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政协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2022-01-02 15:18:31 浏览数: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时代赋予人民政协的使命。近年来,我们和平区政协在履行职能中,注重发挥人民政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独特优势,自觉肩负起时代的使命,紧紧围绕 “一个主题”,即构建和谐城区的主题;发挥“三大优势”,即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优势,团结各界、联系广泛的优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坚持 “三个贴近”,即贴近中心工作、贴近民生工程、贴近民主建设;强化“三个保证”,即区委重视的组织保证、专委会建设的队伍保证、联系群众的基础保证,努力为建设和谐和平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一、充分发挥政协独特优势,增强构建和谐城区的自觉性

在构建和谐城区进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政协组织“三大优势”:一是民主协商、平等议事的优势。近年来,和平区政协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同时,采取政协主席参加区领导班子碰头会、列席区委常委会,政协副主席列席政府常务会、人大常委会等措施,使政协更多地参与全区重大决策。二是团结各界、联系广泛的优势。始终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加强与区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协作,定期通报情况,及时交流意见。同时,在春节、中秋节前都要走访驻区的市直各民主党派,增进相互友谊,赢得各方支持,共同致力于和谐城区的建设。三是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充分发挥政协常委会的示范作用、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委员的主体作用,调动政协委员中各业精英、优秀人才、代表人物的积极性,寻良策,献真言,出实招,促进了和平区向全国城市中心城区前列目标迈进。

二、认真履行政协职能,加快构建和谐城区进程

1、贴近中心工作协商议政,为构建和谐城区倾力服务。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切入点,把握关键点,认真开展常委会和专委会的课题调研,在选题上突出“精”,在协商上突出“深”,在提出意见和建议上突出“实”,使每一次调研成果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五年来,我们组织专题调研和视察活动90余次,提出200余条有深度、有可操作性的高质量建议,这些建议基本都被区委、区政府采纳。2006年,我们就拓展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工作进行了专题协商,提出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职能、促进社区资源共享等建议。区委、区政府就协商中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予以认真研究,并在制定《和平区进一步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过程中予以充分采纳。2007年,我们开展了关于长白环岛水系建设、西塔地区民族特色保留问题的常委会协商活动,先后召开7次座谈会,进行3次实地视察,提出了许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对长白岛、西塔主要地区的开发建设起到了很好推动作用。

2、贴近民生工程建言献策,为构建和谐城区凝聚力量。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按照“参到点子上、议到精深处”的要求,加大建言献策的力度,使视察和调研工作更具前瞻性,更加贴近民生。2006年初,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区政协李宗胜委员提出了“关于成立和平区平价医院的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财政投入3600万元建成了东北首家惠民医院,形成了以惠民医院为“龙头”,由2家专科医院、10家社区医疗服务站组成的惠民医疗体系。今年和平区投入1300万元,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工作,450种常用药实行零差价,社区医疗人员工资和经费由财政统一划拨,让更多群众享有良好的基本医疗服务。2007年初,区政协张景龙委员提出了关于对低保边缘户实行分类救助的提案,被区委、区政府采纳。和平区在全国率先实施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把低保边缘户纳入社会保障范围,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开辟了继“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之后的又一道“困难群体生活救助线”。并投入1000万元,对月人均收入261元-320元之间的低保边缘户实施教育、采暖、医疗、应急、节日和就业等方面救助,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这一做法被市政府采纳,在全市范围内得以推广和实施。今年初,区政协委员蒲芝福、张景龙委员提出关于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议,今年7月,区政协主席对这一提案进行了重点督办。区政府积极落实提案建议,在全区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体系,从“4050”人员中选聘110名助老服务员,建立了80个社区托老所,采取“一托三”方式方法,无偿为1140名低保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慰籍等服务。在全省率先每年支出100万元为全区9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费,其中9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助100元,10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助200元。区政协领导班子还视察了区养老院、空巢老人服务中心,组织政协机关干部到空巢老人服务中心进行义工服务,向空巢老人服务中心赠送了一台液晶电视和百余册图书,促进了重点提案又好又快地落实。8月9日,市政协主席赵金城带领市政协委员专题视察了和平区和谐社会建设和民生工程,对我区低保边缘户救助、关爱空巢老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3、贴近民主建设加强政协民主监督,为构建和谐城区铺路搭桥。一是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即加强民主监督员队伍建设,发挥10个民主监督小组的作用,运用特约监督的方式进行民主监督;加强各专委会的建设,提出高质量的建议,运用视察调研开展民主监督;加强提案委员会和提案办建设,促进提案的落实,运用提案开展民主监督。2003年,区政府办公室成立了办复科,专门负责政协相关工作落实。二是强化相关制度建设。先后建立了提案领导包案制度、优秀提案评选制度、区委区政府办理提案情况定期通报制度、提案办理工作纳入部门考核内容制度。三是强化“三个层面”的督办工作。即主席进行重点提案督办,提案委员会进行提案承办重点部门督办,提案办公室进行难点提案督办。四是实现“两个突破”,即提案内容有新突破,近年来,涉及民生的提案达到全部提案的85%以上;提案承办单位有新突破,由过去的政府部门拓展到区委部门,区委部门承办的提案从无到有,逐年增加,2007年由区委部门承办的提案达到6件。

