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读者不良行为分析
(扬州教育学院 图书馆,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读者的不良行为的种种表 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与减少读者不良行为的方法。
关键词: 读者不良行为;图书馆管理;馆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8—0146—03
目前,众多高校图书馆由传统的闭架、半开架管理发展到 现代化开放式管理,对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和方便读者查找资料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几年 ,随着高校的合并扩展,到图书馆的 读者越来越多,特别是大学生读者会涌入图书馆,他们对图书馆的利用率明显提高,但是读 者的某些不良行为发生率近年来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读者的不良行为不同程度地破坏着图 书馆的借阅环境,干扰着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给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蒙上了一层阴影。笔 者多年在图书馆流通部工作,通过十几年与读者的接触、观察和了解,从下列几点谈谈对该 现象的看法。
1 读者不良行为的多种表现形式
1.1 非法占有图书
1.1.1 某些专业图书由于出版年代早,册数少,书店也买不到了,有些读者因为需要想长 期占有对自己有特别价值的图书,但是图书馆有规定的还书期限,即使可以续借,也不可能 长期拥有该书,于是便到图书馆来谎称该书遗失,愿意作适当赔偿,从而达到将该书据为己 有的目的。
1.1.2 有的读者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法,将所借图书的条码撕下,贴在其他书上,然后在还 书高峰期时趁着工作人员忙,无暇一一检查时,把冒充的书还掉,如不幸被发现还装出一副 无辜的样子百般抵赖,如蒙混过关则溜之大吉,这种情况在毕业班学生中特别容易发生,因 为他们即将离校,图书馆即使在以后追究,他们或许早已远走高飞了。
1.1.3 还有些读者知道图书馆的图书内贴有磁条,竟专门购买袖珍式消磁设备带入图书馆 ,先将书刊消磁,然后大摇大摆公然带书出馆。
1.2 污损图书、期刊
1.2.1 有的读者在借阅图书过程中,缺乏爱惜公共财物的意识,将所借图书随意乱 丢乱放,经常沾上油迹、墨水、污垢等,更有甚者还把图书当作雨伞和坐垫使用,这种不爱 惜图书的做法使得图书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缩短了图书的使用期限。
1.2.2 有些读者把图书馆的书当作私有财产,有些图书被一些读者任意地在上面圈点、批 注、划线,特别是计算机和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类图书则更成为他们的练习试卷,随意在书上 做题、订正,有些教师也把图书馆的书当作自己的教学参考书,各种颜色的笔迹把图书弄得 面目全非,影响了其他读者的正常使用。
1.2.3 还有些图书由于保管不善,造成图书封面、封底的脱落,条形码的遗失损坏,或者 由于不当折叠,图书的书脊容易断裂,直接导致图书破损速度加快。在一些昂贵精美的图册 类图书中还经常会发现中间的画页不翼而飞了,这是因为有的读者在书库阅览时趁人不备, 悄悄将它肢解。在期刊阅览室,有的期刊被多处开了天窗,影响了大多数读者的阅读。
1.3 违规情况严重
1.3.1 有的读者进入书库时,不扫描借书证,不认真阅读“读者入库须知”,不仔细看书 库内的各类图书排列标识,也不虚心咨询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是自己盲目找书,代书板也乱 插乱放,造成错架、乱架现象严重,这样不仅影响其他读者查寻资料,还影响了图书的正常 流通,也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这种违章行为不在少数,而是很大的读者群,具有极 大的普遍性,违章读者还常常不以为然,屡错屡犯。
1.3.2 读者借书证保管不善,借书证条码的损坏直接影响扫描仪的正常识别;污损、折断 、遗失借书证情况时有发生;学生之间相互借用借书证现象严重,但时间一长,读者自己也 不知道自己证上的图书是何人所借,将何时归还,还有些读者将证借给别人后忘个一干二净 ,一旦出现图书遗失或超期现象反而认为是计算机出了差错,甚至怀疑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出 现误操作造成的,并因此指责工作人员失职或管理系统存在漏洞因而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纠缠 不休,破坏了图书馆的正常工作秩序。
1.3.3 破坏公共环境秩序。实行开架阅览后,大量读者进入阅览室。由于可以带包进入,有的学生带入零食饮料,吃完 后随便乱扔,影响了阅览室的卫生。到了晚上或者考试期间很多学生喜欢到图书馆上自习, 阅览室特别容易造成爆满现象,有的读者以书或包占着位置不让人,妨碍了其他读者的正当 入座;还有的学生把阅览室当作谈情说爱的场所,卿卿我我,窃窃私语,旁若无人;阅览室 内各种音乐的手机铃声、移动椅子声、走动的高跟鞋底声等等无不破坏图书馆的安静气氛。
