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乡镇委远程教育工作现状汇报材料

发布时间:2022-01-20 15:18:57 浏览数:

**镇辖90个行政村,19.2万人,156个党支部,党员4478名,其中农村党员3456名。目前,全镇建成91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其中镇接收站1个,村级接收点90个,全部完成了转星调整工作。近年来,我们按照县委部署的“远教播放收看年”要求,紧紧围绕“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广大群众长期得实惠”这一中心目标,坚持贴近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富,加强领导,建立学习制度,不断增强远程教育学用实效,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镇先后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省级小康乡镇”、“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园区”、“全市民营经济明星乡镇”、“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等称号。2006年全镇实现GDP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78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178元。  

一、加强领导,为播放收看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中央着眼于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把远程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组织委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课件制作组、设备维护组、督查督导组。同时,我们明确农村工作指导员为村级远教指导员和信息联络员,具体负责远程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各村居站点也分别成立了由党组织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站点播放收看工作的开展,全镇形成了党委牵头抓,支部具体抓,上下齐心协力抓远教播放收看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建立奖罚制度。采取定责任、定措施、定目标、定制度的“四定”措施,建立了远程教育《领导目标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督导检查制度》、《站点工作奖惩制度》等系列制度。党委和村居书记、村里和操作员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将设备管理维护、组织学习情况纳入村级千分制考核。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实行“两落实”,即落实到操作员补贴上、落实到评先树优上。每年度根据考核情况评选出20个优秀站点和20名优秀操作员,在“七一”党建会议上隆重表彰。镇政府设立了每年5万元的远程教育基金,对被省市县命名挂牌的规范化站点、四星级以上站点,分别给予站点600至1000元、操作员工资补贴上浮10--20%的奖励;对优秀操作员优先纳入后备干部培养,具备条件的优先发展入党,同等条件下优先选配到村“两委”任职。对组织收看不力的村居制定了处罚规定,被县里督查收看不力受到通报批评或镇里抽查不组织活动的村居给予工作警告,从千分制成绩中扣除5分,累计三次的给予重点管理,责令党组织向党委写出书面检查,免除操作员一切职务,限期整改。  

(三)抓好督促检查。我们党委班子9个成员组成9个督查小组,除每周一、四两次分组现场督查收看外,还不定期到村居督查。督查时,采取突击检查方式,到现场摸实底了解组织收看情况。对收看情况每周一通报。对因设备问题不能正常收看的,由镇里派技术人员帮助解决。对因认识不到位,组织不积极或不组织收看的村,专人靠上做工作,认真查找原因,直到正常收看。对督查中的问题整改不彻底的村,按照奖罚制度进行处理。通过不间断督查,全镇90个村居全部达到正常收看。  

(四)做好转星调整工作。开展远程教育转星调整工作以来,针对我镇转星调整工作点多面广、技术性强、时间紧迫、工作量大等实际,精心组织,广泛宣传,认真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工作开展,截止 9月3日 ,全镇91个远程教育站点转星调整工作圆满完成。  

二、建立学习机制,确保远程教育播放收看落到实处  

我们本着“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常翻新的原则,紧紧抓住播放收看学习不放松,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远程教育播放收看机制。  

(一)提前预报“引导”学。为了更好地落实远程教育播放收看工作,我镇根据县里制定的播放计划,立足镇情,把90个村居分成工业型、农业型、工农型三种类型制定播放计划,然后将计划下发到基层站点征求意见。根据反馈信息,对党员群众所需实用技术和知识进行收集、登记、汇总、整理、筛选,确定出每月的播放计划。为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方便群众随时了解查阅播放信息,播放计划每周一预告。村居操作员每周一在公开栏张贴节目预告单,详细公开播放内容、参加学习的人员范围等,引导党员群众及时收看。  

(二)规定制度“严格”学。一是建立经常性学习的制度。镇党委专门下发文件,在学习时间上,规定村级站点每周开机四次以上,每周一、四晚间为全镇远程教育集中播放收看日。党员每月学习不少于8次,每次不少于3小时,每次观后讨论不少于半小时。在学习内容上,采取“党员教育集中学、公共节目全员学、科技知识分类学、群众点播随时学”的方法,有效地满足党员群众的需求,提高了学习的时效性。从集中播放收看统计情况来看,村干部参学率达到90%以上,党员参学达到80%以上。二是建立了党员干部听课卡制度和群众收看学分制度。对党员干部,党支部将每次收看考勤、收看情况记入听课卡,作为党员干部目标量化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年终个人绩效工资挂钩。对群众,规定通过学习落实生产项目的,一次记30分,到站点咨询信息一次记5分。全年累计满100学分的列为“科技致富户”、“远教示范户”等先进典型的评选对象。开展“播放收看年”活动以来,全镇有5.9万人次参与了远程教育学习或咨询信息,近500个种养大户、党员科技示范户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分类施教“灵活”学。首先,满足不同对象的需求,突出学习针对性。区分不同年龄,对农村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经营理念及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课件,有针对性地组织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的青年人学习。其次,满足不同产业的需求,突出学习组织的科学性。我们要求村操作员按照本村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编排远程教育节目“菜单”,让党员群众通过节目预告栏自由选择,通过点播的方式各取所需。我镇张庄村是一个种养产业为主的村,他们把周一定为养殖节目播放日,周四为种植节目播放日,周五为实用技术播放日,其它时间为特殊需求播放时间,受到群众欢迎。第三,科学制定播放计划,突出灵活性。我们要求各站点统筹安排节目播放计划,注重与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同步,与群众的忙闲同步。针对农村和农时的特点,不失时机地开展好“集中播放收看月”活动。我镇胡同村被列入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后,村里号召户户建设沼气池,可群众不理解,认为上世纪80年代也搞过,还不如点煤烧柴简单方便。村操作员孙伟及时把沼气建设内容下载下来,组织党员群众集中播放收看。群众看到沼气池的好处后,转变了观念,目前,全村已建成沼气池500多户。  

