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预成纤维桩有效性和安全性
口腔修复预成纤维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摘要】目的观察预成纤维桩用于口腔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2 月-2019 年 4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行口腔修复治疗牙齿损坏的患者 94 例,按照所用修复材料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47 例。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试验组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比较 2 组修复效果、咀嚼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修复总有效率为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78.72%(χ2=11.191,P<0.01);治疗后,2 组咀嚼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6.38%,低于对照组的 29.79%(χ2=8.689,P<0.01)。结论预成纤维桩用于口腔修复的效果显著,可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且安全性高,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修复;预成纤维桩;可塑纤维桩;有效性;安全性 口腔修复是临床上治疗牙齿损坏的有效方法,而不同修复材料的效果与安全性有所不同,因此笔者开展对比研究以观察不同修复材料的具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行口腔修复治疗牙齿损坏的患者 94 例,均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按照所用修复材料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47 例。对照组男 24 例,女 23 例;年龄 23~68(45.24±7.17)岁。试验组男 25 例,女 22例;年龄 25~68(45.79±7.33)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常规预备根管与处理根面,制作与患者相符的并计算根道长度,制作比根道长 5mm 的可塑纤维材料放进根道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纤维桩的位置,使用光固化成型(时间约 40s),其后进行预备、修复等工作。试验组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制作根管并使其根尖留有 4mm 位置以进行填充,该部位通常在牙齿根长度 1/3~1/2 位置,无需对倒凹部分进行清除,牙本质保留 1mm左右,测量冠核的程度使其可以达到纤维桩的 30%,对其进行标记后切割与吹干。在完成酸蚀后,操作于齿尖清除多余的化学物质并涂抹上黏结药物,进行弯沉光固化,将其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并修复其形态,满意后进行预备、修复等工作。
1.3 观察指标及修复效果评价标准 [1](1)治疗结束后,随访 3 个月,比较 2 组修复效果。显效:患者牙齿十分吻合,牙合合时无任何不适感,且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的牙齿吻合情况良好,牙合合时有不适感但较为轻微,咀嚼功能显著改善;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牙齿不吻合,牙合合时有强烈不适感,咀嚼功能未恢复。修复总有效率=(显效+改善)/总例数×100%。(2)咀嚼功能评分:根据调查问卷[2]评价 2 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共计 100 分,包括牙合合、疼痛、进食情况等内容,评分越高则说明咀嚼功能越好。(3)安全性:记录随访期间 2 组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包括桩核松动、牙根断裂、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 x 珋±s表示,组间比较分别应用 χ2 检验和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修复效果比较 试验组修复总有效率为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91,P<0.01)。见表 1。
2.2 咀嚼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2 组咀嚼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咀嚼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
2.3 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6.38%,低于对照组的 2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89,P<0.01)。见表 3。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口腔健康,每年进入医院接受治疗与诊断的口腔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其中部分疾病会导致患者的牙齿发生损坏,如龋齿等,不仅影响到患者外观,同时还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导致患者正常进食受到影响,不利于其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上对于牙齿损坏多采用口腔修复进行治疗,而修复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对修复效果影响较大,以往多采用金属桩材料但效果不佳,易出现脱落、折断等情况。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出现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口腔疾病的治疗中,这 2 种该材料更加柔软,可更好地融合于患者的口腔部位,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同时其耐磨性与耐腐蚀性极佳。相关研究表明,与可塑纤维桩相比,预成纤维桩的弹性更佳,不易发生折断等情况,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且患者治疗后出现疼痛、牙根断裂等
并发症发生率低,进而减少了因并发症而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发生[3]。本结果显示,试验组修复总有效率为 100.00%,高于对照组的 78.72%,与赵海英[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具有极高的有效性;治疗后,2 组咀嚼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与赵萍等[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可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结果还显示,试验组并发症(桩核松动、牙根断裂、疼痛)总发生率为 6.38%,低于对照组的 29.79%,与肖力源等[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综上所述,预成纤维桩用于口腔修复的效果显著,可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且安全性高,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滕海燕.对比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6):118. [2]刘建设,陈卫民.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35(5):297-299. [3]温利霞.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5):83-84. [4]赵海英.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9,5(11):115-116. [5]赵萍,刘子琦.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2):142-144. [6]肖力源,黄文娅.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效果[J].系统医学,2018,3(19):150-153.
相关热词搜索: 安全性 口腔 修复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用于工业机器设计的安全性分...2021-09-24
- 汽车座椅舒适度及安全性研究2022-03-14
- 应用雷达系统对于提高汽车安...2022-10-21
- 口腔医学本科选修课体系建设...2021-08-27
- 口腔信息化推广中三维动画应用2021-08-27
- 口腔正畸患者心理变化治疗影...2021-08-27
- 口腔清洁具体方法是什么?2021-09-28
- 2021口腔科个人述职报告范文2021-10-10
- 口腔科医生个人年终工作总结...2021-10-11
- 口腔科医生述职报告范文2021-10-19
- 口腔科年度工作计划20222021-10-31
- 口腔科爱牙日活动小结2021-11-14
- 多媒体技术在口腔科学教学中...2022-10-23
- XX省净化修复政治生态自查情...2021-08-27
- 城市水环境的营造与修复(刘...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