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卷烟特色工艺技术研究进展(图)
发布时间:2022-03-04 15:12:21
浏览数:次
国家局在《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式卷烟,并提出特色工艺技术是构筑中式卷烟的核心技术,是形成卷烟产品特色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中式卷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围绕发展中式卷烟,各大卷烟厂家及研究机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就近年来中式卷烟研究进展作一下介绍。
一、中式卷烟研究背景
近几十年来,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我国卷烟生产企业的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近年来,通过“卷烟降耗工程”的实施,卷烟在制品的物理质量和产品外在质量明显提高,烟叶消耗达到38.0kg/5万支以下;通过2003版《卷烟工艺规范》的宣贯与实施,卷烟加工工艺技术观念由重视外在质量开始向内在质量转变;通过“降焦减害”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卷烟焦油量逐年降低,2004年上半年我国卷烟平均焦油量降至13.5mg/支左右;通过“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及提高质量的技术集成研究推广”工作的实施,卷烟产品质量水平明显上升,质量稳定性明显提高,焦油量波动范围明显缩小,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国烟草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压力和社会压力。为了迎接这种挑战,继续保持中国烟草行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03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卷烟科技纲要》,纲要明确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保持和发展中国卷烟的特色,大力发展中式卷烟。《纲要》同时强调:发展中式卷烟,必须开展卷烟系统工艺及装备技术研究,构建中式卷烟的特色路线。中式卷烟包括中式烤烟型卷烟和中式混合型卷烟,中式烤烟型卷烟是中式卷烟的主导类型。中式卷烟特色工艺技术就是要围绕卷烟的吸食风格、品质特点以及烟叶原料特性,在卷烟原料、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加香加料、设备及控制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优化和重整,实现产品设计系统化、加工精细化、控制智能化、生产集约化、达到提高产品感观质量及稳定性、突出产品个性化和差异化、充分发挥卷烟原料潜质和使用价值、拓宽卷烟原料的使用范围、降低卷烟原料配方和加料成本的目的。
二、中式卷烟研究内容
中式卷烟特色工艺技术研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2003.1-2004.1);研究阶段(2004.1-2006.12);应用实施阶段(2004.1-2007.12),目前中式卷烟处在研究和应用实施阶段的过程中,各研究项目由国家局科教司组织,由郑州烟草研究院技术牵头,红河、长沙、玉溪、昆明、合肥、芜湖、龙岩、郑州、青岛、许昌等卷烟企业参与和承担。“中式卷烟特色工艺技术研究”项目重点从两个层次开展研究工作:一是特色工艺应用基础与共性技术研究;二是特色工艺生产线工艺流程研究(应用技术研究)。
三、中式卷烟研究进展
红河卷烟厂提出了“三级配方”的研究思路,即建立标准烟叶的研究、建立标准烟丝的研究及建立标准产品的研究。根据提出的思路,红河卷烟厂2003年初建成了4栋共8万平方米的大型原烟配方库,实现了原料内在品质产地差异的均质化;同时红河卷烟厂已投入运行的8000kg/h新制丝线,在制丝工艺设计上,增设了真空回潮工序,叶丝段采取多种灵活模式:一是“HT+气流式干燥+薄板式烘丝+冷却”,形成两种烘丝方式的单机串连模式;二种是“HT+薄板式烘丝+冷却”的串连模式,每个模式下又可设若干种工艺组合;红河卷烟厂依据产品特性,从6种标准化模块叶丝和3种填充料中,分模块按比例有机配伍成各种所需的产品烟丝。红河卷烟厂实施了“三级配方”后,大大改善了产品的稳定性,简化了加工工艺,改善了烟丝的内在品质,提高了产品生产的灵活性。
