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汇报 >

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2-10-30 19:40:12 浏览数:

[摘要]凯兴斯泰纳是德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改革家,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倡导劳作教育,在理

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探索。他的劳作教育思想对之后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马立志(1968-),男,河北安国人,保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史;李红梅(1971-),女,河北保定人,保

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史。(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G71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75-02

乔治·凯兴斯泰纳(1854~1932),德国教育史上一位著名的

教育理论家、教育改革家,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还

是欧美教育史上倡导国民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世纪

20世纪初,他悉心研究和推行国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理论,改

革当时的国民学校和补习学校,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上都进

行了有益的探索,他所做的努力不仅对德国,对世界其他许多国

家的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凯兴斯泰纳在继承了前人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提出了劳作教育思想,不仅

推动了当时德国的教育发展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对西方其

他许多国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也

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大职业教育观”的重要意义

本文认为,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义主要在于它树立了一种“大职业教育观”,把职业教育的重要

性提升到国家需要和个人成长需求的高度。大职业教育观认

为:继续教育学校和高年级学校)的

“公立学校(包括国民学校、

首要和最紧迫任务就是发展职业教育,或者说是就业前的准备

教育。”①将职业教育视为国民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凯兴斯泰纳

教育思想体系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普

通教育目的主要在于完成对学生伦理知识获得,而职业道德观

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准备,为将来在社会生活中立足

打下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将来能成功从事一种职业,首先应该

明确的是,或者他根

“一个在国家这样的机构中不起作用的人,

本承担不了直接或间接对实现国家目标有利的任意一项工作,

那他就不可能是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对国家有用的公民”。②基于

此,凯兴斯泰纳提出了“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

的主张,将职业教育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德国职业教

育有了大的发展,也建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1.不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指明了

普通教育的改革方向。“大职业教育观”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需

要出发,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强调在普通教育中也应十

分注意贯彻劳作教育的原则,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劳作课,鼓励

学校让学生活动起来。同时,要求其他学科也要尽量体现劳作

课的精神,安排学生乐于参与的也适应他们学年特点的各种活

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既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技能,还能使性格得

到陶冶。不仅如此,劳作教育的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细心谨慎、准

确无误的作风以及认真求实的习惯,能唤起学生真正的劳动热

情,在了解自己的职责、国家的任务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意

志品格。

2.大职业教育观强调在理论学科中要加强实践技能与创造

性思维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大职业教育观在研究了

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的基础上,从生活需要和职业需

要两方面出发,以活动为纽带组织教学,因为在凯兴斯泰纳看

来,如果它的获得不是通过使学生解决实践或脑力

“任何知识,

劳动中出现的问题,如果这种知识的获得不是来自学生的内在

需求,那么,他同涂在玻璃板上的沥青一样,不会在头脑中久

留”。③认为“只有当学生在心理功能结构上,就其思维能力所允

许的范围内有不断求得思想上进的动向时,真正的学习才算开

始。认为这种学习是学生的一笔财富,这种财富对于学生来说,

不仅能成为一种教育工具,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逻辑思维

的习惯、形成所必要的判断力”。④

3.大职业教育观关注学生内在价值的实现,加强职业道德

观念教育。凯兴斯泰纳说尽管我们积极倡导职业教育,但并没

有将“劳作学校”办成单纯的职业技能培训所,而把它们改造成

为培养国家有用公民的基地。他明确指出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社

会视野来看职业教育,从促进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理

解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在培养目标上,凯兴斯泰纳明确指

出要注重完善学生内心的“人格价值”,促进团队协作精神等职

业道德养成。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社会各生产领域不

仅要求从业人员有熟练的技能,还需要有善于协作、甘于奉献的

职业道德精神,所以各级学校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时,尤其是在

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价值观

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敬业合作的品质。

二、劳作教育思想对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贡献

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思想及在此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系