(四)交流互动“深入”学。为深化学习效果,让党员群众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获,我们鼓励各村通过开辟学习园地、开讨论会等方式进行交流,让党员群众拉拉学习心得体会,讲讲实践经验,或提问题或答惑解疑。东旺沟村党员群众还将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新情况和困惑写出来,让操作员搜集整理相关节目。颛臾四村村民廉茂泉逢人便讲的一句话说:“咱农民致富路上走,远程教育是离不了的好帮手”。原来,廉茂泉夫妇的经营种兔场,处理兔粪一直是件头疼事。去年春天,他在一次学习交流中,得知兔粪可以经生物技术处理后作为猪饲料信息,如获至宝,并很快通过远程教育学习掌握了这一技术。现在,他用生物技术将兔粪转化成猪饲料,年出栏生猪100多头,再加上年出栏商品兔2万余只、仔兔10万余只,年收入50万多元,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所以,他经常把宣传远程教育当作“口头禅”。  

三、注重学用结合,深化播放收看效果  

远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得实惠,我们不断创新措施,通过基地带动、下乡服务推动、全民创业拉动抓结合促学用,推进播放收看活动向更宽领域拓展。  

(一)基地示范带动。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中,我们不断拓宽远程教育形式,把远教站点教育向基地示范教育转移,走远教加基地、协会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进门是课堂、出门是基地,协会作为产业支撑的格局。我们把旧村改造较成功小南泉村作为“城中村”改造示范点、民营经济发展好莲花山居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养殖业较好的晗哺村作为养殖示范点、沼气建设成功的胡同村列为沼气示范村等10处远程教育教学基地。同时,把养鸡协会、土豆种植协会等联合起来,提供技术服务,为远程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镇东贺庄村党支部在播放收看过程中,发现群众对大棚养鸡很感兴趣,及时将村民陈祥福养鸡场作为教学基地,带领群众现场观摩,增强搞养殖致富的信心。全村已建成孵化种鸡场2处、养鸡大棚20余个,与外地7家加工企业签订了供货合同。目前,全镇通过远程基地示范带动,全镇种养产业呈现出了“铺天盖地”的发展势头,畜牧专业村由25个增加到37个,1100余名党员群众成为依托远程教育致富的示范户。   

(二)“四团下乡”服务推动。结合播放收看活动,我们组织远程教育成员单位组成了政治理论宣传团、政策法规讲解团、农业技术服务团、文艺下乡演出团等四个专业服务团队,定期深入到乡村,到播放现场、田间地头解决群众遇到的疑难问题。政治理论辅导团主要由纪委、党建、民政部门人员组成,主要做好当前国家大政方针、惠农政策进行讲解,为党员群众答惑解疑;政策法规讲解团主要由司法、计生、信访成员组成,对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农业技术服务团由远教站、农技站、科协等单位组成,开通了咨询电话,随时接受群众咨询,根据不同农时定期刊发远程教育明白纸,讲解农民群众在发展种养加项目方面常遇到一些困惑不解的问题;文艺下乡演出团由文化、广播、宣传等组成,以送文化、送新风、倡树文明为主题,服务新农村建设。“四团下乡”活动以来,共开展辅导课100场次,培训党员群众6.3万人次,帮扶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40余个。  

(三)全民创业拉动。播放收看活动中,结合我县开展的“四个培养”工程,我们开展了“群众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创业活动,编辑了种、养、加等实用技术汇编,收集了关于石材、务工、大棚蔬菜等方面市场信息,让党员不出家门就能掌握科学种田、养殖加工的技术,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形成了村村上项目、户户忙增收的浓厚氛围。颛臾二村群众通过学习寿光大棚蔬菜讲座课件,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现已发展蔬菜大棚100余个,年人均增收近1000元。浚东村孙新运、孙新利兄弟俩通过收看远教节目,获知肠衣加工项目很有市场,及时转变投资重点,率先引进加工技术,建起了2处加工冷藏厂,带动全村30多户发展肠衣加工,年创产值500多万元。远程教育网络已成为我镇群众致富创业的大道金桥,党员干部说:“过去喊破嗓子,不如现在一台机子”,群众说:“过去致富无门路,如今看了远教闲不住”。  

通过扎实开展,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远程教育越来越为基层干部所欢迎,越来越为广大群众所倚重,我们越抓越有信心,越抓越顺手,越抓越有效益。通过抓远程教育学用工作,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促进了党员队伍建设,广大农村党员的政治素质、致富带富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党员群众学出了争先恐后的科技意识,用出了实实在在的富民效益,倡树了文明新风,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远程教育为我镇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在学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离领导要求和其他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向先进单位学习,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远程教育与其它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深化学用效果,发挥好远程教育服务“三农”,促进发展的综合作用,不断推进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工作 乡镇 汇报 现状 材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