昆明卷烟厂以“分组加工”为中式卷烟特色工艺研究切入点,开展以“分组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工艺技术研究,通过“功能性”加工研究设定工艺路线,并深化生化技术在卷烟加工中的应用,形成以分组集成为主要特点的加工工艺技术,最终实现系统化设计、智能化控制和精细化加工的集约生产方式。昆明卷烟厂根据原料特性分组,特色工艺研究等,还提出了柔性化加工的思想,具体如下:
玉溪红塔集团根据长期的研究,扩大了辅助原料的使用范围,多形式、多渠道的工艺加工模式,并且重视对混合丝中填充料的研究和运用工作。红塔集团改变了膨胀烟丝的膨胀介质,由原来的二氧化碳介质膨胀改为水介质膨胀,大大提高了膨胀烟丝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耗,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红塔集团还研究了梗丝在烟丝中的分布状态,并对改变形状后梗丝在混合丝中的表现形式,利用梗丝中的某些物质与料液燃烧反应产生的香润,提高梗丝的使用价值和利用价值。
合肥卷烟厂分组加工技术方案与路线如下(图二):
叶组设计中A组考虑组分的香气特征和口感特征,兼顾烟气特征,用与原产品的香气特征、风格相近,有一定量的甜度和甜韵,香气质好或较好、香气量较多的原料,选用有修饰和衬托特征香气,使香气特征更加突出,体现甜韵,增加香气量作用的添加剂,注意与B组分的协调和平衡,在参数设计方面重点把握香气,围绕“保香”,低强度处理;B组作为烟气特性组分进行设计,兼顾口感特性,放宽原料香气质、香气量的要求,注意原料烟气特性、口感指标,在加料设计方面选用细腻烟气,掩盖杂气,提高烟气浓度、厚实感、爆发力,同时改善刺激性和余味,注意与A组分的协调,在参数设计方面,B组分注重烟气特性,注意除杂、降刺、提高烟气透发性和保留烟气厚实感。合肥卷烟厂把分组加工技术应用于“金”光明产品的改造,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芜湖卷烟厂根据本厂的特点,提出了健全研发体系的思想,具体如下图:
烤烟特色工艺流程设计图如下
龙岩卷烟厂分组加工的主要内容是卷烟配方烟叶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即主要分析还原糖、烟碱、总氮等常规化学分析,通过分析,将主要化学成分相近的烟叶原料进行分组,为进行针对性的工艺加工提供基础;卷烟配方烟叶原料的感官质量评价,即香气特性、烟气特性和口感特性等方面对卷烟配方原料进行全面评价,根据不同烟叶原料的质量特性和在配方中所起的作用(如主料烟、辅料烟、填充料烟等),将感官质量风格相近的烟叶原料进行分组,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工艺加工提供质量依据;卷烟配方模块组合试验,即通过烟叶原料的感官质量评价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对配方烟叶进行分组,通过配比试验,建立具有不同质量特性和作用的卷烟配方模块,并对其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即依据不同配方模块的感官质量特点,针对各配方模块的不同感官质量特点和缺陷,试验研究不同加工方式(设备)及不同工序加工工艺参数条件对感官质量的影响趋势,建立适合于不同配方模块的加工工艺技术条件和方法;分组加料研究,依据针对不同的配方模块,结合其对应的适宜的加工工艺技术条件和方法,设计对应的补充料液的模块。龙岩卷烟厂对DCC+HXD在线气流膨胀干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参数进行了优化,认为该膨胀设备影响卷烟质量最大的参数是:叶丝超级回潮前流量,叶丝超级回潮出口叶丝含水率,叶丝超级回潮出口叶丝温度,HXD蒸汽施加量、HXD工艺气体流量、HXD排潮风门开度、HXD排潮风机频率。
四、结语
经过烟草科技工作者最近几年的不断研究,至今中式卷烟特色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这些成果将在往后的烟草工艺中推广应用,这将有利于构筑我国卷烟品牌的核心技术,提升我国卷烟品牌的科技含量及市场竞争力。
相关热词搜索:
研究进展
卷烟
中式
工艺技术
特色
一、中式卷烟研究背景