列教学改革试验,对世界各国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

面,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强调

实践环节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已成为当今社会职业教

育改革的趋势。无论是加拿大职业教育所提倡的“能力本位教

育理论”,还是我国教育改革中所积极倡导的实践教学,都体现

出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职业教育改革中所发挥

巨大的作用。

1.加拿大的“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加拿大“以能力为本位

的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CBE)要求受教育者在

学校学习期间就必须具备某个职业所要求的实际工作能力,而

且,把是否具备这种能力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乃至学校办学质

量的标准。该理论认为,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首先要对各

岗位要求进行系统分析,组成一系列教学单元模块,每一职业一

般分解为

8~12项综合能力,每项综合能力又分解成

6~30个专

项能力。在对所有专项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设

计出若干课程,并按课程类别和相关性设计若干“学习包”(即学

生学习指南)。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自学和自我评价,侧重实践环

节,强调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与考核。教师在教学中起指导

者、管理者、促进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为学生提供

学习资料,对学生进行考评。下面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例来说明

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雷克兰地农学院开设了一门“学生管理

农场”(Student

Manage

Farm,SMF)课程,此课程具体内容包括

以下几点。(1)课程开设目的有四个。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

过的和正在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通过

评估商业活动的成效,提高决策能力;学会在合作共事时(小组

作出决定时),理解和尊重其他成员的意见。(2)课程学习周期为

2年,第一年主要学习理论课程,农场运作及管理工作实践都安

排在第

2年。每个

SMF课程周期共有

20个学生参加,这

20个学

生共同经营管理

720英亩的学校农场。农场大致分

5个区,种

4~5种作物,每一年种什么,种多少,到哪里买种子、买化肥、卖

粮食,进行期货交易还是现货交易等问题都由学生自己决定。

20个学生分成

4个组:生产组、财务组、市场组和人力资源组,每

组选一个组长,每个组每星期要召开一次商务会议(business

meeting),集体讨论有关事宜,形成一份商务报告(business

re.

port)。指导教师参与全过程,但他只听,一般不发言,除非学生

所作的决定具有极大的危险性时才做必要的指正。一个生产周

期结束后,SMF课程也就随之结束了。(3)考试方法。每个学生

都有一个

SMF课程学习评估表,分优秀、一般、不及格三个等

级,由三位指导教师共同考核,最终签字生效。考核的根据有:

每个学生每星期上交的工作时间表;学生在农场的实际劳动情

况,如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收获后的油菜子堆放

合不合规格以及最终的商业表现,即能否赚钱等方面。SMF课

程对指导教师、小组长和组员也都分别制定了职责条例。⑤“学

生管理农场”教育模式的开发与执行都是以凯兴斯泰纳的劳作

教育思想为基础。

2.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笔者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

在工作实践中,也一直在运用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思想对职

业教育进行改革,努力进行实践探索。我所在学校举办的旅游

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学制为三年。学生先在校经过一年半的

理论学习,然后到酒店或旅行社实习一年(这些酒店和旅行社都

是经过学校认定为合格并签订协议的实习基地),再回学校进行

半年的理论提高学习。在校进行前期理论学习期间,学校给学

生提供各种模拟室,如酒吧模拟室、西餐模拟室、中餐模拟室、前

台模拟室、客房模拟室、多功能厅模拟室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小

组,让学生在模拟室中进行操作,并将模拟室办成真实情景,由

学生进行经营,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价。学校还

开办了商务模拟室,作为大学生创业中心,由商务管理专业的学

生和营销策划专业的学生共同开办,进行真实情景的运营,与现

实社会结合,旨在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目前,学生经营的餐

厅、学生自己开办的旅行社,都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在这样

的实践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得到普遍提高。发展职

业教育已经成为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教育工作

的战略重点,国务院要求学校“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

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

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

材建设”。⑥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

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

2000个专

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

地。”⑦同时,学校还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

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⑧

这些都将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些举措反

映出的课程观和教学观与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思想也都是紧

密联系的,具体到学校改革方面,就包括重视实践教学、重视设

备配置、重视师资水平的提高等方面。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性教学,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

重要保证。同时,在重点专业领域要建成一批条件较好、专业种

类齐全、适应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的配置

要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以通用实用为原则,重点解决好

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等问题,为学生提供时间足够的高质量

实际动手训练机会。⑨对职业教育来说,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

素还包括师资水平。

“要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和师德建设为

重点,加快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⑩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理

论水平,又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既要精通本专业的理论与实

践,又要对相关专业有较广泛的认识;既要熟悉学术教育的方

式、规律,又要懂得职业教育的特点。这些要求和做法也都与凯

兴斯泰纳对劳作学校建设改革的观点不谋而合。

[注释]

①②③④(德)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M].郑惠卿,译.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2003:19,15,58,58.

⑤杨国祥,丁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6:59.

⑥⑦⑧教育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文

件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3.

⑨⑩黄尧.21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50,250.

相关热词搜索: 劳作 现实意义 思想 教育 凯兴斯泰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