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2010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2-02-27 15:17:34 浏览数:

2010年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承上启下关键的一年,做好今年整治工作,对顺利完成三年的整治工作至关重要。今年的环境综合整治要做好“两个结合”,即结合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结合“迎淮”检查的各项治理完善工作。突出整治重点,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努力开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新局面。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和“迎淮”检查为动力,按照“一年面貌大变、二年巩固提升、三年完善机制”的总体要求,坚持边治边理、以治促理的原则,着力在完善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和深化宣传教育引导上狠下功夫,确保城乡面貌大变,推进巩固提升。  

二、工作目标  

1、力争所有村庄基本达到“五化”(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要求,重点示范村“五化”要求必须全面达标。  

2、所有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按照规定落实到位。  

    3、街道城管执法体制和环卫体制全部建立并且有效运作起来。  

4、主要交通道路的交通秩序按照方案,进行整治并达到规定要求。  

5、街道驻地及周边和主要道路两侧(包括村内)的广告整治,要有大的改观。  

6、村与村之间、村与街道辖区外相连结部位的硬化、绿化、净化基本达标,创造条件推进亮化、美化工程建设,并实现长效保持。  

7、街道和重点示范村建立起规范有序的市场化、物业化的保洁队伍。  

8、强化对村庄的规划与建设管理,在规划整齐、布局合理、建设有序、效果美观上争取有大的进展。  

9、发展培育一批专业保洁公司和农民专业保洁合作社。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五化”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部面貌大变化  

坚持把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五化工程”建设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特别是村与村之间、村与街道辖区外相连的结合部位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基本达到“五化”要求,示范村全面达到“五化”标准。  

1、硬化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各村主街道、主街巷的路面整修和硬化,以硬化带动绿化、净化、美化、亮化

2、净化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动员机关、企业、学校,特别是村重点解决好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五乱”现象,彻底清理主要道路以及村内背街小巷的粪堆、柴草堆、垃圾堆“三大堆”,确保无卫生死角、无垃圾乱倒、无乱堆乱放、无污水乱流、无杂草污物、无乱贴乱画等现象,配置足够数量的垃圾箱或合理设置垃圾池。  

3、绿化工程建设:要紧紧抓住天气转暖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春季植树造林活动,加强荒山、河道绿化和生态防护林建设。各村对区域内公路两侧绿化不少于50米,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及房前屋后都要绿化,在村庄周围植树造林。  

4、亮化工程建设:本着“量力而行、美观实用”的原则,在村内主要街道安装统一标准的路灯。  

5、美化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村容村貌的统一协调和文体活动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  

(二)突出重点,推动以点带面、以线促片深入发展  

1、积极全面配合“创卫”和“迎淮”检查。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任务,特别是与辖区外连接处和“迎淮”检查线路,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决杜绝迎查路线可视范围内出现脏乱差现象。城管、建设、环保、环卫等职能办公室要围绕“创卫”和“迎淮”检查研究具体方案,集中开展各类专项行动,打造整洁、清新、优美的宜居环境。  

2、强力推动路域和与辖区外连接处的环境整治。坚持把高速公路、辖区内主要交通要道的路域环境及其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与辖区外连接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切入点,以点带面,以线促片,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与辖区外连接处的环境综合整治,在基本达到“五化”目标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破解空中管线杂乱、建筑立面不整、马路市场占道等难点,清理拆除路边违章建筑,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大力整治户外广告和非法小广告,着力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把与辖区外界相连的地域,打造成环境综合整治的样板和亮点。  

3、切实搞好河道环境整治。

4、深入抓好“五小企业”整治。进一步巩固企业环境风险排查和综合执法治理成果,整顿规范沿线、沿路、沿河的小修理厂、小废品收购站、小洗车点、小马路市场、小加工厂等“五小”企业,全面清理无证经营和占压主路面、人行道经营的业户,实现“五小企业”经营规范、整齐、有序。逐一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确保责任区内的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完好无损,确保责任区域内地面清洁,无垃圾、杂草、污水污迹、废弃物、积水及卫生死角。进一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配套,辖区企业生产污水、居民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排污管道,汇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5、全面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建设。以改善乡村环境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六清六建”活动,即:①清理垃圾、建立垃圾处置管理制度;②清理粪便,建立人畜粪便利用管理制度,确保村庄周边无暴露垃圾,无露天粪坑;③清理秸秆,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制度,禁止在庭院或房前屋后堆放秸秆;④清理汪塘,建立汪塘管理制度,清理汪塘经费由各村一事一议资金列支;⑤清理工业污染源,建立稳定达标排放制度,污染企业禁止进村,已建的企业必须达标排放;⑥清理乱搭乱建,建立村容村貌规范管理制度,各村中主干道禁止搭建任何建筑物。  

扎实开展“三清一绿”(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绿化造林)整治活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以培良新型农民为目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在农家”评选等活动,努力推动形成健康、科学、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扎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力争更多的村跨入文明生态村行列。  

6、着力抓好农村沼气等新能源建设。通过政策支持、项目带动,加快户用沼气建设进度。采取得力措施,有效解决农村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等综合处理和再利用问题,消除农村污染源。大力推动农村沼气、秸秆气化、秸秆粉碎还田等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综合效益、促进新能源建设健康发展。  

7、大力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户集、村收、乡镇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环卫保洁管理网络。下大力气抓好垃圾中转站建设。上半年两处与公厕一体的垃圾中转站要建成投入使用,配齐垃圾转运车、压缩机等环卫设施并开始运营。健全乡村清运和保洁队伍,配齐村垃圾收集设施,实现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三)加快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巩固整治成果  

要坚持把体制机制建设贯穿始终,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着力把整治成果保持好、巩固住。  

1、进一步建立健全执法管理机制。要明确城管执法中队职责职能,其作用要发挥到位,打造一批城管执法示范街、广告管理样板路。城建管理综合办公室要在规划、建设、环卫、绿化和行政执法上,出主意、想办法,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村庄,加强街道驻地和各村的环卫建设,解决好环卫人员、办公地点和经费等问题。  

2、进一步建立健全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按照“一整三年,逐年增加”的要求,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实施项目带动、资金奖补等方式,加大乡村道路硬化和农村环卫保洁的补助支持力度。


 

相关热词搜索: 城乡 整治 工作要点 环境 综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