法律关怀。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在开展普法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服务群众、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促进法治文化氛围的形成,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最终目标。要以现代大众传媒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在内容上反映不同群体的生存状况,传达他们对社会的呼声,化解他们的矛盾纠纷,通过现实的法治和人文关怀来实现法治观念的增强和法律素质的提升。普法的成效也应当以群众对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的接受和运用程度作为我们工作评价的尺度。只有人民群众从实践中真正体会到法治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愉悦,现代法治文化的传统才能植根于人们的心中而代代相承。
二、协调全社会广泛参与,注重在应用层面开展普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实践性支持。法治环境的优劣关系到社会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法治公平和公正的原则需要通过每个人的生存体会来实现,法治化管理水平如何与社会各个管理部门是否严格依法行政关系极大。就普法的阶段性而言,一般性的普法固然必要,但基于应用层面的、注重法治实践的法制宣传教育应当成为社会普法教育的重点。过来我州普法实践证明,人们熟悉法律的最好办法就是身历其中,亲得其惠,一个真正厉行法治的社会就是最好的普法课堂。在今后的普法工作中,我们要加大协调力度,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通过考核奖惩,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有效地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参与普法,在全州上下形成法制宣传职能部门、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社会和群众全面参与、上下联动的普法网络。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各级国家机关在行使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应当把依法行政的过程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环节,应当通过制度化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管理者的法律素质和管理水平。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的人员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接触,其素质如何,能不能依法办事,直接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形象,要把执法机构中素质低,不宜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调离执法岗位。必须认真做好执法人员上岗培训、岗位学法及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等工作,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要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坚持和完善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进一步建立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增强执法人员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意识。要通过执法过程,在法律运用层面上,让一般民众了解和熟悉法律,同时也让执法人员通过执法过程和实践,提高依法处理复杂涉法事务的能力。只有在应用层面上加强普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高水平、更具实践性的法律支持。
三、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性支持。普法工作向依法治理领域的延伸,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从过来的实践来看,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结合农村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实际,结合基层事务决策和管理的实际,结合维护基层群众合法权益的实际,有的放矢地来开展普法教育。基层普法教育应当以保稳定、促发展、重维权、让群众满意为宗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应当指导、帮助村民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依法制定涉及农村生产、生活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农村干部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能力和自觉性,将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法治化管理的轨道。___州新形势下农村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面临着内容、形式、方式方法不断发展、创新的任务,这就需要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以服务农民为宗旨,使农民在普法依法治理中得到实惠,得到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过去的普法是我们教什么,农民学什么。而现在就应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宣传,要根据农民和农村的实际,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宣传什么,要让农民在普法依法治理活动中,个人的合法利益得到维护和实现。在农村基层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有全局意识、服务意识,热情为农民服务,普法内容要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我州农村地区普法的重点是通过普法使群众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与自己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懂得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途径;懂得如何依法调处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避免违法和过激行为的发生;懂得如何依法参与和管理村级事务,有权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懂得如何依法开展各种经济经营活动,实现奔小康的目标,实现农村基层的稳定和繁荣、法治和秩序,和谐社会的构建才具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现代社会关系主要依赖法律的调整,构建和谐平安___也只能建立于法治基础之上。只有当法律至上的权威得到确立,只有实现了实质法治,才能顺理成章地实现和谐社会。因此,构建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是当前我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首要目标,“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秉承维护和谐,促进和谐,创造和谐的理念,循着提高人的法律素质、全面提升法治化管理水平和建设现代法治文化的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人民的安康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关热词搜索: 平安 普法 构建和谐 治理 依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了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时要做好普法工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安定有序是关键环节,公平正义是支柱基础,民主法治是前提保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所具有的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职能,决定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基础性和前导性的地位。构建和谐平安___,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一、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普法,致力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舆论性支持。高度发达的现代大众传媒对广大公民的道德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正日趋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大众传媒也正对传统的普法理念进行着新的书写和诠释,它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其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感人至深的亲和力,诠释复杂而深奥的法律条文,再现生动的法制案例,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现代大众传媒的普法方式不再是传统的宣传和灌输,而是通过关注现实社会的法治实践来寻求政府与民众、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活的变化,社会群体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平与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法治则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对今后___州的普法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大众传媒给不同的社会群体以不同方式的普法教育,送给他们更多的法律关怀。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在开展普法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服务群众、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促进法治文化氛围的形成,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最终目标。要以现代大众传媒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在内容上反映不同群体的生存状况,传达他们对社会的呼声,化解他们的矛盾纠纷,通过现实的法治和人文关怀来实现法治观念的增强和法律素质的提升。普法的成效也应当以群众对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的接受和运用程度作为我们工作评价的尺度。只有人民群众从实践中真正体会到法治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愉悦,现代法治文化的传统才能植根于人们的心中而代代相承。
