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信访干部心理问题防制与解决措施
发布时间:2022-03-16 15:18:28
浏览数:次
在去年,仅仅两个月,河南省先后有四名信访干部因突发心脏病,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永远的离开了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从这四名信访士部的个人事迹上,我们能看到一心为民,宵衣旰食,是他们身上共同的品质。他们以生命为“答卷”,诠释了信访干部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职责,有效发挥了信访这一中国特色矛盾化解机制的作用。在他们去世之后,一些以前的上访户纷纷赶来吊唁,在信访这个集中了诸多社会矛盾的领域,这样的干群关系,让人艳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信访工作者都有不同程度轻到中度的抑郁症状。其实这并不奇怪,信访工作者经常面对大量的负面信息,且劳动价值未被社会认可,心理压力未能及时疏导,易造成抑郁。所以,信访工作者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信访干部在矛盾凸显的当下起着社会稳定器的重要作用,他们化解矛盾,缓解压力,解决勾通中的堵塞,别让群众上访成了堰塞湖。有时候信访干部面对激动的群众,要若口婆心对其进行教育和政策的宣传引导,稍有不慎,就会激化矛盾,也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这样信访干部时时提心吊胆,如履薄冰,难免会有压力,也会对其情绪和精神造成影响。据了解,多数信访工作者心理压力过大,主要表现为不想吃饭、不想说话、急躁、易怒、感觉压抑、闷闷不乐、失眠等,还有一些信访工作者在工作中容易态度生硬、言语过激。这正是信访干部心中的堰塞湖。
既然信访干部承担着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那么就需要重视信访干部,对信访干部的工作给予认可,别让其产生心里抑郁。其在对群众进行情绪引导和疏导的同时,还需要有人对信访干部进行情绪的缓解和疏导,别让缓解压力成了单向行动,而应该成为双向行动和互动。
一、如何有效缓解信访干部的精神压力
首先是党委和政府要对信访干部从待遇和精神上多给予关注和爱护,不能只让其作工作,不问其身体健康。或者工作上有什么问题,矛盾的原因是什么?要想马儿跑,还需要给马儿加草。要想让信访干部作好社会维稳工作,就要给信访干部增加精神鼓励,缓解其压力,从内心多关怀,多爱护,解决好信访干部的后顾之忧,这样信访干部就会少些压力和负担,多些精神的愉悦和解脱。
其次,社会各方要对信访干部的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其实群众上访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信访干部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访群众的问题,化解矛盾,缓解情绪,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才能不折腾,不懈怠,不动摇。更有利于搞好工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中精力抓工作,也有利于党和政府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干事上,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最后,还需要上访群众对信访干部的理解。信访干部作通了上访群众的工作,那么上访群众的心顺了、理端了、话通了,上访群众的压力就没了,精神解脱了,情绪也好了。当上访群众走出信访室时,对信访干部说声谢谢,道声问候,给句关怀,信访干部心里就会受到莫大的鼓舞和关怀,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付之东流,而是起到了化解作用,调解矛盾的作用,这样信访干部就不会抑郁,压力就会缓解。
二、积极培养良好心态
信访部门的日常工作就是接待信访群众,化解和处理各类矛盾冲突。在当前社会矛盾多发的情况下,信访干部加班加点工作是常态,每天疲惫不堪,深感“累人”;时刻担心群体性事情和个人极端行为的发生,担心出纰漏子出岔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深感“累神”;时常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遭受冷嘲热讽,甚至谩骂攻击,忍辱负重,工作很难开展,深感“累心”。干信访的时间越长,这种“累”的感觉越明显,如夏天的汗水,粘在身上,挥之不去。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生活,消极的、负面的情绪将在我们心中潜滋暗长,严重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消磨我们的意志,危害极大。
面对困境甚至逆境,信访干部想要妥善就对并有所作为,就必须培养良好、健康的心态。
必须培养宽容心。要能够容人、容事、容言、容行、容错,对群众的诉求反映能够不厌其烦、耐心听取;对少数上访人的责难辱骂和过激行为能够谅解;对个别单位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故意刁难,也要忍让、宽容。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而是有原则的坚持,只要我们真正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最终会得到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和艺术。
必须培养进取心。进取心来自责任心、事业心。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改革发展关键期、社会矛盾显现期,信访工作在化解矛盾、构建和谐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信访干部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深情和敏感的洞察力,准确判断和把握信访工作的价值和地位,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培养和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不仅是对党和政府负责、对群众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把职业当成事业,正确对待困难和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才会积极进取,记不气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勤奋、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才会时刻感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主动拉升标杆,增强争先创优意识,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努力适应新情况、新形势,不断创造新业绩。