三、大力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形成构建和谐城区的坚强力量

1、强化区委重视的组织保证。我们在工作中主动争取区委重视和支持,自觉维护区委的领导核心,营造有利于政协履行职责的良好氛围。先后建立了区委常委会至少每半年听取一次政协工作、区政协各专委会与区党政有关部门对口联系等制度,确保政协工作有规可依、有制可守、有序可循。坚持配齐配强政协干部,在原政协秘书处的基础上,增设了三个正处级办公室和三个科室。加强干部双向交流,仅去年以来就交流3名,向政协机关充实年轻干部。区委、区政府全力保障政协工作经费,从2006年起政协委员每人每年调研活动经费从300元增加到3000元,专委会和委员地区活动组工作经费每年1万元,全体委员、常委活动经费每年各10万元。区委、区政府着力改善政协办公条件,2004年为区政协调换了办公楼,改善了政协机关的办公条件。区委、区政府积极落实不驻会副主席、民主党派负责人的相应待遇,将区民建驻会副主委纳入区管干部管理。

2、强化专委会建设的队伍保证。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展理论学习好、视察工作好、调查研究好、民主监督好、为民办实事好、活动安排好的“六好委员会”评比活动,制定评分标准,量化工作任务,责任分解到人,年末总结表彰,搭建专委会工作竞赛平台。并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调整修改评比内容,政协委员活动氛围空前高涨。同时,本着宏观议大事、微观办实事的原则,引导委员积极参加“五个一”活动,即帮助一个企业,引进一个项目,推荐一名人才,开展一次咨询活动,提供一条合理化建议。五年来,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区政协委员共帮助企业100多户,引进项目近百个,引进内资3亿元、外资4824万美元,推荐各类人才610人次,开展咨询活动50余次。

3、强化联系群众的基础保证。我们积极开展政协委员信箱工作,反映群众的呼声,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区委、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设立政协委员信箱两年来,共收到群众信件211封,办复率100%,办结率98%。同时,深入开展了市、区两级政协委员 “三深入”活动。到目前,深入社区的市、区政协委员先后开展了向社区捐赠电脑、体育器械、图书等文教体育用品,开展文化艺术辅导、科普讲座、法律咨询、培训社区医生、共建和谐社区文化新春笔会等活动,深受基层群众的欢迎。

总之,在构建和谐城区中,政协的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只要我们立足政协特点,发挥政协优势和作用,积极探索履行职能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就一定能为构建和谐城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工作会议 经验交流 政协 材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