1.3.4 不尊重理解图书馆员的工作。人是需要尊重的,有的读者认为图书馆是个服务部门,馆员为他服务是应该的,在还书时经 常生硬地将书扔到工作台上转头就走;有的读者在咨询问题时,毫无礼貌地对年长的工作人 员以“喂”相称,顿时让人心生不快;还有的读者对待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善意提醒“视而不 见,听而不闻”;更有甚者对馆员的正当管理态度恶劣、强词夺理,丝毫不理解和尊重图书 馆员的工作和劳动。
2 读者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造成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点,其中读者自身因素是促使读者产生不 良行为的内在原因,而图书馆的馆员、图书馆制度、图书馆环境条件等因素是诱发其产生不 良行为的外在原因。
2.1 读者自身主观原因
2.1.1 部分读者道德品德修养较低。现在高校读者群中独生子女偏多,他们唯我独尊,过分强调自我、道德素质低下、占有欲过 盛。这是因为当今社会和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有所偏差,大多重才轻德,片面地追求高学历、 高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良好行为的系统训练。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 和合并,学生人数虽然增加,但综合素质却大大降低。他们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并未随着 年龄增长和学历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少数读者公德意识差是造成图书被窃的直接原因。有些 读者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置若罔闻,明知故犯,丝毫不尊重图书馆员的辛勤劳动。他们把借 来的图书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在书上随意涂写、撕挖,他们只知方便自己,不顾及其他读 者的利益,更不会考虑到他们的不良行为已经损坏图书馆和学校的整体利益〔1〕。
2.1.2 读者的不良习惯。有些读者平时读书时有边看书边做笔记的习惯,对于自己的书而言,这本来是个好习惯,但 是对于图书馆的图书而言,这就是个不良习惯,他们认为在书上写写画画无所谓,往往把图 书馆的书画得面目全非却丝毫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
2.1.3 读者错误的报复心理。由于有些读者平时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耐性,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容易冲动,在借阅中如 果发生违章等情况受到图书馆的处理,或者馆员在处理类似问题时读者感觉自己受了委屈, 就对图书馆产生敌对情绪,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他们屡屡犯规,想方设法偷拿书刊、撕毁 书页、用不当手段恶意占有书刊,或在阅览书刊时有意在书上涂写撕挖,有意产生种种不良 行为。
2.2 图书馆方面原因
2.2.1 过分依赖监测设备,管理有漏洞。高校图书馆由于功能不断拓展、管理模式不断开放,在工作中比较依赖信息化、自动化的管 理设备和系统,人为宣传引导和监督工作做得不够。过分相信这些监控设备也会产生误差, 如监测仪器故障或管理不力造成误报漏报警现象就对图书馆造成不利局面,误报时容易冤枉 读者会使读者产生不满甚至对立情绪,而漏报则会让个别读者偷书得逞并使其产生侥幸心理 ,进而发生更多的不良行为。图书馆管理上存在漏洞,比如在书库、阅览室、茶水间、洗手 间等场所都有朝外的窗户和通风口,读者可以里外串通,伺机偷走书刊,给图书馆造成较大 的损失。
2.2.2 馆员思想松懈,责任心不够。读者不良现象与馆员在图书管理上的疏忽、馆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有着密切关系。图 书馆每天接待的读者很多,特别是在借还书高峰期间,借还书处的工作人员不可能对还回的 每本书都检查,但是如果不重视检查甚至也不注意抽查,就容易给一些污损图书的读者带来 侥幸之心。在书库、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如果不经常在书库巡架,有的读者可能会不注意使用 代书板。书刊如不及时整架,读者就更加会随乱而乱,将图书乱插乱放,书库就会形成更严 重的乱架。在阅览室等公共场所,馆员如果不注意提醒读者注意公共环境的维护,就会造成 “脏、乱、差”的局面。
2.2.3 馆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图书馆馆员的形象和语言是自身文化修养、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的体现,也体现了一个图书 馆的馆风〔2〕。馆员的服务态度差、服务能力弱、自身形象素质不高,无形中会增 加读者不良行为的发生概率。馆员如果不能尽力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读者的正当要求不能 从正常途径得到满足,读者就可能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获得,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馆员在处 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时,如果不是平等地与其沟通,而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读者感到 没得到应有的尊重,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就会对图书馆产生敌对情绪,也会导致不良行 为的滋生和出现。另外,馆员对待读者的不良行为,如果不是一视同仁、秉公处理,而是不 当处理或者不公处理都可能导致读者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发展到与图书馆对抗。
