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面B面》看每个人身上双重性格等.doc
从《A 面 B 面》看每个人身上的双重性格等
从《A 面 B 面》看每个人身上的双重性格
近日上映的电影《A 面 B 面》具备近些年小成本电影的大多数特征:黑色幽默,恶搞,闹腾。之所以取名《A 面 B 面》,是因为每个人都有 A 面和B 面,A 面就如与人交往、社会化的一面,B 面是私人空间的一面,或者说是与亲朋好友独处时的一面。A 面与 B 面通常有一点差别,也有可能是天壤之别。
《A 面 B 面》描写的是一个大学教授为做科学调研伪装成精神病患者进入精神病院,后帮助一个被陷害的老板逃脱病院,并顺带揭开了医院为了敛财不顾职业道德的黑幕。电影是在拿人的病说事,但每个细节无处不在对各种社会病进行“针灸”。大学教授行为乖张,不按常理出牌,藐视大学职称评级的体制,被院领导送进了精神病院。作为潜伏到医院的一个正常人,他所观察到的很多精神病人,都对诸多社会问题如房价、股票等有着近乎冷冰冰的理性认识。电影的爱情主线也悬挂着这个社会的浮躁与焦虑。袁文康饰演的梁海潮迫于生活压力成为精神病院的护工,他的前妻柳悦因为不甘于忍受清苦的生活而傍了大款,矛盾就在此产生。现代都市高速发展的物质生活需求,和普通百姓缓慢的挣钱速度相比,显然不能达成一致。颇有几分姿色的柳悦选择了走生活的捷径,没想到这条捷径前方却是一个走不出去的迷宫。柳悦痛苦的二婚生活让她濒于崩溃的边缘,随后她与前夫联手设计将老板陷害进了精神病院。
在社会重压之下每一个人似乎都有精神病的潜在,在狂躁不安且毫无掩饰的情况下,人性的善恶被表露无疑。影片虽以黑色幽默、貌似轻松的方式在演绎,导演宁瀛并未简单地将本片处理成爆笑或者无厘头喜剧,而是将社会的各种弊端、城市生活中的各种精神病态完美地融入到角色中,通过惊悚刺激而又充满笑料的剧情让观众能够得到回味,对自己进行深省,对社会进行反思。我想,若能如此,该片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太原读者:董杰
《三笑之才子佳人》:为了笑而笑
《三笑之才子佳人》由郭德纲担任总导演,这部影片既是对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唐伯虎点秋香》的再次演绎,同时也是德云社相声剧《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豪华升级版,其中有观众熟悉的人物,也有经德云社众星集思广益创作的全新情节。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三笑之才子佳人》里对唐伯虎的设定,有点像《河东狮吼》里的苏东坡,不但是一代才子,更是引领音乐潮流的明星。而本片中的秋香,是一个有点男生性格的功夫秋香,不但很能打,也很开朗,勇敢地倒追唐伯虎。然而本片最有趣也值得一看的地方,还不在于对于经典故事的颠覆性演绎上,而在于德云社众位相声名家的表演。郭德纲在片中扮演肥版唐伯虎,形象上没有丝毫“英俊潇洒”的气质,刚出场就很“雷人”。肥头大耳的唐伯虎化身古代版摇滚歌手,怀抱琵琶当作吉他弹奏,歌声一起,台下歌迷顿时狂喊“我爱你,唐伯虎!”这大概是史上最猥琐的唐伯虎!曹云金扮演管家,李菁跟何云伟扮演华府那对白痴公子,于谦则干脆反串
扮演华夫人。他们在影片中带来的笑料,虽然不是直接出自现成的相声段子,但是却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让人一看就觉得这个段子就该是郭德纲或者于谦的,换个别人就不行。
把故事讲成段子,这对郭德纲来说显然不是什么难事,《三笑》里的段子有三种,一是“你单挑我们一群,或者我们群殴你一个”这种网络段子;二是德云社众人拿手的相声段子,比如于谦那句让人喷饭的“干烧黄鱼”;三是客串演员颠覆自己常规形象的彩蛋式段子,比如张一白抽风式的降龙十八掌。三种段子轮番上阵,整部电影笑点分布比较均匀。德云社主力在舞台上贫惯了,演起喜剧电影来,多少带着点舞台上的夸张和做派,有一种又别扭又新鲜又逗乐的感觉。较之于周星驰演绎的嘻哈版唐伯虎,情节上更加追求荒诞搞笑,还不时插入一些网络流行语。
但是影片笑点虽多,可是一些笑料只是为了笑而笑,对观众没有点滴情感上的触动,剧情似乎略显薄弱。
石家庄读者:赵长庆
《钢铁侠 2》依然火爆
《钢铁侠 2》作为第一部和第三部的过渡,主要表现了钢铁侠各方面受到的困境,并从中成长的过程。对自己英雄身份的疑惑等等在这部电影中表现得恰到好处,一个超级英雄的内心被表现得恰到好处。这些都归功导演对于桥段出色的安排以及小唐尼精彩的演绎。
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即便故事性被重复模式降格到近乎平庸的层面,影片依旧保持了一种调侃一切的态度,从头到尾都在不遗余力地贯彻娱乐
精神,也保证了影片始终处在一个准高潮的状态而让人无暇走神。托尼?斯塔克在听证会上对政府强权的调侃就是一种反讽,把属于钢铁侠的玩世不恭与特立独行发展到新的高度。虽然这种潜意识里唯我独尊的思想依旧是美国英雄的变相表达,但政府职能在智能化与钢盔的双重夹击下显得不堪一击的自我保护能力就此作古,也从另一个侧面暗示了影片对我们生活的妖魔化信息时代中脆弱的人性与被量化的各种微妙关系的辛辣讽刺。“富二代”托尼?斯塔克这个成功的人物形象是钢铁侠系列屡获成功的另一原因。众所周知:比起其他的所有类型的超级英雄,这个人物反对规矩,只要有镜头、麦克风、镁光灯的地方,就誓将耍酷进行到底。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头深得民心,并且符合当今的审美趋势。最重要的是,这家伙武能披甲上战场,文能宅起来做实验,可谓文武双全。
