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构建和谐漳河上游的思路及措施(牛富,李文武)

发布时间:2022-02-25 15:26:00 浏览数:
 

摘要:漳河上游是我国省际水事纠纷热点地区之一。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用水安全,采取多种措施,解决纠纷矛盾,促进沿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水权;水市场;水事纠纷;优化配置;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328(2007)04-0OO6-02

漳河是海河流域南系的一条重要河流。它发源于山西省境内,流经河南、河北两省边界,上游分浊漳、清漳两支,在合漳汇合后称漳河。

1993年,海委漳河上游管理局成立,对浊漳河侯壁水电站以下、清漳河匡门口水文站以下至漳河干流观台水文站以上108 km河段实行统一管理,其中山西省境内河道19 km、河北省境内河道16 km、河北、河南两省边界河道73 km。

1 漳河上游重大水事事件及特点

漳河水事纠纷始于20世纪50年代.纠纷地区主要涉及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磁县,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安阳县。几十年中。漳河上游发生较大规模水事纠纷达3O多起.典型案例有:1976年,河北、河南两个沿河村庄因围河造地发生大规模群众持枪械斗事件.河南方一民兵营长被枪击致死;1992年,河南省红旗渠被炸,直接损失近千万元,在国内外造成一定影响:1999年春节期间,河南古城村与河北黄龙口村发生了大规模的爆炸、炮击事件,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为解决漳河水事纠纷,中央领导胡耀邦、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田纪云、姜春云、罗干等先后作了数十次批示。

原水利部汪恕诚部长批示:“要坚决按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留后患。”水利部、公安部、海委多次协调,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争水、争地、争水能,核心问题是水资源匮乏。纠纷特点是:历史积怨深,矛盾关系复杂;隐蔽性、突发性、反复性;地方保护主义。缺乏相互信任。

2 解决漳河上游水事纠纷的实践及探索

2.1 主动预防.积极做好水事协调工作

漳河上游水事纠纷的根源是“争水”、“争地”和“争水能”。漳河上游局自成立以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历经了行政协调、集中整治和突破创新3个阶段。在此期间,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水利部、海委等批示;制定《漳河上游河道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坚持河道巡查,及时发现、及时协调、及时处理沿漳两岸大、小水事纠纷60多起;按规划实施漳河上游治理一、二期工程,用工程措施逐步消除水事纠纷隐患;运用水权水市场理论,实施跨省调水,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用水安全,把矛盾和纠纷处理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初步形成了漳河上下游、左右岸团结治水、依法治水的良好氛围。

2.2 探索模式,创新机制。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用水矛盾

(1)自律与统一管理,实施水量集中调度。2005年,漳河上游局在管辖河段内加强统一管理,倡导自律、节约用水。对河南省跃进渠灌区和河北省小跃峰灌区实行水量集中统一调度,共调水5 200万m3。

2006年2月、3~4月、8月,3次实施水量集中调度,为河南省跃进渠供水近5 000万m3。

2006年12月~2007年1月,漳河上游局根据灌区用水轻重缓急.为解决跃进渠冬灌急需用水问题,通过限制河北白芟渠、河南红旗渠、天桥源渠引水,集中向河南跃进渠供水406万m3,大大缓解了跃进渠灌区冬灌引水紧张的状况。

(2)协商与统一调度,实施跨省有偿调水。2005年。漳河上游局在流域内建立协商与统一调度机制,在与山西省有关水利部门协商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统一调度漳泽等5座大中型水库,同时段交叉给河北省大跃峰渠和河南省红旗渠、跃进渠供水,作到了库区联网、合理配置、价格协商、市场调节、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探索了跨省有偿调水新机制。

(3)创新发展模式,实施雨洪资源调度。2005年8月,漳河上游局在分析预测降水历时长短、径流形成大小的基础上,科学调度洪水,对河南省红旗渠、河北省大跃峰渠实行最大限度供水,3次调度雨洪资源9 920万m3。

2006年8月下旬,漳河上游地区及以上流域突降大到暴雨.漳河上游局抓住这次来水的有利时机,在流域内实行协商与统一调度机制,在分析预测这次降雨历时长短、径流大小和保证度汛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与流域上游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水库协商,对来水实行统一调度,平衡了各灌区利益。同时,从白芟二道渠泄水2个流量为跃进渠集中供水1 331万m3。

(4)落实水量分配方案,保证引岳人衡水量。2005年10月,漳河上游局对漳河上游后期来水与可供水量进行科学预测和精心计算,创造性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漳河水量分配方案,在管辖河段全面实施分水,集中向岳城水库输水。所有的供水口均全部开闸泄水,历时5O多d,共向岳城水库输水近1亿m3,保证了引岳人衡水量。

(5)优化配置流域水资源,确保漳河不断流。2006年春,漳河上游降水偏少,河道即将断流。为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维护河流健康,漳河上游局控制四大灌区引水,首次从正常不能引到水的河南跃进渠向下游河道退水,保证河道基流,着力打造湿润漳河。

3 构建和谐漳河上游的思路与措施

2O世纪9O年代以后,漳河流域的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2O% ,河道基流减少5O%左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漳河上游水资源总体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用水分布又不均匀,加上全流域水资源不能统一调度和管理,造成河南、河北边界地区沿河村庄灌溉用水不足和四大灌区灌溉季节用水紧张。

3.1 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漳河水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通过在流域内优化配置水资源,解决水事矛盾,以水事秩序的稳定和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促进漳河上游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3.2 建立4个机制

一是在管辖河段内实行自律与统一管理机制。通过实施集中水量调度、分时段供水、雨洪资源调度,缓解灌溉高峰期争水矛盾,保障用水安全。

二是在流域内建立协商与统一调度机制。通过践行水权水市场理论,实施跨省有偿调水,优化配置流域水资源,缓解漳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

三是建立引水利益补偿机制。优化整合电站建设,梯级开发水能资源,采取水量置换措施,使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是建立调水利益调整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在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中,尽可能兼顾沿河电站发电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多赢”目标。

3.3 采取五大措施

(1)行政措施。创造性落实国务院国发[1989]42号文件,实施漳河水量分配方案,坚持合法利益坚决保护、既得利益通过补偿措施予以调整、非法利益坚决抵制3个原则,作到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漳河水事。

(2)经济措施。运用水权水市场理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跨省调水机制,培育漳河流域水市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工程措施。建设漳河上游治理水事纠纷三期工程。兴建浊漳河白芟水库调蓄工程,解决枯水期灌溉季节沿河村庄争水矛盾。建设漳河上游调蓄工程,由海委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上下游的水资源需求。

(4)科技措施。建立全流域水量实时监控系统,为水资源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手段。制定漳河上游水能规划,研究小水电建设与争水能对漳河水事秩序稳定的影响。

(5)法律措施。加强漳河上游地区水事纠纷预见分析,依法调处水事纠纷。强化管辖河段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工程建设等水事活动的监督检查,按程序审批工程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牛富(1974-),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

来源:《海河水利》

     相关热词搜索: 漳河 构建和谐 思路 措施 李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