3 防范读者不良行为的解决措施
3.1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好读者教育工作
3.1.1 做好新生教育工作。新生阶段是读者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每年新生入学 后,图书馆都必须安排图书馆专职教师以班级或者院系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图书馆知识教育。 要在新生进入图书馆之前,让他们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有个全面的了解。笔者认为可以通过 校园闭路电视或电子阅览室来观看模拟借阅的宣传片,也可通过图书馆讲座、橱窗宣传、或 印发图书馆使用手册等多种形式介绍图书馆的藏书结构、馆室布局、部门设置、文献目录检 索知识等,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图书馆,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传 授和培养学生爱书护书的良好习惯。实践证明,搞好这个环节的工作,可大大减轻图书馆流 通管理工作的压力。
3.1.2 尊重读者、理解读者。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础,没有读者,图书馆就没有存在的 必要。图书馆要发挥“服务育人”的作用,在对读者的管理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 以行,要重教育、轻惩罚,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 也是为了广大读者的利益,有些读者在不甚了解图书馆制度的前提下,如果出现某些“犯规 ”行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要避免态度粗暴、出言不逊,在处理问题时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注 意方式、方法,要以理服人,要善意地指出和耐心地解释,用真诚的语言和真挚的心打动读 者,要从尊重人性的角度出发,坚持三项原则:①保护读者的自尊;②互相理解;③争取读 者支持,这样使读者从内心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反之,工作人员如果居高临下,咄 咄逼人,使读者在众人面前窘迫、难堪或出丑从而对图书馆产生报复情绪,导致更多不良行 为的发生。
3.2 注重馆员素质培养,抓好图书馆业务管理和环境建设
3.2.1 提高馆员素质,讲究服务艺术。馆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优良的服务态度、文雅端庄的举止都对读者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馆员要热爱图书馆事业,要爱岗敬业,要有“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态度,以服务 读者为荣,以读者满意为乐,处处为读者着想,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同时图书馆员要具备 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如钱学森院士指出:“现在的图书馆、档 案馆、情报单位的人员,应该是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者,也是使用的 向导和顾问。”〔3〕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员要能熟练地使用各种 检索手段,迅速帮助读者查找所需资料,减少读者的不便,提供优质服务。馆员在工作中要 尽量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与读者交往时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在服务读者时要注意 服务艺术,即指对待读者要表情美、语言美。在图书馆,馆员的微笑服务,可以沟通与读者 之间的感情,缩短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要注重语言的技巧,正如俗话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 ”,优美文明的语言给人以亲切的美感,读者听之如沐春风,也与图书馆的文化氛围相得益 彰。
3.2.2 及时对污损图书进行修补。在还书过程中,馆员应认真检查所还图书,对已污损的图书可通过及时擦除、修补、装订、 做上标记等方法予以解决,尽最大努力为读者提供干净、完整的图书,发现问题要及时做好 处理工作,以防图书的二次污损,同时也不把隐患留给下一位读者,不把矛盾推给别的工作 人员,因为隐患会让其他读者遭遇冤屈,会让其他工作人员在处理问题时陷于被动局面。
