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高铁交通枢纽综合管理,综合养护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发布时间:2021-08-27 22:00:17 浏览数:

 ××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名称 高铁交通枢纽综合管理

 第3部分:综合养护 任务来源 (项目计划号)

 负责起草单位

 单位地址

 参与起草单位

 表1 标准起草人(全部起草人,应与标准文本前言中起草人排序一致)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务 职称 电话 1

  副区长

  2

  副主任 (主持工作)

  3

  副主任

  4

  总经理

  5

  主任

  6

  副主任

  7

  副主任

  8

  办公室主任

  9

  副总经理

  10

  高铁南站 项目负责人

  11

  高铁南站 项目负责人

  12

  高铁南站 项目负责人

  13

  高铁南站 项目副经理

  编制情况

 1、编制过程简介 20××年 9 月 27 日,收到《关于下达 20××年第一批××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后,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成员有综管办负责人、管护中心负责人、各养护单位负责人等。

 标准起草过程:标准编制工作组在明确任务分工后,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养护标准,结合××南站近 5 年来综合养护管理经验,分类定标、系统梳理,同时借鉴省内外其他高跌站养护经验,编制完成了标准初稿。20××年 4 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多次组织各参与起草单位专家、专业人员召开标准研讨会,提出地标修改的建议和意见,并经反复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必要性:

 目前省内很多高铁站依旧采用单一的养护模式,参与养护单位较多,人员构成复杂,设备种类繁多,协调管理难度大,相互交叉的多头养护一方面极易因为权责不明、养护界面模糊造成推诿扯皮,响应迟钝,无法满足高速、高效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多家养护单位的参与,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及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管理,极易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同时使得业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成本去做好日常管理,不利于高效运转。因此,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综合养护技术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意义:

 第一,推行综合养护,有利于把养护工作的目标、要求、方法和过程用定量、统一、规范的标准确定下来,保持养护标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全面提高养护质量。

 第二,推行综合养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铁站区设施设备养护标准化、精细化水平,完成设施设备运营服务质量指标,满足旅客的多元化的需求。

 第三,推行综合养护,有利于统筹多区域、多专业、多工种之间协调配合,杜绝责任盲区和推诿扯皮现象,理顺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合力,做到同步化、一体化、标准化、高效化。

 第四,推行综合养护,有利于节约管理方的管理成本,更能充分发挥人员、机械、设备、技术等资源方面的共享优势。

 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的制定工作遵循“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的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遵循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并结合××南站综合养护多年管理经验,规范了高铁交通枢纽区域综合养护各项管理要求,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协调一致,没有冲突。

 本标准制定的依据如下: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201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 51038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1680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GB 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 51260

 环境卫生技术规范 GB/T 31094

 防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31832

 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 GB/T 18247.3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第3部分:盆栽观叶植物 CJJ 6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CJJ 3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 68

 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J 99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CJJ/T 10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

  CJJ/T 108

 城市道路除雪作业技术规程 CJJ/T 126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评价标准 CJ/T 127

 压缩式垃圾车 CJJ/T 156

 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标准 CJJ/T 287

 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JGJ 11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T 29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JTG H12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T D70/2-02-2014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 JTG/T H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T 609

 公路隧道照明灯具 CB 4286

 高空作业车安全技术要求 DB34/T 3084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服务规范 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详细说明)

 1、关于标准的结构体系 标准的概要要素、基本要素、一般要素按照《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进行编写。其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物业服务、机电设备、市政养护、园林绿化、环卫保洁、人员管理、巡查管理、安全管理、应急保障、档案管理、服务评价组成。

 其中“物业服务”、“机电设备”、“市政养护”、“园林绿化”、“环卫保洁”是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2、标准主要条款说明 2.1 适用范围 适用于××省内高铁交通枢纽区域内市政、绿化、环卫、物业、机电等设备设施的综合养护,对于未完全推行综合养护或多家企业共同承担养护工作的高铁枢纽科参照采用本标准。

 2.2 物业服务 主要规定了与物业服务相关的工程管理、安保管理、保洁管理、商业管理、停车场(库)管理的基本管理要求。

 工程管理中对高铁综合交通枢纽管理中所涉及的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梯设备、附属设施的日常养护内容及注意事项作了规定。

 安保管理主要从巡查管理、消防管理、突发事件处置三方面阐述了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安全保障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要求。

 保洁管理主要针对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室内、室外、卫生间三个区域保洁内容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并结合高铁运营实际,针对性的给出了保洁工作注意事项。

