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更要接受监督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的要求,普遍重视和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一把手”的监督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对“一把手” 应有的监督,放任自流;有些地方和部门的“一把手”不能自觉地接受监督,影响了正确决策和领导班子的团结;也有一些“一把手”自我放纵,滥用职权,乃至违法乱纪。这不仅带坏了一个班子,毁掉了一些干部,而且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一个地方的风气。对此,我们务必予以高度重视。
一些“一把手”不愿接受监督,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摆错了位置。认为自己是一班之长,只能指挥别人,缺乏接受制约和监督的意识,不知不觉地实行“家长制”,在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干部的任用上,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二是自恃高明,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水平比别人高,用不着别人监督。有的总以为自己不会有错,对其无可挑剔;有的在工作中做出了一点成绩,便飘飘然,自以为是,自命不凡,拒人于千里之外。三是认为接受监督会影响自己的权威。喜欢听赞美之辞,而不愿听逆耳之言,有的把上级的监督视为对自己不信任、不放心,把同级的监督视为跟自己过不去、找别扭,把下级的监督视为让自己丢面子、失威信。这些认识和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把手”无论水平多高、能力多强,同样会有缺点和不足。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就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领导干部经常想一想、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点,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如果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对自己身上的毛病讳疾忌医,发展下去是十分有害的。至于那种认为接受监督会影响个人权威、丢失面子的认识,也是站不住脚的。毋庸置疑,作为一个领导班子核心的“一把手”,应该有一定的权威。但是,这并不能作为个人不接受监督的借口,相反,越是自觉接受监督,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在群众中的威信则越高。这是因为,领导干部的权威是以自身较高的德才素质、突出的工作实绩和表率作用树立起来的。这其中包括谦虚谨慎、注意倾听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监督等方面内容。很难想象,一个刚愎自用、听不得半点不同意见,或在错误面前强词夺理、文过饰非的人,能有什么真正的威信可言!
自觉接受监督,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一把手”不仅不能例外,而且应该作出表率。这是因为,在我们党内无论职务高低、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决不允许有超越党组织和党的纪律之上、不接受监督的特殊人物。“一把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带头接受监督的特别重要性。在一个班子里面,“一把手”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其一言一行都对班子其他成员产生着直接影响,如果自己自觉接受监督,就能带动整个班子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从而更好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先自治,方可治人”,“不能正其身,正人则难矣”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一把手”与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相比,不仅担负着更大的责任,而且掌握着更大的权力。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教训一再证明,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领导干部不自觉接受监督就难免犯错误,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原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应当说,过去他确实曾为党和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但在赢得“鲜花掌声”时,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私欲膨胀,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影响为家属和子女谋私利,没有几年便从一个副省级干部沦为一个罪犯。还有陈希同、李嘉廷等等。这些深刻的教训值得每一位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牢牢记取。所以说,加强监督既不是不信任干部,也不是为难干部,而是真正地爱护和关心干部。
加强对“一把手”的教育和管理,督促其勤政廉洁,健康成长,靠的是“一把手”自觉地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更要靠监督制约机制,真正从体制和制度上保证“一把手”正确地行使手中的权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记住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认识和虚心接受来自上级组织、班子成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带头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力戒个人说了算;要善于听取党内外的批评意见,不护短、不诿过,闻过则喜,并认真加以改进。同时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一是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凡是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以及国有资产的重组并购等,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严格按规定程序运作。二是完善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力度。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进一步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三是扩大基层民主,拓宽监督渠道。深化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行政管理的效率;根据形势的新发展和实践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找到主动监督和事前监督的好办法,真正做到“一把手”的权力行使到哪里,“一把手”的活动延伸到哪里,对“一把手”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
相关热词搜索: 更要 把手 接受 监督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话语创新,“跟着说”“重复...2021-09-08
- 抗疫更要防“郁”2021-09-08
- 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2021-09-28
- 走访慰问身入更要“心入”2021-09-28
- 组工干部更要公道正派2021-10-20
- 不典型“心梗”更要小心2022-10-24
- 对一把手的监督的思考2021-10-02
- "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问题研究2021-10-17
- 又好又快发展一把手发言材料2021-12-13
- 一把手应做到五好2021-12-26
- 2009年一把手述廉报告通用版2022-02-09
- 对“一把手”监督的途径2022-02-17
- 对一把手加强监督工作的若干思考2022-04-12
- 公安机关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2021-08-27
- 接受平凡才是接受自己2022-04-25
- 紧握政治监督“方向盘”,实施...2021-08-27
- 水利工程建设廉政监督员管理制度2021-08-27
- 基层推进四个监督统筹衔接调...2021-08-27
- 某县市场监督管理系统优化营...2021-08-28
- 某县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2021-09-13
- 在公用公房社会监督员会上的讲话2021-09-13
- 在行风监督员座谈会上的讲话2021-09-13
- 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汇报2021-09-14
- 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座谈会交流...2021-09-14
- 只有人民监督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