3.2.3 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图书馆应该注意在馆内各通道口标明服务指向,在各阅览室入口醒目位置标引指示应清晰明 了,应提醒读者浏览本室的注意事项、学会使用代书板等,读者对各项规定了然于心,就可 以大大减少图书馆工作人员口头引导和解释的工作量,更会大大减少读者有意无意地不良行 为。同时,馆员自己也要起表率作用,尽量保持图书馆环境的安静、整洁和卫生,当读者进 入一个高雅洁净的环境中时,大多会注意自己的举止,自然不会乱扔杂物、随地吐痰等;当 读者在非常安静的阅览室自习时,也决不会有意破坏这种安宁的氛围;当读者看到通过图书 馆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书库里排列整齐的图书、书架时,也不忍心将图书乱插乱放。
4 结束语
图书馆应该正确审视读者的不良现象,①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读者的教育和管理,从 根本上杜绝读者的不良行为。②要改正图书馆工作中不尽完美之处,图书馆的管理漏洞与 读者的不良行为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图书馆应该本着“一切为了读者”的思想,真心诚 意地为读者服务,做好业务工作,提高馆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尽量减少读者的不良 行为,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总之,只要图书馆认真对待读者,热心服务读者 ,从细微处 抓起,注重防微杜渐,培养读者的自觉性,读者的不良行为是完全可以预防和矫正的。
[参考文献]
[1] 陈光华.规范读者不良行为,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J].山东图书馆季刊.2 006,(1):55~57.
[2] 谢明.读者不良行为的图书馆自身原因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 (2):71~73.
[3] 刘晓辉.基于人文关怀的图书馆读者服务[J].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7, (6):43~45.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2021-08-27
- 图书馆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2021-10-31
- 图书馆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2021-11-11
- 论图书馆的竞争情报服务2022-03-08
- 高校图书馆人事改革2022-03-08
- 关于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的分析2022-03-08
- 图书馆;形象设计试论图书馆...2022-03-08
- RFID技术与图书馆2022-03-08
- 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2022-03-08
- 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2022-03-08
- ILAS与读者服务工作2022-03-09
- 图书馆应重视为老年读者群服...2022-03-09
- 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时代特征和...2022-03-10
- 把握读者需求深化冶金企业读...2022-03-11
- 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的创新与改革2022-03-12
- 论如何提高读者对经济新闻的...2022-04-02
- 8篇《读者》卷首语2022-04-21
- 压紧压实高校纪委监督责任,—...2021-08-27
- 高校生社会实践报告2021-08-27
- 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情况汇报2021-10-06
- 涉农高校招生新闻传播策略探讨2021-10-18
- 高校教师优秀个人工作总结2021-10-19
- 高校评估对高校档案工作的影响2021-10-27
- 选拔到农村基层锻炼的高校毕...2021-11-08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讲话稿2021-12-11
- 高校学生会主席先进事迹材料2021-12-13
- 高校建立高校预防和惩治腐败...2021-12-22
- 个人政治生态分析报告最新2021-08-18
- 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分析报告12篇2021-08-19
- 《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2021-08-27
-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成长分析报告2021-08-27
- 公司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2021-08-27
- 人力资源部招聘分析报告2021-08-27
- 市高中教育教学分析会发言稿2021-08-27
-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2021-08-27
- 学校课程达成度分析报告范文2021-08-27
- 电子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分析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