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民政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新时期民政信访问题存在的主要特点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各项政策法规的完善,民政信访工作,从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民政信访工作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问题。
(一)民政信访源头复杂化。随着国有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与人之间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大量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种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在村社、社区日益增多。造成信访人员日夜增多,而且他们来自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情况相当复杂,加上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难相适应,很容易引发无规律的突发性、群体性上访事件的产生。
(二)民政信访主体社会化。当前,民政信访工作的主体已经不单纯是过去的以城乡低保对象、城乡救助对象、优抚对象、老弱病残、贫困户为主,现在扩大到企业改制和下岗职工,以及要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社会求助对象及其他如举报、咨询、婚姻服务对象、民间组织管理、社会事务服务和社会法人等。民政信访对象跨区域性信访越来越明显。过去民政信访对象主要以农村孤寡老人生活困难群体为主,而现在民政信访对象以城镇、社区特贫困居民、弱势群体呈逐年上升,重点是改制企业中下岗职工要求生活保障和从新就业安置工作等群体集访为主。
(三)民政信访客体复杂化。主要表现为信访的内容复杂、原因复杂。从内容上看,复盖了社会各个领域,都是改革开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原因上看,有历史的又有现实的,有干部作风简单粗暴引发的,又有上访群众不理解法律政策和思想观念落后造成的。从处理的难度看,有相当一部分信访问题呈交叉性、反复性、连锁性,稍有不慎,矛盾就会转化升级。
(四)民政信访对象形式多样化。他们从个体访向集体访转变;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多数群体上访有严格的组织、有周密安排、有明确分工,如一些上访老户,都经常选择各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开展上访活动,借机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给党和政府施压;由本级信访转变为越级信访,或者就直接上省进京专访。
二、造成各类民政信访问题的主客观原因
(一)造成民政信访问题的客观原因。一是改革力度大,聚集矛盾多。近年来珙县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很多历史积淀集约的、体制陈旧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因改革的全方位纵深推进日渐显露。二是民主进程力度大,激发矛盾多。如在我县各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和民主管理中,由于受到思想、政治、宗族、姓氏、历史、地理等的制约,常常造成群众上访。三是利益关系调整大,失利者意见多。企业改革改制步伐加快,基本接近尾声,下岗、分流、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加之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导致相当一部分人员生活压力大,利益受损重,怨声载道意见较大,这些都是造成信访问题的客观原因。
(二)造成民政信访问题的主观原因。从主观上讲少数干部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抓信访工作太牵扯精力,认为上访群众多数为“刁民”。还有部分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置若罔闻,既不及时报送信息,也不采取措施,把群众“逼”上上访路;有的干部摆不正位子、放不下架子,高高在上,遇到问题不主动与群众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从而激化信访矛盾;有的干部作风不实,官僚主义严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以致小事拖大。还有是群众思想观念存在误区。有的信访人信多数、不信少数,无论什么事,总喜欢多找几个部门、几位领导反映,而且多联络一些人一起去;还有的信访人信“闹”不信“理”,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还有的信访人“访”不信“法”,即使是很典型的清楚明白的问题,也要找政府、部门上访解决才行。
三、我县民政信访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存在的困难
(一)上下整体联动,努力构筑民政信访工作格局。坚持县、镇、村、社区、组“五位一体”五级联动,齐抓共管。一是责任同负,层层有压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领导包片、包线、包案负责制。县、镇、村、社区、组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将信访工作细化,量化到各个部门,并加大信访工作督查力度,严格执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和信访工作“代访制”。二是任务同担,层层有保障。县民政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信访办公室,合理整合了相关职能股室的资源。以平安创建工作为契机,在镇(乡)、村社区都选配信访专干和信息员,使信访力量向基层延伸,构建纵向、横向、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的信访工作体系。三是坚持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信访工作例会,每月召开一次信访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信访工作、解决处理重大信访问题。