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灌区旱情分析及抗旱对策(张会敏,姚文艺,王军涛,景明)
入冬以来,我国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据气象部门统计,北方地区降雨量较往年少50-90%。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陕西等地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已达重度干旱或特旱。这些地区的气象干旱已对当地冬小麦生长造成较大影响。
冬小麦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由于长时间无有效降雨,加之大风天气较多,土壤失墒严重,灌区大面积出现3至10厘米干土层。并且,旱情仍在持续发展严重影响着黄河灌区冬小麦的生长。进入2月份以来,冬小麦进入越冬后期,气象干旱已造成部分地区麦苗叶片、叶尖发黄,局部地区出现死苗现象。同时,干旱使部分麦田不能严实封冻,致使冬小麦分蘖节长期处于干土层中,造成麦苗因脱水过度而导致春季不能正常恢复生长。另外,据中央气象台预测,2月份华北、黄淮大部旱情还将进一步发展,一些地区将出现冬春连旱。这不仅将造成更大范围的枯苗死苗现象,而且直接影响小麦的返青和起身拔节,进而对夏粮产量造成严重损失。
小麦占我国每年粮食总产量的20%以上,而冬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90%。据了解,从去年种小麦至今,小麦主产省河南部分地区一直没有降水。目前,干旱已成为河南省农业生产中最为突出的问题,随着旱情发展,河南省1月31日将干旱预警等级提升为红色,随着旱情发展,陕西、山西两省2月3日同时将干旱预警等级提升为橙色。针对严重旱情, 2月3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区域干旱橙色预警,启动二级应急响应。2月6日8时,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再次提高预警级别,发布黄河流域干旱红色预警,启动一级响应,
黄河灌区重点地区旱情分析
1.黄河灌区旱情分析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2009年2月1日土壤水分监测公报,甘肃陇南、陕西中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大部地区土壤墒情较为适宜;河南中西部、陕西关中等地部分地区土壤缺墒或持续缺墒,且河南和陕西部分地区的旱情仍将持续。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监测,黄河流域干土层多出现在河南、陕西地区,此外,根据监测,黄河流域表层土壤干旱主要出现在河南省。
根据上述分析,目前黄河流域抗旱工作重点应以河南省为主,同时,考虑到黄河灌区未来若干时间降雨较少的趋势,应加强陕西、山西、山东等地的抗旱工作。
2.河南省旱情分析
对河南省土壤墒情进行监测分析,全省重旱、中旱和轻旱面积比例分别达4.8%(366万亩)、13.6%(1043万亩)和25.4%(1946万亩),墒情适宜比例为56.0%(约4297万亩);其中,豫西、豫北大部旱情相对较重,豫东南墒情相对较好(见图3)。与上次监测结果相比,重旱、中旱比例有所增加,旱情继续加重。
根据1月17日的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对目前河南省冬小麦长势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冬小麦一、二、三类苗比例分别为48.6%(约3708万亩)、44.0%(约3360万亩)、7.4%(约564万亩),与1月14日监测结果相比,一类苗轻微增加,二类苗略有减少。其中苗情较好的地区主要有周口、漯河、驻马店、开封、商丘、新乡、濮阳及鹤壁等地,一类苗比例在60%以上;苗情较差的地区有三门峡、洛阳及南阳等地,二、三类苗比例相对较高。
干旱造成的危害
干旱是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北方地区年降水变率大且时空分布不均, 这使得历年降水量的稳定性较差, 当地农作物容易遭受因降水少而导致的旱灾;另外由于管理不当及粗放的管理方式等人为因素都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加重了旱灾的严重程度。
干旱将造成作物减产,地下水进一步超采等情况的发生,并将影响受灾区的生态环境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等。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1)作物减产,农民收入降低
冬春连旱影响更为严重,不仅将造成更大范围的枯苗死苗现象,而且直接影响小麦的返青和起身拔节,进而对夏粮产量造成严重损失。
(2)地下水超采,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干旱少雨,河流来水量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迫使人们开采地下水进行灌溉。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局部地区地面沉降不断发展,形成大面积的区域水位下降漏斗。地下水位下降直接导致根系较浅的植被大量枯死、退化,土地干旱沙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水资源污染严重
由于水资源短缺,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掠夺式的使用水资源,以致水资源遭到污染和破坏。并且由于河流来水量减少,河水降解能力变差,污染物得不到稀释,因此污染物浓度增加,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安全。
当前冬小麦需水分析
进入2月份以来,冬小麦处于越冬后期,此时冬小麦计划湿润层一般在30cm以内,基于应急抗旱工作考虑,可以仅对30cm土壤供水,即灌溉过程保证湿润表层即可,严格控制灌溉过程中长时间地表积水现象的发生。
从作物需水强度来看,此时冬小麦并非需水关键期,即此时冬小麦尚具有一定承受水分胁迫的能力。但是此承受时间相对有限,如连续干旱,将导致冬小麦的显著减产。根据有关研究,对大部分黄河灌区,越冬期相对土壤含水量低于55%时如不能及时补充土壤水分,将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进而造成减产。
抗旱方案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黄河流域目前抗旱工作应以河南省为重点,同时兼顾陕西、山西、山东等省区。既要保障科学合理供水,又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高效灌溉,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 及时掌握旱情发展,明确应急抗旱重点区域
根据各省区气象部门的土壤墒情数据和苗情状况,及时掌握黄河灌区旱情发展动态,明确旱情重大、旱情严重、旱情中等、旱情一般的空间分布及比例,确定抗旱重点区域。
