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产品设计中符号元素表现分析论文&产品设计纤维艺术思考

发布时间:2021-08-27 18:45:45 浏览数:

 产品设计中符号元素表现分析论文

  [摘要]符号学是交流的一种理论方法,它的目的是建立广泛可应用的交流规则。本文把产品作为一个符号系统,从符号学基本原理出发,研究符号的认知、传达及设计符号的特点,进而探讨符号学在产品设计及品牌创建中的意义及应用。

 [关键词]符号学产品设计 一、符号学 人通过处理符号来交流信息、采取行动,研究这些符号的学说叫符号学。符号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各种传播模式的符号语义学特性。符号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向人们传达某种意义。符号学主要包括信息符号、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符号学成为一门学科由两个人来完成,一个是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一个是美国的皮尔斯。同时也就有了欧式符号学和美式符号学之分。

 符号的起源是劳动。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有了实用和审美两种需求,并且已经开始从事原始的设计活动,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符号行为丰富着生活。我们祖先所创造的结绳记事到歌舞图腾,都是维护社会传统秩序的信息符号。

 二、产品符号 任何符号都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二者互相

 依存,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缺一不可。构成符号的色彩、线条或声响,是符号的外在形式,是我们感知符号的前提。现代社会,产品已远远超出了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和具有价值的商品的概念,它是企业和消费者沟通的桥梁。设计师作为产品的创造者,符号的编辑者,信息的传送者,他们通过块面的结合、线条的变化、材质的搭配、色彩等人为直接感知的形式要素的运用乃至整体的空间构成,用特有的符号组合向人们传递各种感性和理性的信息,从而使得产品成为满载信息的传达载体。随着设计的发展,未来的设计越来越多地考虑语义的附加值,因为随着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变,社会由物质文明向非物质文明的转变,今后的设计将更加重视看不见的东西,更加重视关系的再发现,方法的追忆与内心的反响。这样,才能真正产生共鸣的、容易理解的、容易操作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友好设计。

 三、消费符号 不同消费阶层的客观存在产生消费符号的多样化,在这里把这种基于消费群不同而形成不同需求的产品设计特征,统称为消费符号。由于对物质占有量的不同,消费符号形成了金字塔形式的阶梯式划分。靠向金字塔顶端的人群,其消费特征是追求个性化,追求个人身份的标识和尊崇。相对的,对那些不具备过多物质支配权的人来讲,实现个性化要付出的超量价值,是他们所无法承受的,他们在产品身上所追求

 的最大要素还是使用价值。坚固耐用,物美价廉是他们所关心的。效仿比自己高的目标的生活、工作、言语、举止、衣着,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消费符号存在一定的辐射性特点。

 四、产品设计符号的特性 符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中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化手段,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和代码系统。产品设计中的符号特性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点:认知性、普遍性、约束性和独特性。

 产品所负载的信息与产品造型本身是合而为一的,即产品所要表述的正是产品自身。因此产品通过符号的表达能够起到“自我说明”的作用,甚至可以表达一定的感情。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任何信息的传播都必须遵循统一的代码系统,即传讯者到接受者共同约定的编、解码方式。产品具备两种符号特征:一是表达产品自身功能的符号;二是体现使用者精神需求和象征消费文化的符号。产品形态符号正是利用人特有的感知力,通过类比、隐喻、象征等手法来描述产品,使产品的使用者在其引导下能按照符号编制者的意图做出反应,正确使用产品,通过使用与反馈使设计者对形态语言的运用和把握更为准确,逐步使产品成为一个有机的综合符号系统。

 五、产品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

 早在1950年,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就提出了设计记号论,设计师和学者不断地坚持和发展这一理论。1960 年代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就探讨过符号学的应用。后来德国的朗诺何夫妇(HelgaJuegen,HansJuegenLannoch)、美国的克里本多夫(KlausKrippendorff)明确提出了产品符号学。产品符号学提出了新的设计思想,目的是使产品和机器设计适应人的视觉理解和操作过程。在产品设计的符号学具体应用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符号的含义、符号的选择,要按照设计符号的特性,符号系统的量、质的双重特点进行把握。在符号的组合上,也要注意符号系统的整体性,主调应该突出,而不应该是符号的各自为阵、简单堆加。

 2.要注意符号传达的双向性,即产品不只是单向传达的被设计物体,还承担着向使用者进行信息反馈的任务。要通过某种特定的手段使产品的符号传播成为一个双向交流沟通的过程。设计师与消费者以产品符号为媒介进行交流。只有这样,符号系统传达的信息才能为消费者了解或部分了解,从而减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认知差异,提高产品设计的成功率。

 3.要注意产品符号对人的心理及情感的影响。随着社会产品的富足和主体精神的重现,人们在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开始向社交、自尊、发展的精神需求转变,努

 力追求完美无缺的精神享受和心理满足。内隐的情感,感性的需要,日益成为生活的主题。因此设计符合现代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的感性符号、感性产品已尤为重要。

 4.现代产品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全方位意义的概念,产品符号系统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自身,还涉及产品包装、广告、展示等设计要素,这就要求人们注意品牌产品一致性的塑造。在认知运作中,利用连续的事件来促使消费者不断强化关于品牌产品的某些符号属性和感觉,从而产生某种熟识和经验,将有助于消费者迅速而正确的理解品牌产品所传达的完整信息。产品设计要利用符号系统的持续一致来传递、强化品牌含义。这对消费者的分析、选择乃至产生购买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公务员之家 六、结束语 本文归纳了符号学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主张在产品设计中应按照符号传达的特点,把产品作为一个整体的符号系统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才能使所设计的产品真正做到好用、易用,从而满足不同消费阶层的需要,成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张宪荣:设计符号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产品设计纤维艺术思考