充分加强与县信访办的联系,对上与上级民政部门及县政法部门保持热线联系,对下经常督查指导和协调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信访工作,不断加强对集体上访、异常上访的信息监控、协调处理和督办反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变上访为下访,牢牢把握民政信访工作着力点。我们在民政信访工作中,立足“四抓”即:抓早、抓小、抓苗头、抓源头,把信访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要建立“三个做到”的信访防范体系,加大一线的信息掌握、矛盾化解、工作落实力度。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坚持每月定期排查一次重大信访问题和各类矛盾纠纷,并全部建立台账,逐一登记造册,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加强信息交流和反馈,时刻掌握最新情报和重点人员动向。做到矛盾在一线化解。对排查出来的各类影响稳定的重点问题,严格按照“五个一”即“一个问题、一个班子、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责任人,及时处理到位。同时,对排查出来的重点上访人员,在年内几个重点时期则采取“人盯人”的办法,实行全天24小时重点稳控。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妥善化解调处好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工作在一线落实。结合干部作风集中整治,发动全局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真诚服务群众,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真正把工作做在前头,把信访工作延伸到村、社、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从源头夯实信访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三)全面完善机制,创新民政信访工作新机制。要全面推行四访工作即:接访、处访、回访、下访一条龙管理模式,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让上访群众真正“见到想见的人、说出想说的话,办成想办的事”。一是热心接访,切实做到热心、耐心、诚心“三心”服务。建立《局领导预约接待日制度》等制度,确定每周星期五为局领导接待日,实行股室对口接访,平时则专门由相关股室负责接待,做到接待群众热心、听取问题耐心、疏导说服诚心,增强群众对解决问题的信任感。二是认真处访,注重“三抓”。抓办理,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对一般性问题、重大问题、特大和复杂问题都有明确的办结时间要求;抓协调,对一些无法解决且涉及多个部门的信访案件,则采取向上级领导汇报以及与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和沟通来解决,对一些合情但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则耐心细致的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解释工作;抓督办,对已经结案需要镇、村(居)落实的信访问题,由局信访办公室负责跟踪督办,按时办结,提高一次性处理问题的成功率,对上级交办的重点信访案件,要由局主要领导亲自督办,并要求局信访办结案后形成专题材料上报。三是及时回访,突出“三查”。对已办案件定期开展清理清查活动,查信访矛盾是否化解、查处理结论是否落实、查信访人员是否息访,切实掌握好第一手资料,时时关注信访动态,巩固信访成果,防止反弹。
民政信访工作也存在许多困难。一是解决问题难。由于大多信访总是民政方面的老上访户,反映的问题牵涉面广、政策法律性强,都是久拖未决和决而难果的事,处理起来力不从心,十分棘手。二是信访人员稳控难。由于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各类重点人员多,且呈现动态性、交叉性、突发性等特点,因此稳控工作压力难度较大。
四、加强民政信访工作的对策
(一)要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民政部门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和宣传媒介,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宣传,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上访,最大限度减少和杜绝重复上访、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同时,对那些别有用心,打着信访幌子蓄意组织煸动群众闹事的肇事者和挑头人物要予以严厉打击,并在媒体上开辟专栏,以案说法,实行警示教育。
(二)要在畅通信访渠道上做文章。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信访接待机制,加强各级信访接待工作,巩固传统信访渠道;开通“民心热线”,建立快速信访通道;落实领导接待日制度,推出直接对话渠道,真正使群众“上访有路、有门、有事能诉、有冤能伸”。
(三)要在查处案件上下功夫。要高度重视,认真查处群众初信初访,对反映的合理要求,要想法设法及时解决;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限时给予答复,并及时通报结果;对无法解决的,则做好解释和教育工作。总之,要有信必查,有访必接,事事有结果,件件有着落。要突出难点,妥善解决老上访问题。可先对信访老户进行调查摸底,根据问题难易程度,逐一排队,再采取召开党委、政府领导亲自参与的联席会、协调会、听证会以及与上访户个别谈话等办法,坚持感情投入、思想教育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一户一户地“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灵活变通,妥善处理,逐步消化。
(四)要在整合资源上求创新。针对当前社会矛盾逐步增多而民政部门力量相对较弱的突出矛盾,可探索整合信访资源方面的尝试。在县里,可建立政法、民政、信访“三位一体”联合处理信访工作格局,将县政法委、民政局、信访办捆绑在一起,实行联合组织、联合调度、联合协调、联合督查、联合办案,从事信访维稳工作,真正实现职能、力量、工作、信息四配合。
(五)严格试行信访“代访制”
