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污染成因及对策(李上达,寇建林)
1.概述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以东45km,安新县城附近,总面积366km2。四周主要以堤为界,南至千里堤,北至新安北堤,东至清河口,西至四门堤,淀底高程一般在5.5—6.5m(大沽高程.下同)之间,纵横沟壕将全淀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淀泊143个,其中100亩以上的大淀99个。白洋淀内有纯水村39个、约10万人,有半水村89个、约12万人。白洋淀曾是水丰苇绿、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有“华北明珠”之美誉。近年由于华北地区连年干旱,白洋淀已多次干淀,还创下了1983-1988连续5年干淀的罕见记录。由于污染加剧,白洋淀水质逐步恶化,水生态环境日益脆弱。
2.水质现状
根据白洋淀2006年10月的监测结果可知,在淀区14个监测断面中,评价为Ⅳ类水质的2处,Ⅴ类水质的5处,其余7处为劣Ⅴ类水质,水体污染相当严重,如图1。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属于有机污染类型,处于富营养状态。
按区域分布评价,白洋淀上游区域污染最为严重,安新桥、大张庄、王家寨一带水质常年劣于Ⅴ类;而下游圈头、采蒲台一带水质稍好,能达到Ⅳ类水标准。
3.污染成因
3.1水源短缺
白洋淀地处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九河下梢,曾经是水量充足的天然湖泊,并承担着滞洪、滞沥的防洪任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白洋淀上游修建了诸多大中型水库,入淀水量减少。尤其是近十几年,随着大清河水系的连年干旱和工农业用水量的急剧增加,白洋淀几乎成为无源之淀,蓄水量锐减,多次干淀,致使淀区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白洋淀湿地面临湮废的危险。
3.2污水入淀
造成白洋淀水体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污水入淀,据调查,2005年保定市废污水排放总量为20536万t/a。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1957万t/a,占全市废污水总量的58.2%;生活污水排放量为8579万t/a,占全市废污水总量的41.8%。
目前,保定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仅保定市区每天就产生污水25万t,而市区只有两座日处理能力8万t的污水处理厂,每天约有9万t污水未经集中处理就经府河排入白洋淀而位于白洋淀上游的清苑、满城、徐水、高阳等县均未建污水处理厂,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流进白洋淀。
经对府河、漕河、瀑河等6条入淀河流的37个排污口进行调查,污水排放量为14427万t/a,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挥发酚排放量分别为31709t/a、2969t/a、24.23t/a。
上述入淀河流接纳的污水量占保定市污水排放总量的70%左右,府河、漕河、瀑河常年承接保定市区、满城县、徐水县的工业和生活污水,这些污水大多直接流入白洋淀,对白洋淀水质造成严重威胁。
3.3淀区污染
白洋淀淀区有纯水村39个,约10万人,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但缺乏有效的处理措施,对淀内水质造成很大污染。近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旺季游船、游客大量增加,也给白洋淀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淀区群众为了发展经济,大面积发展网箱养鱼、围堤养蟹,网箱密度迅速增加,并投放大量的饲料,这些都对白洋淀的水体造成污染。
4.污染防治对策
4.1建立稳定的补水机制
目前,白洋淀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稳定的水源。大清河水系属于资源性缺水区域,由于连年干旱,每年入淀的天然径流很小,只有靠上游的王快、西大洋、安各庄水库补水。但3座水库同时承担农业灌溉及城市生活供水任务,再加上水库蓄水量逐年减少,已基本无水可补。而“引岳济淀”、“引黄济淀”也只是应急措施,漳河、黄河并没有稳定充足的水量可供白洋淀补水。因此,解决白洋淀干淀问题最根本的措施还要依靠南水北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利用分配给保定市的长江水,结合王快、西大洋两库连通工程,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建立白洋淀补水的稳定线路和长效机制,才能使白洋淀干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2加大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白洋淀主要污染源在保定市区和满城、徐水、清苑、高阳等县,每天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通过府河、漕河、瀑河、孝义河进入白洋淀。虽然保定市关停了许多污染严重的小企业,但今后还需加大治污力度,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范人河排污口管理,逐步削减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目前,总投资5.3亿元、日处理污水16万t的保定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年底投入运行。白洋淀上游各县也在积极筹建污水处理厂,届时保定市的污水将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可大大减轻对白洋淀的污染。
为保护白洋淀水体不受污染,还要加强对淀区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在淀区建设垃圾填埋厂、防渗厕所等,有效解决淀区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科学开发旅游资源,控制淀内机船数量,逐步淘汰自制燃油机船。加强淀区居民和外来游客的环保教育,使大家自觉地维护白洋淀的生态环境。
4.3对上游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是治标又治本的重要举措。河北省和保定市政府共同制定了《白洋淀及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该规划将上游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水土流失治理、天然次生林建设和污染源治理工程、白洋淀补水工程融合为一体,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标本兼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全面改善白洋淀及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达到人水和谐,实现白洋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使白洋淀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北明珠”。
作者简介:
李上达,男,汉族,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工程师。
寇建林,男,汉族,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工程师。
来源:《河北水利》2007.7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白洋淀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治理...2022-02-21
- 白洋淀及入淀河流限制排污总...2022-02-23
- 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2021-08-27
-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2021-09-15
- XX市群众集访现状、成因及对策2021-09-20
- 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现...2021-09-20
- 浅谈账外资产的成因、形式及...2021-09-20
- 浅析漏征漏管户的成因及对策2021-09-20
- 县(市)道路交通违章的成因及...2021-09-24
- 关于当前劳动争议纠纷的成因...2021-09-24
- 新时期群体性纠纷的成因与对策2021-09-24
-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成因...2021-09-24
-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2021-08-27
- 广播电视台站会计信息真实性...2021-08-27
- 自媒体下旅游企业营销对策2021-08-27
- 农业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提升对...2021-08-27
- 当前“微腐败”主要表现及治...2021-09-06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存...2021-09-13
-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2021-09-13
- 经营城市理论思考及对策2021-09-13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2021-09-15
- XX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2021-09-16
-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存问题2021-08-27
- 固废污染知识总结2021-09-16
- 农业用地土壤污染物检测技术探讨2021-10-21
- 地区2007年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计划2021-12-03
- 当前影响三峡库区水库水质的...2022-01-06
- 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事迹材料2022-02-09
- 漳卫南运河子流域污染物总量...2022-02-24
- 污染源的调查分析评价2022-03-06
- 污染源动态更新调查工作总结2022-03-16
- 严重污染何时休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