必须培养平常心。信访部门清贫清苦,无钱无权,很多时候升迁轮不到、经济实惠轮不到,这是现实情况。如果斤斤计较于“名、权、利”,计较于个人的得与失,我们信访干部就永远找不到心理平衡。换一种眼光看问题,结论也会不同。如果我们以事业为重,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解决一个一个信访诉求为快乐,以对弱势群体扶危济困为快乐,以在困境逆境中建功立业为快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就能淡泊名利,甘守清贫,在信访这块天地中真正“苦并快乐着”。
归根到底,信访干部要培养良好、健康的心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老老实实做人,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事业,无愧于人生。
2010年信访干部心理问题防制与解决措施
相关热词搜索: 信访 心理问题 措施 干部 解决
在实际工作中,信访干部在矛盾凸显的当下起着社会稳定器的重要作用,他们化解矛盾,缓解压力,解决勾通中的堵塞,别让群众上访成了堰塞湖。有时候信访干部面对激动的群众,要若口婆心对其进行教育和政策的宣传引导,稍有不慎,就会激化矛盾,也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这样信访干部时时提心吊胆,如履薄冰,难免会有压力,也会对其情绪和精神造成影响。据了解,多数信访工作者心理压力过大,主要表现为不想吃饭、不想说话、急躁、易怒、感觉压抑、闷闷不乐、失眠等,还有一些信访工作者在工作中容易态度生硬、言语过激。这正是信访干部心中的堰塞湖。
既然信访干部承担着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那么就需要重视信访干部,对信访干部的工作给予认可,别让其产生心里抑郁。其在对群众进行情绪引导和疏导的同时,还需要有人对信访干部进行情绪的缓解和疏导,别让缓解压力成了单向行动,而应该成为双向行动和互动。
一、如何有效缓解信访干部的精神压力
首先是党委和政府要对信访干部从待遇和精神上多给予关注和爱护,不能只让其作工作,不问其身体健康。或者工作上有什么问题,矛盾的原因是什么?要想马儿跑,还需要给马儿加草。要想让信访干部作好社会维稳工作,就要给信访干部增加精神鼓励,缓解其压力,从内心多关怀,多爱护,解决好信访干部的后顾之忧,这样信访干部就会少些压力和负担,多些精神的愉悦和解脱。
其次,社会各方要对信访干部的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其实群众上访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信访干部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访群众的问题,化解矛盾,缓解情绪,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才能不折腾,不懈怠,不动摇。更有利于搞好工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中精力抓工作,也有利于党和政府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干事上,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最后,还需要上访群众对信访干部的理解。信访干部作通了上访群众的工作,那么上访群众的心顺了、理端了、话通了,上访群众的压力就没了,精神解脱了,情绪也好了。当上访群众走出信访室时,对信访干部说声谢谢,道声问候,给句关怀,信访干部心里就会受到莫大的鼓舞和关怀,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付之东流,而是起到了化解作用,调解矛盾的作用,这样信访干部就不会抑郁,压力就会缓解。
二、积极培养良好心态
信访部门的日常工作就是接待信访群众,化解和处理各类矛盾冲突。在当前社会矛盾多发的情况下,信访干部加班加点工作是常态,每天疲惫不堪,深感“累人”;时刻担心群体性事情和个人极端行为的发生,担心出纰漏子出岔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深感“累神”;时常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遭受冷嘲热讽,甚至谩骂攻击,忍辱负重,工作很难开展,深感“累心”。干信访的时间越长,这种“累”的感觉越明显,如夏天的汗水,粘在身上,挥之不去。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生活,消极的、负面的情绪将在我们心中潜滋暗长,严重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消磨我们的意志,危害极大。
面对困境甚至逆境,信访干部想要妥善就对并有所作为,就必须培养良好、健康的心态。
必须培养宽容心。要能够容人、容事、容言、容行、容错,对群众的诉求反映能够不厌其烦、耐心听取;对少数上访人的责难辱骂和过激行为能够谅解;对个别单位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故意刁难,也要忍让、宽容。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而是有原则的坚持,只要我们真正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最终会得到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和艺术。