为维护各类民政对象和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他们来信来访的经济负担,试行信访“代访制”的基本做法:所谓信访“代访制”,就是指民政对象反映的信访问题或人民群众反映的超越乡镇职权的信访问题,根据《信访条例》规定的程序,代表信访群众向有关部门咨询、反映情况和协调解决信访问题的工作制度。坚持原则,“代访”不“怠访”。试行信访代访制的目的是为了切实减轻上访人的上访成本,尽量减少群众越级上访,促使群众信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因此试行代访制要坚持民政干部主动,群众自愿的原则,主动为群众代访,让民政对象和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找一个人”,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试行代访制注重征求服务对象意愿,不得以代访为由,限制群众上访自由,更不能以代访为名,敷衍和推卸责任。
严格程序,“代访”不“带访”。在民政系统干部中试行信访“代访制”,按照“接访有登记、代访有报告、送达有签收、结果有追踪、资料归档齐”的要求,实行“代访”而不“带访”,“代事”而不“带权”,“代理”而不“带人”。重点落实好五个制度:
一是首问接访制度。民政对象或群众到乡镇上访,由首问接访人全程接待并做好登记,属于能够直接解答或解决的,直接回复信访人。无法答复解决的,交由乡镇信访代访室统一接待,并由信访接待值班领导根据上访人反映的问题,发放信访“代访”卡,由接访干部直接进行信访“代访”。
二是信访“代访”制度。乡镇民政干部受服务对象委托代其向上级机关反映上访事项,原则上由乡镇信访办或其他指定部门书面报告、处理。对事项比较单一、性质较轻、时间紧迫的,也可电话反映,需要补办书面材料的事后补办。乡镇可根据代访事项的性质和代访的数量,集中定期代访,或分散不定期代访。
三是依法处理制度。所有代访事项,必须件件有回音。对属乡镇职权范围内的事项,由乡镇牵头研究答复;对不属于乡镇职权范围的事项,区别情况采取两种方式处理,或上报县委、县政府信访办,由信访办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办理,或上门集中办理;对问题、事项比较多或问题复杂涉及部门比较多的,由县委、县政府信访办牵头办理;对厂社矛盾、土地纠纷等群体性信访案件,尽量组织司法、公安等职能部门、有权威的知名人士采取调解方式解决。
四是回复送达制度。代访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按程序将信访代访结果和回复意见书面送达信访群众。
五是复查落实制度。上访群众对回复意见有异议的,可由代访单位根据上访群众的意见提出复查申请,进行复查落实,或告知信访群众按司法程序解决。
相关热词搜索: 信访 新时期 民政 对策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基层做好信访工作要点2021-08-27
- 信访稳定工作讲话2021-08-27
- 档案、信访、后勤干部考察报告2021-08-27
- 信访维稳工作表态发言 建党1...2021-08-30
- 乡镇信访工作汇报发言材料范文2021-08-30
- 信访挂职锻炼总结2021-09-08
- 在区信访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词2021-09-09
- 组织系统信访工作总结2021-09-11
- 公司2004信访工作总结2021-09-12
- 信访工作要点2021-09-13
- 2篇,不断推进新时期机关党政...2021-08-27
- 谈新时期高校学生宿舍管理2021-08-27
-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学习...2021-09-05
-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2021-09-05
- 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研讨...2021-09-05
-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2021-09-05
- 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2021-09-05
- 对于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2021-09-05
-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研讨...2021-09-05
- 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研讨材料2021-09-05
- 民政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总结2021-08-27
- 民政局2020年上半年落实意识...2021-08-27
- 民政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报告2021-08-27
- 民政局疫情防控工作汇报2021-08-27
- 民政局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21-08-27
- 某市民政局疫情安全防范工作方案2021-08-27
- 民政局党组对于巡察整改情况通报2021-08-27
- 年民政局工作计划2021-08-27
- 企业安全生产月工作小结2020&...2021-08-27
- 民政局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工...2021-08-27
-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2021-08-27
- 广播电视台站会计信息真实性...2021-08-27
- 自媒体下旅游企业营销对策2021-08-27
- 农业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提升对...2021-08-27
- 当前“微腐败”主要表现及治...2021-09-06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存...2021-09-13
-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2021-09-13
- 经营城市理论思考及对策2021-09-13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2021-09-15
- XX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