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李铁民1,李忠昌2,杨喜俊3 (1.梨树县石岭镇农业站;2.梨树县四棵树乡农业站,吉林 梨树 136500;3.四平农业工程学校,吉林 四平 136001) 摘要:四平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农技推广工作取得的成就,当前农技推广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对今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把广大科技工作者从经营服务中解脱出来,正确处理好经营和推广服务的关系,以此来推进我市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技术服务;发展现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47-2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各级农技推广机构逐渐建立,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投入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全市农技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技推广工作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农技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高产优质品种全面应用,农发科学种田水平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建立了一支多层次的农技推广队伍,科技队伍的整体实力不断加强 我市高度重视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工作,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整体实力得到了加强,特别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尤为突出。20世纪80年代,我市每个县只有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站,进入90年代后又先后成立了植保站、检疫站和药检站,数量由80年代的6个逐渐发展到13个。目前,全市已建立了市、县、乡(镇)三级推广机构并存的体系模式。截止到2009年底,全市共建立市、县、乡(镇)三级农技推广组织机构68个,其中市级站2个,县级站13个,乡镇级53个。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系统现有科技人员997人,占人员总数的78.8%。这些科技工作者为全市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2 科技创新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在作物栽培上先后推广了玉米旱作节水栽培技术、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水稻抛秧、旱育稀植、大豆节本增效、抗旱播种、免耕栽培、地膜覆盖、机械化深耕深松等10多项重大技术。 农技推广部门通过实施“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通过科技创新与先进技术成果的示范应用,为全市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 当前农技推广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 2.1 财政投入不足,阻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发展 近几年国家、省在农业项目上都给予了一定的投入,办公场所和办公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信息通迅网络化。但市级站和乡级站由于投入不足,一直被“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所困扰。而近些年由于种子、化肥市场的开放,乡镇站的经营形势普遍不景气,致使多数乡镇站也处于瘫痪状态。 乡镇站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近几年由于种子、化肥市场的开放,农业站的经营形势普遍不好,有的乡镇农业站由于经营不善造成债务累累;二是由于乡镇合并,部分被撤并的乡镇其资产和人员已流失,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极其不利;三是受经费的限制,科技人员待遇低,迫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产生重经营轻推广的现象。四是乡镇农业站的管理权限的归属不断发生改变。自2000年开始,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全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陆续下放到乡镇,其人事权、财权、物权由地方乡镇政府管理。2006年国家按照有关规定,基层农业站又由乡镇和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双重管理,经过几上几下的反复,原来基层站的人员及办公场所发生了流失,财产和设施已经所剩无几,农技推广人员被安排到其他一些行业工作,致使有些农技推广网络被中断,严重阻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2 科技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2.3 科技人员素质低,适应不了新时期农业发展需要 由于近些年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受编制的限制,新生力量充实不进来,而原有的科技人员因没有事业经费,长期得不到正规技术培训和学习,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水平陈旧老化,指导服务不到位,很难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需求。 2.4 农技推广部门没有试验基地,使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我市农推广部门没有试验基地,这样给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有些新的项目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应用。 3 对今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1 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培养,构建一支强有力的农技推广网络 鼓励一部分农业科技人员走出机关,积极投身农技推广事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术培训,要给科技人员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科技人员本身的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本领。 3.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大对农技推广部门稳定的财政投入,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保证各级农技推广有一定的实验基地和经费,才能真正把农业的新技术、新成果直接地展示给农民,使新品种、新技术和农民实现了“零距离”接触,为新农村建设培育大批新型农民,促进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职能作用。 3.3 加强农技推广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人员的服务本领 通过加强农技推广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技部门的推广能力,拓宽服务范围和领域。一是要加强办公、信息类设施建设,配备现代办公设施,提高服务本领;其次是加强检测、化验等仪器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4 要进一步加强科技示范场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 市、县、乡、村要分别建立各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场,使农民对各项技术实施效果一目了然,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 3.5 注意发掘和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 加强对科技示范户、农业龙头企业骨干的职业技术培训,致力提高他们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发挥其示范引路作用。 3.6 要明确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正确处理好推广与经营的关系 由于近些年受经费的限制,乡镇农业站的超编人员工资及一些业务费无法解决,大多数乡站的工作重点是以经营服务为主,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抓推广工作。所以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把广大科技工作者从经营服务中解脱出来,正确处理好经营和推广服务的关系,以此来推进我市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李铁民(1964-),男,吉林梨树人,就职于梨树县石岭镇农业站,研究方向:农业技术。 相关热词搜索: 技术推广 对策 现状及 农业 发展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