近几十年来,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我国卷烟生产企业的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近年来,通过“卷烟降耗工程”的实施,卷烟在制品的物理质量和产品外在质量明显提高,烟叶消耗达到38.0kg/5万支以下;通过2003版《卷烟工艺规范》的宣贯与实施,卷烟加工工艺技术观念由重视外在质量开始向内在质量转变;通过“降焦减害”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卷烟焦油量逐年降低,2004年上半年我国卷烟平均焦油量降至13.5mg/支左右;通过“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及提高质量的技术集成研究推广”工作的实施,卷烟产品质量水平明显上升,质量稳定性明显提高,焦油量波动范围明显缩小,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国烟草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压力和社会压力。为了迎接这种挑战,继续保持中国烟草行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03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卷烟科技纲要》,纲要明确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保持和发展中国卷烟的特色,大力发展中式卷烟。《纲要》同时强调:发展中式卷烟,必须开展卷烟系统工艺及装备技术研究,构建中式卷烟的特色路线。中式卷烟包括中式烤烟型卷烟和中式混合型卷烟,中式烤烟型卷烟是中式卷烟的主导类型。中式卷烟特色工艺技术就是要围绕卷烟的吸食风格、品质特点以及烟叶原料特性,在卷烟原料、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加香加料、设备及控制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优化和重整,实现产品设计系统化、加工精细化、控制智能化、生产集约化、达到提高产品感观质量及稳定性、突出产品个性化和差异化、充分发挥卷烟原料潜质和使用价值、拓宽卷烟原料的使用范围、降低卷烟原料配方和加料成本的目的。
二、中式卷烟研究内容
中式卷烟特色工艺技术研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2003.1-2004.1);研究阶段(2004.1-2006.12);应用实施阶段(2004.1-2007.12),目前中式卷烟处在研究和应用实施阶段的过程中,各研究项目由国家局科教司组织,由郑州烟草研究院技术牵头,红河、长沙、玉溪、昆明、合肥、芜湖、龙岩、郑州、青岛、许昌等卷烟企业参与和承担。“中式卷烟特色工艺技术研究”项目重点从两个层次开展研究工作:一是特色工艺应用基础与共性技术研究;二是特色工艺生产线工艺流程研究(应用技术研究)。
三、中式卷烟研究进展
红河卷烟厂提出了“三级配方”的研究思路,即建立标准烟叶的研究、建立标准烟丝的研究及建立标准产品的研究。根据提出的思路,红河卷烟厂2003年初建成了4栋共8万平方米的大型原烟配方库,实现了原料内在品质产地差异的均质化;同时红河卷烟厂已投入运行的8000kg/h新制丝线,在制丝工艺设计上,增设了真空回潮工序,叶丝段采取多种灵活模式:一是“HT+气流式干燥+薄板式烘丝+冷却”,形成两种烘丝方式的单机串连模式;二种是“HT+薄板式烘丝+冷却”的串连模式,每个模式下又可设若干种工艺组合;红河卷烟厂依据产品特性,从6种标准化模块叶丝和3种填充料中,分模块按比例有机配伍成各种所需的产品烟丝。红河卷烟厂实施了“三级配方”后,大大改善了产品的稳定性,简化了加工工艺,改善了烟丝的内在品质,提高了产品生产的灵活性。
昆明卷烟厂以“分组加工”为中式卷烟特色工艺研究切入点,开展以“分组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工艺技术研究,通过“功能性”加工研究设定工艺路线,并深化生化技术在卷烟加工中的应用,形成以分组集成为主要特点的加工工艺技术,最终实现系统化设计、智能化控制和精细化加工的集约生产方式。昆明卷烟厂根据原料特性分组,特色工艺研究等,还提出了柔性化加工的思想,具体如下:
图一
玉溪红塔集团根据长期的研究,扩大了辅助原料的使用范围,多形式、多渠道的工艺加工模式,并且重视对混合丝中填充料的研究和运用工作。红塔集团改变了膨胀烟丝的膨胀介质,由原来的二氧化碳介质膨胀改为水介质膨胀,大大提高了膨胀烟丝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耗,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红塔集团还研究了梗丝在烟丝中的分布状态,并对改变形状后梗丝在混合丝中的表现形式,利用梗丝中的某些物质与料液燃烧反应产生的香润,提高梗丝的使用价值和利用价值。
合肥卷烟厂分组加工技术方案与路线如下(图二):
图二