 商业管理主要对高铁站内招商工作所涉及到的招商管理和运营管理相关要求、职责作了规定。

 停车场(库)管理从运营管理、巡查管理、维护管理、安全管理、异常处置等方面对停车场日常运营管理工作进行了技术及内容规定。

 2.3 机电设备 主要规定了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养护管理、器件及备件管理、系统设备大中修及更新改造四方面的技术要求。

 2.4 市政养护 主要规定了道路设施、桥梁设施、排水设施、路灯灯饰、行车隧道养护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道路设施的养护包含沥青路面、混凝土路面、铺装人行道、各类指示牌、护栏、标线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巡查及养护要求,养护需遵循的规范。

 桥梁设施的养护包含的桥面铺装、泄水孔、伸缩缝、路灯基座、扶手栏杆、声屏障、防撞桶及弹力柱等其他附属设施等巡查及养护要求,应急天气需要养护需遵循的规范。

 排水设施养护包含的雨污水管道、检查井、雨水篦、排水口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巡查及养护要求,养护需遵循的规范。

 路灯灯饰养护包含路灯、高杆灯、灯带、护栏灯、洗墙灯、投光灯、及供配电系统包含的配电柜、控制终端、高压变电房等其他附属设施等巡查及养护要求,养护需遵循的规范。

 行车隧道养护包含隧道照明系统、隧道通风系统、隧道消防系统、隧道供配电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隧道设备清洁、专项检查测试及交通保障等其他附属设施等巡查及养护要求,养护需遵循的规范。

 2.5 园林绿化 主要规定了站前广场植物景观、出站大厅室内植物、立体绿化植物、城市道路植物、高架道路植物养护内容、养护效果及注意事项。站前广场植物景观与出站大厅室内植物养护应充分考虑高铁站实际,补植应及时,植株存活率高,病虫害危害低。立体绿化植物养护明确了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景观绿雕的养护内容及注意事项。城市道路植物养护标准应与站前广场植物景观养护标准保持一致。高架道路植物养护作业时,要注重作业人员人身安全,作业完成后,必须立即清理现场,保证道路通行的安全。

 2.6 环卫保洁 主要规定了与高铁交通枢纽核心区内的道路保洁、附属设施保洁、垃圾收集与运输、垃圾分类的相关技术要求。道路保洁中对城市道路感官质量要求进行了规定,并以表格的形式明确了站区道路机械清扫频率标准、路面废弃物控制指标及响应处置时限标准。附属设施保洁主要针对垃圾桶、公交车站、路名牌等附属设施的保洁提出要求。高铁交通枢纽的垃圾管理,应做到垃圾分类,并对收集、运输等过程进行监管,同时要综合考虑高铁站运行实际,合理选择作业时间。

 2.7 人员管理

  主要对实施综合养护从业人员的基本条件、管理要求、培训要求等做了规定。

 2.8 巡查管理 巡查对养护设施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章是对所有巡查工作的一个普遍性规定,主要明确巡查对象、人员、范围、方式、避险等的内容。巡查中巡查人员应做好防护,并做好巡查记 录,对巡查与监测中发现的设备设施故障和问题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遇着火、漏电、非法入侵等紧急情况时,应按规定程序及时上报。

 2.9 安全管理 主要规定了安全管理的对象、相关安全措施、安全制度等。养护单位应该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安全体系管理,系统性实施对综合养护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提高全员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意识,采取保障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及预控有效性等一系列安全管

 理措施。综合养护单位应广泛掌握动态信息,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并对隐患进行科学风险评估,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提供支撑。

 2.10 应急保障

  本部分明确了综合养护应急处置包括的对象、处置原则及应急保障应满足的要求。应急保障事关整个高铁交通枢纽的运营安全,综合养护单位要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各部门用体系化的思想和方法开展应急管理,预防和降低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

 2.11 档案管理

  明确了档案管理的对象、内容及档案管理应包含的技术资料。

 2.12

 服务评价

  主要从实施监督、考核评价、优化提升三方面对综合养护服务评价进行规定。服务评价应贯穿综合养护的全过程,综合养护主管部门要以旅客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养护策略,调整管理思路,真正服务于旅客的美好出行。

 2.13 主要技术参数、指标说明 本标准中涉及的技术指标、参数基本均为我单位基于××南站实际运营管理情况和其他省份高铁交通枢纽综合管理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汇总、筛选而来的,基本是行业内采取的先进和成熟的管理办法,经实践被证明是有效可行的。

 5、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 无 6、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无 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实施日期等)

 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为加强标准在高铁站区养护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标准发布后应大力宣传推广,贯彻落实标准的实施,建议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负责标准宣贯培训工作,鼓励省内各高铁站区参照采用或逐步过渡采用。

 建议本标准批准发布6个月后实施。

 9、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10、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注:没有的请填写“无”

相关热词搜索: 综合 枢纽 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