二、协调全社会广泛参与,注重在应用层面开展普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实践性支持。法治环境的优劣关系到社会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法治公平和公正的原则需要通过每个人的生存体会来实现,法治化管理水平如何与社会各个管理部门是否严格依法行政关系极大。就普法的阶段性而言,一般性的普法固然必要,但基于应用层面的、注重法治实践的法制宣传教育应当成为社会普法教育的重点。过来我州普法实践证明,人们熟悉法律的最好办法就是身历其中,亲得其惠,一个真正厉行法治的社会就是最好的普法课堂。在今后的普法工作中,我们要加大协调力度,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通过考核奖惩,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有效地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参与普法,在全州上下形成法制宣传职能部门、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社会和群众全面参与、上下联动的普法网络。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各级国家机关在行使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应当把依法行政的过程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环节,应当通过制度化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管理者的法律素质和管理水平。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的人员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接触,其素质如何,能不能依法办事,直接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形象,要把执法机构中素质低,不宜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调离执法岗位。必须认真做好执法人员上岗培训、岗位学法及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等工作,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要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坚持和完善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进一步建立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增强执法人员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意识。要通过执法过程,在法律运用层面上,让一般民众了解和熟悉法律,同时也让执法人员通过执法过程和实践,提高依法处理复杂涉法事务的能力。只有在应用层面上加强普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高水平、更具实践性的法律支持。
三、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性支持。普法工作向依法治理领域的延伸,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从过来的实践来看,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结合农村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实际,结合基层事务决策和管理的实际,结合维护基层群众合法权益的实际,有的放矢地来开展普法教育。基层普法教育应当以保稳定、促发展、重维权、让群众满意为宗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应当指导、帮助村民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依法制定涉及农村生产、生活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农村干部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能力和自觉性,将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法治化管理的轨道。___州新形势下农村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面临着内容、形式、方式方法不断发展、创新的任务,这就需要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以服务农民为宗旨,使农民在普法依法治理中得到实惠,得到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过去的普法是我们教什么,农民学什么。而现在就应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宣传,要根据农民和农村的实际,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宣传什么,要让农民在普法依法治理活动中,个人的合法利益得到维护和实现。在农村基层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有全局意识、服务意识,热情为农民服务,普法内容要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我州农村地区普法的重点是通过普法使群众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与自己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懂得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途径;懂得如何依法调处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避免违法和过激行为的发生;懂得如何依法参与和管理村级事务,有权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懂得如何依法开展各种经济经营活动,实现奔小康的目标,实现农村基层的稳定和繁荣、法治和秩序,和谐社会的构建才具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现代社会关系主要依赖法律的调整,构建和谐平安___也只能建立于法治基础之上。只有当法律至上的权威得到确立,只有实现了实质法治,才能顺理成章地实现和谐社会。因此,构建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是当前我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首要目标,“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秉承维护和谐,促进和谐,创造和谐的理念,循着提高人的法律素质、全面提升法治化管理水平和建设现代法治文化的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人民的安康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相关热词搜索: 平安 普法 构建和谐 治理 依法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2篇,,2020年平安创建工作会议...2021-08-27
- 注重细节强责任,加强教育保平...2021-08-27
- 倾力绘就平安XX和谐共建美好蓝图2021-08-27
- 学校学生平安返校工作预案2021-08-27
- 镇和谐平安创建工作情况汇报2021-08-27
- 基层平安创建帮扶工作计划2021-08-27
- xx镇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及...2021-08-27
- 扫黑除恶、平安建设等平安三...2021-08-27
- 圣诞节前一天晚上为什么被称...2021-08-27
- 年交通运输局上半年社会管理...2021-08-27
- 社区七五普法工作总结2021-08-27
- 2篇,县教育局“七五普法”工...2021-08-27
- 七五普法内容资料2021-08-27
- 2篇,“七五”普法工作情况汇...2021-08-27
- 社区2020七五普法工作计划2021-08-27
- 年普法工作总结2021-08-27
- 年煤矿安全普法网络知识竞赛试题2021-08-27
- 公司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2021-08-27
- 七五普法活动方案2021-08-27
- 年学法普法知识测试题库(含...2021-08-27
- 在平等中构建和谐社会2021-09-17
- 构建和谐社会三题2021-09-17
- 构建和谐社会需消除目前所存...2021-09-17
- 构建和谐社会与高中地理教学2021-09-17
- 抓信访工作构建和谐社会2021-09-19
- 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2021-09-20
- 构建和谐社会研计班讲话2021-09-20
- 构建和谐管理理念,引领学校...2021-09-22
-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2021-09-22
-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查与思考2021-09-22
-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2021-08-27
- 以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为路径,...2021-08-27
-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2021-09-13
- 依法治理年度工作总结2021-09-15
- 电力公司依法治理典型材料2021-09-23
- 对提升城市社区依法治理水平...2021-09-24
- 认真落实依法治理稳&nb2021-09-24
- 用治理、善治理论解读现代海...2021-09-25
- 取消农业税后我国乡村治理结...2021-09-27
-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治理结...2021-09-27
- 学习习近平对于全面依法治国...2021-08-27
- 市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目标要求2021-08-27
- XX镇依法行政工作总结2021-09-03
- 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2021-09-14
- 以人为本依法行政2021-09-14
- 浅谈人大代表如何在依法治国...2021-09-15
- 依法行政情况汇报2021-09-16
- 人大经验材料-充分发挥法律监...2021-09-19
- 善纳群言,依法行政(投诉中心...2021-09-19
- 坚守依法行政之职恪守执法为...2021-09-1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