叶组设计中A组考虑组分的香气特征和口感特征,兼顾烟气特征,用与原产品的香气特征、风格相近,有一定量的甜度和甜韵,香气质好或较好、香气量较多的原料,选用有修饰和衬托特征香气,使香气特征更加突出,体现甜韵,增加香气量作用的添加剂,注意与B组分的协调和平衡,在参数设计方面重点把握香气,围绕“保香”,低强度处理;B组作为烟气特性组分进行设计,兼顾口感特性,放宽原料香气质、香气量的要求,注意原料烟气特性、口感指标,在加料设计方面选用细腻烟气,掩盖杂气,提高烟气浓度、厚实感、爆发力,同时改善刺激性和余味,注意与A组分的协调,在参数设计方面,B组分注重烟气特性,注意除杂、降刺、提高烟气透发性和保留烟气厚实感。合肥卷烟厂把分组加工技术应用于“金”光明产品的改造,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芜湖卷烟厂根据本厂的特点,提出了健全研发体系的思想,具体如下图:
图三
烤烟特色工艺流程设计图如下
图四
龙岩卷烟厂分组加工的主要内容是卷烟配方烟叶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即主要分析还原糖、烟碱、总氮等常规化学分析,通过分析,将主要化学成分相近的烟叶原料进行分组,为进行针对性的工艺加工提供基础;卷烟配方烟叶原料的感官质量评价,即香气特性、烟气特性和口感特性等方面对卷烟配方原料进行全面评价,根据不同烟叶原料的质量特性和在配方中所起的作用(如主料烟、辅料烟、填充料烟等),将感官质量风格相近的烟叶原料进行分组,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工艺加工提供质量依据;卷烟配方模块组合试验,即通过烟叶原料的感官质量评价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对配方烟叶进行分组,通过配比试验,建立具有不同质量特性和作用的卷烟配方模块,并对其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即依据不同配方模块的感官质量特点,针对各配方模块的不同感官质量特点和缺陷,试验研究不同加工方式(设备)及不同工序加工工艺参数条件对感官质量的影响趋势,建立适合于不同配方模块的加工工艺技术条件和方法;分组加料研究,依据针对不同的配方模块,结合其对应的适宜的加工工艺技术条件和方法,设计对应的补充料液的模块。龙岩卷烟厂对DCC+HXD在线气流膨胀干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参数进行了优化,认为该膨胀设备影响卷烟质量最大的参数是:叶丝超级回潮前流量,叶丝超级回潮出口叶丝含水率,叶丝超级回潮出口叶丝温度,HXD蒸汽施加量、HXD工艺气体流量、HXD排潮风门开度、HXD排潮风机频率。
四、结语
经过烟草科技工作者最近几年的不断研究,至今中式卷烟特色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这些成果将在往后的烟草工艺中推广应用,这将有利于构筑我国卷烟品牌的核心技术,提升我国卷烟品牌的科技含量及市场竞争力。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就业影响及研究进展2021-10-21
- 白癜风相关基因研究进展2021-11-15
- 亲水性膜的研究进展2021-12-17
- 采用生物法合成邻苯二酚的研...2021-12-17
- 论蛋白粉增凝的研究进展2021-12-20
- 浅谈对遗留系统研究进展2021-12-20
- CdSe纳米材料最新研究进展博弈2021-12-20
- 生活饮用水中THMs研究进展2022-02-22
- 生化法处理炸药废水研究进展...2022-02-22
- 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研究进展...2022-02-24
- 卷烟品牌的调研2021-09-15
- **县农村卷烟市场专卖管理现...2021-09-20
- 卷烟市场调查报告2021-09-28
- *乡镇卷烟配送2005年年终总结报告2021-10-02
- 卷烟厂制丝车间生产班长述职报告2021-10-08
- 卷烟市场监管大队月份工作总结2021-10-16
- 烟草邮政卷烟代办协议2021-10-21
- 卷烟周转箱购销合同2021-10-21
- 卷烟经营户违法行为心理分析...2021-10-22
- 工商局卷烟打假打私工作实施方案2021-11-04
- 园林艺术中新中式风格应用2021-08-27
- 中式新婚庆典仪式主持词及流程2021-09-14
- 中式台球老外夺冠2021-09-28
- 中式古典婚礼主持词2022-01-10
- 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2021-10-11
- 论政治教师的语言特色2021-10-13
- 特色县建设方案2021-12-16
- 突出特色创新工作2022-01-31
-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2022-02-1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