(2)合理安排引黄供水时机
黄河灌区一般集中连片,同一区域用水时间较为集中,但引水位置存在差异,应根据各灌区旱情状况,将灌区按照旱情轻重进行编组,实施灌区分组轮流供水方式供水。同时鉴于灌区输水渠道长,且未衬砌渠道多的实际情况,如采用小流量供水过程,将增加黄河水在渠道中的运行时间,增大渠道的输水损失;建议加大干渠供水流量,支渠及以下采用大流量集中轮灌方式,从而缩短输水时间,减小输水过程水量损失。
(3) 地方政府及水利管理部门应进行多水源调配
地方政府、水利部门及灌区管理机构,应尽快了解掌握旱区的水源状况,包括黄河水(分配量)、当地工程蓄水、地下水以及劣质水的数量与分布情况,及时做好水量调度,按照就近、省水,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实施计划供水,最大限度的扩大灌溉面积。
(4) 推广劣质水灌溉,增辟灌溉水源
在目前干旱的情况下,应大力开发新的灌溉水源,缓解水资源紧缺压力。黄河沿岸具有许多大中型城市,城市污水排放量很大,利用处理过的污水进行农田灌溉可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同时,黄河流域地下微咸水资源丰富,总量约达30亿m3,目前开发利用程度比较低,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展微咸水与淡水混合灌溉,增加灌溉水源。
(5) 选择科学、合理的田间灌溉方式
1)大力推行浅、薄、大流量间歇灌等地面灌水技术。目前小表尚处于越冬后期,根系较浅,作物需水相对较小,因此计划灌溉湿润层不宜过大,应推行大流量浅、薄灌水技术,提高灌水速度,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对于地面较平整的渠灌区,考虑到目前畦块较难改变的现状,改进放水方式,把传统的沟、畦一次放水改为间歇放水,进行间歇灌。间歇放水可使水流呈波涌状推进,土壤孔隙受水后会自动封闭,在土壤表层形成一层较薄封闭层,水流推进速度快,可有效减小灌溉过程的渗漏损失;
2)井灌区、补源灌区可适量加大地下水利用量,同时制定应急抗旱后地下水补给计划;
3)已有喷灌机组的灌区,应实施喷灌方式;经济条件具备的地区,购置喷灌设备或管灌设备,开展喷灌灌溉或实施快速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6) 做好农田的保墒抑蒸措施
为防止灌溉后土壤失墒过快,有条件的可以对已经灌溉的麦田实行秸秆(草皮)覆盖、喷施化学保水剂等措施,控制土壤水分的无效散失,增加土壤的保墒时间和效果。对于尚未灌溉的区域,不妨先行锄地,可以切断地表的毛细管,防止土壤深层的水分沿着毛细管不断蒸发,起到保水的作用,为下一步灌溉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灌区处2020年度工作汇报2021-10-10
-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经验材料2021-10-10
- 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章程2021-12-07
- 灌区管理局迎国庆60年征文2022-01-17
- 深化改革促进灌区发展2022-01-22
- 提高灌溉效率,促进灌区可持续...2022-02-19
- 甘肃兴电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2022-02-20
- 甘肃兴电灌区U形混凝土预制槽...2022-02-20
- 甘肃兴电灌区节水灌溉主要途...2022-02-20
- 浅谈十八团渠灌区信息化建设...2022-02-20
- 黄河大合唱教学反思.docx2021-08-27
- 保卫黄河朗诵稿2021-08-27
- 关于印发2004年山东黄河河务...2021-09-09
- 黄河防汛工作“五落实”新措...2021-09-10
- 学习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2021-10-10
- 学习《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和...2021-10-11
- 《黄河法》和《黄河水量调度...2021-10-11
- 学习《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和...2021-10-11
- 2020年《黄河法》和《黄河水...2021-10-11
- 《黄河法》和《黄河水量调度...2021-10-11
- ×区关于近期遭受严重旱情的...2021-12-24
- 河北省旱情监测现状及发展建...2022-02-19
- 特大旱情后对河南引黄灌溉的...2022-02-24
- 《半月谈》:水乡旱情的背后2022-02-25
- 《中国水利报》:吉辽:火热...2022-02-26
- 云南某县旱情调研报告2022-02-27
- 村级旱情调研报告2022-02-27
- 年上半年水利工程管理站防汛...2021-08-27
- 全县年度抗旱防汛工作会议上讲话2021-08-27
- 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三...2021-08-27
-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样本两篇汇总2021-08-27
- 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2021-08-27
- 年度抗旱防汛工作会议上讲话2021-08-27
- 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讲话&,年...2021-08-27
- 某市,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乡...2021-08-27
- 防汛抗旱工作会主持词和讲话...2021-08-27
- 年度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全县防...2021-08-27
-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2021-08-27
- 广播电视台站会计信息真实性...2021-08-27
- 自媒体下旅游企业营销对策2021-08-27
- 农业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提升对...2021-08-27
- 当前“微腐败”主要表现及治...2021-09-06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存...2021-09-13
-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2021-09-13
- 经营城市理论思考及对策2021-09-13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2021-09-15
- XX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