在表演上,小唐尼延续了上一部的出色演出,给人物加入了更多的心理挣扎,当然这对他来说完全就是驾轻就熟。在这一部中,他依然臭屁,但是多了几分可爱,他那种对“小辣椒”无言的爱以及对于自己的死亡的恐惧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米基?洛克的加盟无疑加速了观众观看影片时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他极其爷们儿的演出使得影片充满了男性的阳刚之气。山姆?洛克威尔在影片中也贡献了惊艳的表演,他把一个胆小怕事又极具嫉妒心理、充满心机的投机商人塑造得相当成功。当然,影片的最大惊喜还是斯嘉丽?约翰逊的加盟,而且她的角色绝不是花瓶这么简单,至少也是个很会打而且打得很好看的花瓶,绝对会让人眼前一亮。
济南读者:吴兴
《生死逃亡》:极限运动与逃亡的完美结合
打着《企业战士》系列第三部旗号的《生死逃亡》,继续《企业战士》的策略,将极限运动展示到劲爆,前两部是跑酷和攀岩,本次更加边缘化――滑板。与两部前作的区别,绝非运动项目不同这般简单,而是在思想内涵上和前者大相径庭。《企业战士》前两部,其核心实质都是励志精神,彰显外来移民在法兰西的光荣奋斗。而《生死逃亡》则是在揭示现实中存在的罪恶,以滑板作为两个街边年轻人的生存工具,惊险、悬念、警匪、枪战等多种商业片元素巧妙融合,显示出米盖尔?古贺托导演卓尔不凡的功力。
《生死逃亡》讲述的是两个未成年的街边小混混在巴黎的两日危情逃亡。米奇和伊弟利斯这两个滑板爱好者本以为能在巴黎好好地玩上一把,却阴差阳错地无意中卷入了一起腐败警察杀人的案件而被一路追杀。影片中被逼无奈的米奇和伊弟利斯只能用心爱的滑板作为逃生工具,穿越在巴黎的街头巷尾,同意欲杀死他们的匪徒大玩躲猫猫的游戏。影片不仅仅剧情充满悬念,其紧张的情节再辅以高超的滑板技巧,使得本片内容引人入胜。
没有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也没有神乎其神的故弄玄虚,其速度感十足的画面无时不在冲击着人的视觉神经,充满紧张气氛的配乐更是让人的耳膜不停地处于震颤状态。尤为难得的是,本片导演米盖尔?古贺托忠实于青少年的亚文化,以近乎粗鄙的真实性赋予了影片鲜活的力量。片中的四个少男少女显然具有不良少年的特征,古贺托没有一星半点的说教,而是以平静的不动声色的态度审视着青少年的生活,展示了法国青少年健康又
颓废的双重精神世界。而片中最出彩的角色当属“坏警察”头目卢卡,菲利普?巴斯将这个人物的疯狂邪恶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为之叹服。
西安读者:王丹颖
中规中矩的《手机》
最近电视版《手机》登陆了多家电视台黄金档。王志文、陈道明的“王道组合”作为二人的首次联袂备受关注。电视剧版《手机》采取了双条主线的叙事结构,一条是以费墨、严守一为代表的城市生活,一条是严守一哥哥严守礼、奶奶等人为代表的农村生活。
陈道明扮演的费墨――这个“人生轨迹体现了由严肃转向娱乐的时代轨迹”的知识分子,他“犀利得可怕”。正因为他如此形肖我们所熟悉的甲乙丙丁:仪表堂堂、有一个“守了五年活寡”的老婆和一个“下不去手开除”的淘气女学生,为了多得一份收入,必须面对一个“天天都写诗,日日都发表”的伪诗人老总;王志文扮演的严守一,是典型的“中年危机男”,结婚多年而没有子嗣,事业成功却遭遇瓶颈,人生走到了“主题故事几近播放完毕”的年纪,他依靠在婚姻里播放恋爱插曲来丰富人生故事,只是人生无奈多,故事总是变成事故。电视剧和电影版相比“很不一样”:电影版的严守一诙谐幽默,油嘴滑舌,王志文扮演的电视版则少了几分痞气和嘴皮子功夫,而外遇更添加了他的心理负重感,使得人物更加丰满。对于电影版的费墨,观众评价是“多智近乎妖”、有老派文人的酸气。电视版的费墨则挖掘知识分子的虚伪更加刻骨,陈道明扮演的费墨在帮忙和帮闲之中渔利,嘴里还是一派庄重之词,让人看得过瘾。电影版的武月漂亮、交际应酬八
面玲珑,在事业上有野心、很现实的一个女孩,同时对真正的爱情也有渴望。而电视版武月不再是一个绝对的“小三”,而是一个善解人意又柔情似水有独立思想的女人,与严守一是很纯粹的精神恋爱,最后竟然很现实地嫁给了一个大款。
也许是因为电影版《手机》的成功,大家对《手机》的电视剧版也给予了很高的期望,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至少没有让大家太多失望,可算是及格了。
杭州读者:侯晶晶
责任编辑/辛加坡
相关热词搜索: 每个人 性格 身上
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A型、B型,性格测试+答案2021-09-06
- 性格性格自我解读2021-09-08
- 从坐姿看性格:从读书姿势看...2021-09-08
- 从微信状态看性格及心理2021-09-08
- 最新职业性格测试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