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2-02-13 15:11:43 浏览数: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全县唯一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最根本的是在学校管理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创新职业教育理念,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改革与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为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就为一部分动手能力强,想通过学会技术创天下的初中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帮助,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学校领导者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这种人际关系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其他成员。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我们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处理好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积极配合各行政部门把工作落到实处,并根据本校特点,因地制宜地将各项任务具体化。积极争取方方面面对学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帮助与扶持,解决职业教育发展所急需的资金、设备、实训基地。加强舆论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在全社会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大力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经验及办学成果,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
    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内部环境也很重要。要更多地从思想上入手,优化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对老师和学生的管理,创设宽松、和谐、团结的人际环境来促进教师更主动、积极地做好工作,促进学生更主动、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要努力建设校园幽雅的环境、宽松和谐的氛围、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整洁的桌椅……让工作、学习、生活工作在这里的教师、学生们感受到,这是我们的学校,更是我们的家。在这个“家”中,师生形成共同良好的价值观念,用好的价值观念维系和激励学校教职员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成为社会瞩目的令人向往的学校。
    确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学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教师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学校管理要正视这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民主管理。培养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科学意识、规模意识和创业意识,营造学习风气、争先创优的风气、勤俭创业的风气,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人人兢兢业业做事、事事认认真真做好;人人高兴愉快和谐做事,事事高质高效低耗,促进学校发展,把办学的实力水平做强、把办学机制和思路做活、把规模效益做大、把专业做出特色、形成优势,不断创新。
    学校是人才的事业,是靠人才培养人才,一方面塑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一方面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化人才为宗旨。实施人才战略是学校一项重大任务。重点要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政策保障人才。使真正的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学校众多的人才中,一线教师和一线管理人是重要的人才,由于两种人才的工作性质,考核标准大相径庭,有必要对教师和管理人员分别进行不同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工作业绩突出的,可以晋升,不干事的,会受到一定的处罚。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不光提供动力,而且能提供压力,让每一位职工时刻有来自完成工作任务得到奖励的动力,又面临着可能完不成任务而拿不到全部薪金和奖励的压力,在压力和动力双重的作用下,使每位教师的工作潜能和热情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挖掘,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完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处室人员才能本着为教学一线服务、为班主任、教师、学生服务的思想,不断加强管理,把全员育人、全面负责、全方位服务贯彻到教育、管理的始终。
    围绕以生为主的教育理念,给学生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实现学生最大和最好的发展可能。虽然我们学校有30多年的历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职业教育的经历却相当短。再加上历史和自然条件造成的学校发展场地小、实习实训设施不足、实际技能师资缺、管理模式落后等“先天不足”,发展职业教育就更需要立足实际,抓出特色。我们有优秀的学生,有学习中等的孩子,当然更多的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要根据学生个性上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挖掘每个学生潜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应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工作,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问题,引领学生获得一种学习的快乐并成长为有责任感的人;引导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语文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学科的社会价值;引导学生具有问题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就是要建立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要悬挂在墙上,更重要的是要铭刻在我们每一个教师心中。教师从事育人工程,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我们教师必须用自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情怀、敬业和奉献精神、对学生真挚的热爱、对学生的全面负责,用自身遵纪守法、行为文明、严于律己的言行,用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解、自我完善的能力,来吸引学生、来感化学生,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欢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格、志趣,甚至影响学生的人生选择。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以生为主,还需要面向市场办学,根据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最大程度地开发人的潜能、特长和创造力,满足个人求职、谋生和个体发展的要求。要根据学生不同层次,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推行学分制、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等创造条件。现阶段要抓上与职业高校、国家级重点中专联合,“借船下海”;下向乡镇初中渗透,对初二后分流学生,可组织直接到职业教育学校选择就读专业或联合办学,以灵活的措施拉动职业教育。
    加强制度管理,形成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的校风。 学校的管理,说白了就是平衡不同层次教师的心态。正确处理制度与人情之间的辨证关系。必备的制度管理不可缺少,更重要的是推行情感管理。
    学校要在科学管理及规范制度上下功夫,用合理的制度来制约人,引导人,激励人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各项规章制度要以公正、透明、守信、互惠为原则,将“职工利益第一”放在首要位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一切为有利于学校发展服务。各处室管理人员要有公仆意识,自觉接近和深入群众,关心职工愿望、倾听职工呼声、解决职工难题,激发全体教职工参与学校建设的热情和愿望。要认真落实教职工聘任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质量考核制和绩效工资制,建立正确的发展机制、建立规范的用人机制、建立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实行严格的管理程序,形成一个人人有使命感,人人有紧迫感,人人有责任感的氛围,使日常管理规范化。
    在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与教职工的交流、沟通,要了解教师的想法,要对教师真心呵护,诚心关怀,耐心扶助,细心体察,全心依靠,做到思想工作灌注情,物质激励富于情,精神鼓励满含情。青年教工的婚姻、中年教工子女的升学、就业,退休教工的生活、健康等,学校都要给予关心,用“真心换来诚心,热情换来激情”。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局面。
    总之,在学校管理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 “以人为中心”,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关心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关心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存在和价值,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学校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 改革 学校 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