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科技局党支部书记局长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2-03-20 15:17:40 浏览数:
2008年7月22日上午,湖北省35名“农技110”专家在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大厅聚集一起,准备解答国家科技部长万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的电话咨询。**区科技局党支部书记、局长XXX作为省科学技术厅、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特聘的湖北“农技110”首席专家,脸上挂着自信的微笑和这些专家坐在一起。突然,电话铃响了,XXX用稍微颤抖的手拿起话筒:“您好!这里是12396湖北‘三农’服务热线,我是这里的座席专家XXX,请问您有什么事需要咨询的吗?”“我是科技部长万钢,今天我们在北京召开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工作启动会。我代表科技部向你们工作在一线的科技人员表示慰问。”接着,万部长询问12396热线在基层的运行情况,杨学山副部长征求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的意见。XXX汇报的情况和提的建议,受到两位部长和在场专家们的高度评价。XXX与国家部长通电话的事很快在**区传扬开来。其实,在这之前,鄂州市**区的农民朋友们早就知道XXX的名字,都熟悉**区“农技110”信息化系统真诚农民服务的事情。
    XXX年轻时,痴迷于农业科技,曾是名噪全省的“柑桔大王”,1987年2月被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2000年2月,XXX任**区蔬菜局局长后,全身心投入农业结构调整大潮,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同时扩大西瓜种植面积达两万多亩。他主动要求担任西瓜基地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生产、技术服务和销售。为了提高西瓜品质、产量,他多次上门请专家为农民讲课,自己也到田间地头传授西瓜种植技术。西瓜苗刚伸蔓、开花,他就寝食难安,打电话,找熟人,跑关系,扩大西瓜销售市场。他请**籍在外地的水果商回**参观西瓜园,座谈销售经验,签订销售合同。同时,跑遍了武汉市各大农贸市场,与西瓜老板成了朋友。他的手机、住宅电话成了西瓜种植、销售的“110”。2001年7月5日,临江乡临江村收农民的西瓜3万多斤,没按等级要求直接送武昌沙湖市场后熬价,一连熬几天,最后6分钱一斤也没人要,又用车拖回堵在乡政府门口。XXX知道这一情况后,连忙赶到临江乡,把西瓜用车拉到**街,按每斤1角钱上给30多个瓜摊子,临江村农民拿到钱都开心地笑了。2001年,全区产6000万斤西瓜,都销售出去了,没有丢掉一个西瓜。   
    2001年初春,XXX任**区科技局局长,近9年来,他魂牵梦绕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谱写了一篇篇科技为农服务的生动篇章。长期以来,他潜心钻研农业科技,有深厚的农技功底。XXX走马上任第2年,就利用农村推广星火科技工程计划的时机,在全省第一个开通了星火科技12396(简称农技110)信息服务热线和“农技110”服务直通专车,每年为农户提供咨询服务2000多人次。他的手机、住宅电话也成了“农技110”热线电话,全天候开通,热情解答农民咨询的问题。在电话中解答不清楚的问题,他及时拨通省农科院有关专家电话咨询,然后转告农民,有时专程到农民家中或田头地边了解和指导,直到农民满意为止。农民信任XXX,连农妇在家难产、移动通信铁塔安装在农户屋顶上是否有辐射等问题也拨袁局长手机咨询。袁局长的农民朋友越来越多了。他随身带的笔记本、办公桌上放的专用笔记本记满了全区农业专业户、特色种植业带头人的姓名、详细住址、住宅电话和种养殖、加工情况及需要哪种科学技术等。“农技110,一拨就灵”,农民李菊香逢人就说这个句话。**镇廖铭村农民李菊香拨通**区“农技110”电话,询问怎样才能延长桃子采收的寿命期,袁局长接电话后赶到她家桃园察看,手把手教她分期整枝、科学施肥等创新技术,使她家的桃树采收寿命由七八年延长到20多年,单株产量也由原来42公斤提高到65公斤。
    在做好“农技110”热线电话服务和农技直通车服务工作的同时,XXX自筹资金8.3万元建立区政府网站“农技110”网页、手机短信和农户固定电话“三通”网络,纳入**区“农技110”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几年来,**区“农技110”服务体系为农户人均增收350元,成为广大农民的“贴心热线”,成为农民增产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回乡大学生孙正峰,2006年5月在家苦恼时,有乡亲送他一份写有“要想致富找何人,请拨**区农技110”的宣传材料给他看。他眼睛一亮,立即拨通XXX的手机,袁局长热情地约他面谈,谈话时袁局长了解他在大学里学的是畜牧专业,建议他办科技养猪场。两人形成共识后,袁局长又立马帮孙正峰找到孙正峰老表借款20万元,找有关单位租地、跑武汉购电器,不到一个月办起了“利华科技养猪场”,当年11月底出售肉猪收入近10万元。以后,养猪厂又不断扩大规模。同时孙正峰带动农民散户发展生猪生产。孙正峰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学生猪倌,2008年被评为**区“十大杰出青年”。在表彰大会上,孙正峰深情地说,“是**区‘农技110’改变了我的人生!”
    2009年5月初,**区科技局与共青团区委联合举办全区青年科技创业培训班。在培训班上,XXX结识了参训的10名回乡大学生,向他们承若:“大学生回乡创业有困难找**区农技110,保证跟踪服务,直到创业成功!”培训结束后,袁局长通过电话向大学生推荐农业新品种,并为他们购回科技含量高的密本南瓜种,传授他们无公害种植方法。袁局长每次下乡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或农业科技示范户指导、了解情况,都要通知一两名大学生同往,让他们接触实际,增强科技创业的信心。同时,他每个星期都要与10名大学生分别通一次电话,询问他们的创业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区科技局的扶持下,有5名大学生着手创办农业科技园。
    2009年5月中旬,XXX患重感冒,浑身无力,真想停下来休息几天。可是全区唯一的一个农业龙头企业——鄂州市梁子岛水特产工贸公司申报科技项目的事日夜牵挂在他的心头。局里同事看到他病成这样,劝他赶快去医院检查,“是不是甲型H1N1流感”?“别小题大做了,我是搞科技的还不知道自己患的病。”XXX笑着说道。他既不去医院也不休息,硬是边吃药边工作,到那家企业调查论证,审核申报材料,并将文字和电子版的材料上报省科技厅。
    XXX就是这样,忘我地全身心投入到农业科技工作中去,做了很多创新工作,如创办农技示范基地、评选企业科技带头人、农技示范户、组建“农技110”专家团队,争取区政府召开“农技110”工作大会等等。他见荣誉就让,但是有关组织还是多次评他为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区政协委员、省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区“十佳科技工作者”等。农民朋友还特地为他送了一面印着“农民的朋友,致富的金桥”字样的锦旗。 相关热词搜索: 科技局 党支部书记 局长 事迹材料 优秀党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