 摘要:鉴于我国高校纤维艺术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本文从产品设计专业出发,重点阐述纤维艺术的构思和创意两个方面,通过分析纤维艺术的思路来源,把握纤维艺术的创作原则,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纤维艺术创作。

 关键词:产品设计;纤维艺术;构思;创意 纤维艺术就是将生活中的纤维材料,运用艺术的手法进行创作。国内高校的纤维艺术教育往往停留在平面编织和纯艺术的表现形式,很少将其跟产品设计挂钩起来。因此,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纤维艺术设计该如何构思创意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好的想法是艺术创作的伊始,纤维艺术构思创意不是随意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创作原则。

 1 产品设计专业之纤维艺术设 计的思路来源首先,大自然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来源。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源于自然,它是人们创造美的源泉。从山川到河流、从日月到星辰、从阳光到雨露......大自然赋予的一切无不让人惊叹。我们应该用独特的眼光从幻化万千的大自然中捕捉灵感,经过一定的分析、概括、想象等后转化为纤维艺术作品的基本元素。我们将生活中最平常的物象赋予自身的情感表达,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只要用心观察和思考,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将

 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转化为纤维艺术的创作题材,使生活中积累的点滴经验转化为理想中的纤维艺术形式,整个过程更是创作者情感体验的一次升华。其次,广泛收集纤维材料,适时开展市场调研,对纤维产品进行梳理,从中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最终获得灵感。纤维的种类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其中天然纤维主要有棉、毛、蚕丝、石棉,毛类纤维又分羊毛、骆驼毛、兔毛、牛毛等。品种不同性质也不相同,如绵羊毛细柔、光泽度好、缩绒性强、在羊毛中堪称最佳,而牛毛比较粗硬、可纺性较差,多用于毛毡或是与羊毛混用。我们应该多多了解材料的特性,根据自己将要设计的产品来选择材料,真正做到因材施艺。再次,在民族传统文化中获取纤维艺术的构思创意。中华民族拥有璀璨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不仅是我国宝贵的财富,而且是世界文化史上一朵奇葩。经过几千年的锤炼和沉淀,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愈发显现出独有的魅力。中国的纤维艺术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民族文化的深厚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应该深入挖掘民族元素,将之运用到纤维艺术中来进行创新。

 2 产品设计专业之纤维艺术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首先,纤维艺术最直观的表现语言是图形,好的图形创意是纤维产品制作的开始。纤维艺术的图形创意区别于绘画,有其特殊性。这是基于它所用的材料和编织的技法所决定的。

 它是两者综合而成的产物。材料和技法不同,纤维艺术作品的风格也会不同。当然,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精神面貌、审美内涵等内在潜质也会融入到作品风格中。在纤维艺术的最初阶段,画家和工匠们为了追求画面错综复杂的色彩层次、人物和景物的关系,一味地追求还原物象。为了表现物象的微妙变化,强调过渡效果尽善尽美。包豪斯设计学院主张的抽象主义和构成主义,掀起了一场现代设计的思潮。纤维艺术不再着重表现客观物象,而是将其变成符号化的图形。抽象的图形风格虽然背离了传统的具象风格,但是作为纤维艺术的表现语言,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念。可以以自然形态为参照,在抓住其主要特征的前提下,经过夸张、减少、添加等提炼而成,用最简洁、最适合的形象特征进行表现。抑或以点、线、面等元素构成,看似简单却不是无中生有,它是人们经验积累的结果。其次,要做好纤维艺术产品设计,应充分把握因材施艺的创作原则。《考工记》就材料和设计的关系做了最早的阐述,为我们点亮了指明灯。我们在做纤维艺术产品时,往往是先设计图形,后选择适合表现该图形的材料进行制作,胸有成竹方能保证成品的效果。当然,不排除有人先获得某种材料,然后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与之匹配的图形。不管是何种方式,只有充分考虑材料的特性,才能将之更好地表现出来。再次,纤维艺术设计与产品的关系。纤维艺术制作方式分手工和机织,产品涵盖面广,包括地毯、

 挂毯、毛毡等毛线制品,也包括抱枕、靠垫、衣服等纺织品,玩具及软装用品等。近年来,文创纤维产品开始大量涌现,成为了时下纤维艺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我们应该充分把握纤维艺术与产品设计的关系,设计出审美与实用兼具的纤维艺术产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每天面对太多的冷漠和坚硬的物体,纤维将作为一种调节人与环境之间情感的媒介,以全新的视觉形式和强烈的现代感回归人们的视野。最后,形式美法则在纤维艺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学生们虽然在基础课学过形式美法则,但在纤维艺术创作过程中容易忽略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形式美法则贯穿课堂,因为它能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敏感度,指导学生更好地创造美的事物,达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由于纤维材料无规则、有些凌乱,这就需要创作者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赋予其一定的寓意和内涵,才能唤起人们心底的共鸣。现代纤维艺术正在蓬勃发展,开始迈向一个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纤维艺术产品极富个性的魅力是其他艺术无与伦比的,这种美是由其材料、色彩、形态、肌理等要素决定的。在高校中发展纤维艺术产品设计,不仅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艺术化,而且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刘力承.纤维艺术与现代建筑装饰[J].《装饰》第 111

 期.2002. [2]施慧,黄燕.纤维与软材料造型基础[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

相关热词搜索: 产品设计 符号 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