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综治河涌改善水环境主要成效做法

发布时间:2022-01-30 15:10:00 浏览数:

2000年,**市把整治河涌改善水环境、实施“碧水工程”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00年至2009年的10年间,市财政投入“碧水工程”的资金超过15亿元,全市298条主要河涌累计整治160多条500余公里。全市河涌整治实现“疏浚一条河涌,盘活一方水系,增加一片绿地,整治一村环境”的综合效益,并逐步实现能引、能蓄、能控制、能调度、能通航的美化、绿化、净化河网水系。全市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一、主要成效

  一是河涌水环境明显好转。该市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对河涌进行综合整治,使许多河涌由过去的“死水”、“浊水”变成“活水”、“清水”。经济最发达的小榄镇投入巨资对其境内的河涌进行系统整治,全镇河涌普遍由原宽3-6米全面拓宽至10-15米,过去黑、臭、浅、窄的河涌如今是鱼虾重现,人们又可下河游泳捕鱼,实现了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该最大市河流—石岐河,通过多年的整治,水质由过去的Ⅴ类提高到Ⅳ类。三角镇、坦洲镇、火炬区、板芙镇等镇率先在全省尝试利用水利设施,通过潮差水能动力和泵站抽水等机械动力的调度,加快河涌水体的流动和置换,大大改善了水质,居住在河涌边的住户,过去为防臭味而长时间紧闭的窗户,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敞开。其他经过整治的河涌,其水质也明显提高,水环境明显改善。

  二是河涌的防洪排涝和蓄淡抗咸能力显著提高。该市在河涌整治工作中注重防洪与排涝相结合,通过疏浚河涌,加固培高内堤,避免洪水漫顶,减少内涝,提高防洪能力。使过去地势低洼易受内涝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同时由于河涌水环境的改善,在过去几年珠江调水压咸期间,该市通过水闸的联合调度,利用河涌蓄淡抗咸,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咸潮对该市工农业生产和群众饮用水的影响减到最低。

  三是村容镇貌明显改善。该市将河涌整治与搞好村容镇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做好河涌的砌石护岸和美化绿化工作。经过整治的河涌,都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深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阜沙镇卫民村投入100多万元对1.2公里的主干河涌----西河涌进行砌石护岸,河涌两岸堤面建设4米宽水泥路面并植树绿化,路旁还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四是河涌航运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该市积极解决人与河涌争地矛盾,把河涌建设与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在清淤护岸的同时,积极清除河障、堤障,还河于民、还河于船,极大改善了全市河涌通航条件,使消失20多年的河涌龙舟赛得于恢复。小榄镇从2002年起,每年都在整治后的石龙涌举办龙舟赛,2008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五人龙舟锦标赛,充分展示河涌整治的巨大成效。

  五是农业生产环境显著优化。内河综合整治促进了水质好转和水路运输畅顺,灌溉和排灌功能得到加强,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全市农作物在连续6年大旱的情况下,单产量仍稳步增长。由于水生态环境的优化改善,全市鱼塘养的鱼虾发病明显减少,用药量比过去减少50%,水产业也因水质改善降低了用电成本,单位面积放养量和产量大幅增加,养殖品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横栏、板芙等水产大镇鱼塘亩产纯收入有的超过1万元,板芙镇还建设了万亩出口健康水产养殖基地。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成立由市政府分管水利的副市长和水利、计划、建设、环保、规划、财政、交通、航运、卫生、农业、林业、文明办、爱卫办、环卫处等部门领导组成的河涌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市各镇区也相应成立了内河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立下军令状,将整治工作纳入镇(区)村领导的岗位目标管理,列为文明镇村考核评比条件之一,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责任制,对整治不力的实行两年提醒,三年通报批评,四年黄牌警告的做法,确保整治目标的如期实现。同时明确了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

  二是统筹规划,综合整治。坚持规划先行,把河涌整治成为兼有水利、交通和环保功能的河网。在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质量许可的前提下,妥善地解决好上下游、干支流、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同时把实施“碧水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堤围防护、航道清障、农桥农路建设、生态绿化与清理堤围违章建筑等结合起来。先后制订了《**市围内河涌整治方案》、《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以指导各地工作。

  三是突出重点,增强实效。市一级的主攻方向放在污染、淤积严重的跨镇区公共河涌及贯穿中心城区的主干河道的整治,把改善河涌水质作为首要任务。各镇(区)则突出“四早、三优先”:即崩塌严重的交通要道早整治,城区范围影响镇容镇貌的早整治,工业开发区范围的河涌早整治,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的早整治;先中心后边远、先主干后分支、先清淤后护岸。为保证污水达标排放,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意见》,提出对建设项目日处理能力1万吨以上污水处理厂的镇区,市政府按100万元/万吨标准给予补贴,目前火炬、小榄、坦洲、三乡、板芙、大涌、港口等镇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都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

  四是强化监督,确保质量。制定了《内河整治工程报建程序及资金管理要求》,规定市及各镇区在编制每年的财政预算中要做好统筹安排,划出专项治理经费,集中用于辖区范围的河道护岸、植树绿化、清障拆迁和治理污染等工程。在工程管理方面,加强了对内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监督,完善内河工程的审批工作和验收资料整理。

  五是建管并重,注重长效。市政府先后制订了《**市镇村河涌水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关于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及《**市内河涌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岸堤保护范围,在河涌及其管理范围内不得擅自开发和建设。同时建立“五个一”河涌管理机制:即有一个组织领导体系,有一支长年保洁队伍,有一项稳定的管理经费,有一条明确的工作目标,有一套完善有效的检查考核管理体系。

  六是大抓宣传,营造氛围。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介加强宣传,通过水利讲座、派发宣传单张、问卷调查及悬挂宣传标语等手段扩大宣传效果,教育广大市民强化环保和卫生意识,不做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效益的事情,使他们尤其是沿河岸居民主动支持配合改厕等整治工作,改变向河涌倾倒垃圾,污水直排的陋习。市水利局每年3月利用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良好时机,组织水利职工清洁河涌、上街宣传水法规等多种形式,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唤起全社会的水环境保护意识。近年还与旅游部门联合开展了“关注水资源一天游”等旅游活动。

相关热词搜索: 综治 成效 水环境 做法 改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