必须培养进取心。进取心来自责任心、事业心。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改革发展关键期、社会矛盾显现期,信访工作在化解矛盾、构建和谐中的作用尤为突出。信访干部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深情和敏感的洞察力,准确判断和把握信访工作的价值和地位,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培养和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不仅是对党和政府负责、对群众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把职业当成事业,正确对待困难和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才会积极进取,记不气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勤奋、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才会时刻感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主动拉升标杆,增强争先创优意识,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努力适应新情况、新形势,不断创造新业绩。
必须培养平常心。信访部门清贫清苦,无钱无权,很多时候升迁轮不到、经济实惠轮不到,这是现实情况。如果斤斤计较于“名、权、利”,计较于个人的得与失,我们信访干部就永远找不到心理平衡。换一种眼光看问题,结论也会不同。如果我们以事业为重,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解决一个一个信访诉求为快乐,以对弱势群体扶危济困为快乐,以在困境逆境中建功立业为快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就能淡泊名利,甘守清贫,在信访这块天地中真正“苦并快乐着”。
归根到底,信访干部要培养良好、健康的心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老老实实做人,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事业,无愧于人生。
2010年信访干部心理问题防制与解决措施
相关热词搜索: 信访 心理问题 措施 干部 解决
热门文章:
- 2024年度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2025-01-12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2
-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及2024...2025-01-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2025-01-11
- 第四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2025-01-11
-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宣传思想...2025-01-10
- 县级领导主题教育专题党课:...2025-01-08
- 在全省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2025-01-08
- 在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建...2025-01-08
- 2024年牛产业工作推进会上汇...2025-01-07
相关文章:
- 基层做好信访工作要点2021-08-27
- 信访稳定工作讲话2021-08-27
- 档案、信访、后勤干部考察报告2021-08-27
- 信访维稳工作表态发言 建党1...2021-08-30
- 乡镇信访工作汇报发言材料范文2021-08-30
- 信访挂职锻炼总结2021-09-08
- 在区信访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词2021-09-09
- 组织系统信访工作总结2021-09-11
- 公司2004信访工作总结2021-09-12
- 信访工作要点2021-09-13
- 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2021-09-14
-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调查与思考2021-09-20
- 党员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2021-10-02
- 关于员工心理问题的探讨2022-01-02
- 青年士兵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2022-04-06
- 提高我校七八年级薄弱学科措...2021-08-27
- 完成镇2008年主要工作预期目...2021-08-27
- 学史明理方面存问题原因措施2021-09-05
- 公司廉政措施2021-09-14
- 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及降损措...2021-09-14
- 县发展计划委员会年度目标措施2021-09-28
- 施工现场交通措施及雨季施工...2021-09-28
- 公司发展措施会议上的讲话2021-10-02
- 2006年度个人安全工作措施2021-10-08
- 医院2006年重点及措施2021-10-21
- 年轻干部座谈会暨干部成长培...2021-08-27
- 青年干部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2021-08-27
- 银行干部考察报告2篇2021-08-27
- 组织科、第一书记干部考察报告2021-08-27
- 军转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2021-08-27
- 全县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发...2021-08-27
- 脚踏实地再创佳绩2020年后备...2021-08-27
- 干部培训班培训学习总结2021-09-03
- 干部管理谈话制度2021-09-08
- 领导干部培训个人学习总结2021-09-10
- 两建一转解决问题阶段学习心得2021-09-10
- 谈谈取消农业税后的主要解决办法2021-09-26
- 解决问题方面2021-09-28
- 自身存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2021-09-28
- 解决问题策略2021-09-28
- 《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1-09-28
- 《解决问题策略(2)》教学设计2021-09-28
-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设计2021-09-28
- 《解决问题策略——转化》教...2021-09-28
-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设计,(2)2021-09-2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