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几点做法
发布时间:2021-12-22 15:11:46
浏览数:次
据市劳动部门调查,我市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到2006年上半年,我市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技术工人的3%。根据市规划,到“十一五”期末,要使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
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市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离达到5%还相差很远,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那么,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如何才能实现从3%到5%的跨越呢?笔者认为,目前的关键是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重点依托行业企业,充分发挥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培养高技能人才观念的转变。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应该始终把培养高技能人才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实施好劳动保障部等部门推进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和《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转换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充分挖掘潜力,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划,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是要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资源在湖北有优势,政府要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通过合并、联办、划转等形式,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使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骨干职业学校集中,培植一两所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技工院校,大力提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争取成为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学校,进入“国家级实训基地” 和“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的笼子,以基本满足实训需要,并逐步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实行资源共享。
三是要注重职业教育品牌建设,打造职业教育品牌。进一步发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较多和就业市场发达的优势,依托我市经济产业链,结合产业特点和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发挥职业教育专业比较优势,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联动,打造面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品牌。重点建设几个职业教育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突出抓好“汽车”、“机械”、 “电器”、“旅游”、“厨师”、“IT蓝领”等品牌,为经济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培养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
四是要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技工院校要加强实习训练场所的建设,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大力开展订单培养;坚持育人为本,把学做人与学技能结合起来,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五是要强化领导,加大投入,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创造良好环境。政府要把技工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在发展规划、服务方向、办学规模、经费投入、基本建设等方面加强领导,科学决策,促进技工教育与其他教育协调发展。应设立职业教育专项发展经费,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城市教育费附加应明确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同时,要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人员中,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以及相应职级的人员。高技能人才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人才。 相关热词搜索: 几点 关于加快 做法 高技能人才 培养
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市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离达到5%还相差很远,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那么,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如何才能实现从3%到5%的跨越呢?笔者认为,目前的关键是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重点依托行业企业,充分发挥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培养高技能人才观念的转变。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应该始终把培养高技能人才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实施好劳动保障部等部门推进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和《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转换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充分挖掘潜力,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划,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二是要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资源在湖北有优势,政府要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通过合并、联办、划转等形式,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使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骨干职业学校集中,培植一两所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技工院校,大力提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争取成为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学校,进入“国家级实训基地” 和“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的笼子,以基本满足实训需要,并逐步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实行资源共享。
三是要注重职业教育品牌建设,打造职业教育品牌。进一步发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较多和就业市场发达的优势,依托我市经济产业链,结合产业特点和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发挥职业教育专业比较优势,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联动,打造面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品牌。重点建设几个职业教育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突出抓好“汽车”、“机械”、 “电器”、“旅游”、“厨师”、“IT蓝领”等品牌,为经济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培养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
四是要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技工院校要加强实习训练场所的建设,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大力开展订单培养;坚持育人为本,把学做人与学技能结合起来,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五是要强化领导,加大投入,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创造良好环境。政府要把技工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在发展规划、服务方向、办学规模、经费投入、基本建设等方面加强领导,科学决策,促进技工教育与其他教育协调发展。应设立职业教育专项发展经费,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城市教育费附加应明确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同时,要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人员中,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以及相应职级的人员。高技能人才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人才。 相关热词搜索: 几点 关于加快 做法 高技能人才 培养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对于“十四五”规划几点思考2021-08-27
- 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几点体会2021-09-10
- ——开封车务段强化诚信服务...2021-09-10
- 关于保持共产党先进性的几点认识2021-09-11
- 关于稳定恢复粮食生产的几点...2021-09-11
- 新时期做好农村工作的几点体会2021-09-11
- 新体制下开展工会工作的几点体会2021-09-11
- 青年大学生自我成才应注意的几点2021-09-13
- 对中青年干部成长几点认识2021-09-13
- xx检察院狠抓队伍建设的几点做法2021-09-14
- 关于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思考2021-09-25
- 关于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意见决定2021-10-08
- 关于加快文化大县建设的思考2021-10-08
- 关于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2021-10-13
- 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研究2021-11-05
- 关于加快城区经济发展具体工...2022-01-21
-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思考2022-03-08
- 酱羊肚做法2021-09-16
- 酱醋蛋做法简介2021-09-16
- 酱鸽做法2021-09-16
- 酱青笋做法2021-09-16
- 某县推进生态型开发区建设的...2021-11-13
-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经验做法2021-12-07
- 服务企业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经...2021-12-09
- 廉政文化进农村的经验做法2021-12-12
- 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的做...2021-12-16
- 采油厂运用网络开展厂务公开...2021-12-26
- 微生物限度检验控制菌检测培...2021-08-27
- 如何培养学生耐心和毅力2021-09-06
-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021-09-09
- 优秀生培养总结2021-09-13
- 开发全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2021-09-16
-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途径有哪些2021-09-16
- 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2021-09-20
- 浅议如何实施对企业青年的培...2021-09-25
- 开展“美术语文”综合活动培...2021-09-26
- 培养老师和学生感情2021-09-2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