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给教师100条建议

发布时间:2021-09-05 23:45:54 浏览数:

 《给教师的 0 100 条建议》读后感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近期,我阅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读完此书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读《给教师的 100 条建议》这本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这就集中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赏识教育的思想,他认为教师的赏识是实现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悉心阅读了大师的著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深感赏识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者,特别需要的是别人的肯定、老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验。通过这些,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促进他们成就动机的发展,促进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

  “其实人没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明天的幸福,我们搞教育的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为了看不见的所谓未来的幸福而剥夺学生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幸福,今天的幸福并不是明天幸福的抵押品,明天的幸福也不完全需要用牺牲今天的幸福作代价。”“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人生,而且首先是为当下此刻的人生。”

  学生到学校里来,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学习成绩和名次,是要被人理解、被人尊重、被人欣赏。因此,教师要站到被服务者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所诉所求、所期所盼,为他们解除成长的烦恼,为他们做好服务。

 一用微笑温暖人心。微笑能改变学生心境,更奇妙的是能改善教师自己的心情。教师应让微笑伴随学生的成长。

 二是学会倾听。教师要做孩子的忠实听众,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说,要沉得住气,让学生说完,不急于打断学生的发言。这不但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了解学生心理以便“对症下药”的重要手段。善于倾听的教师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差异、经验、知识基础、智能特点、学习风格、个人需求给予不同的服务。

 三要有宽容之心,古语云:“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教师应耐心冷静地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并对学生不恭敬的言行宽宏大度,以理服人,相信一定可以缓解矛盾。

 总之,作为服务者的教师,应该尽可能真正去感受每一名学生的处境,了解每一个孩子的需求,成为他们学会把握自己追求幸福权力的守望者。

 的 《给教师的 100 条建议》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给教师的 100 条建议》,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我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 100 条建议》一书,我的收获极大。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给教师的 100 条建议》一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强调——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师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

 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教育者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寝室扣分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强调——老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其实有很多时候,我是犯过类似的毛病的,事实上,我也相信有很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容易犯这样的毛病。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或矛盾!比如说学生不交作业了,学生上课总是违犯课堂纪律了,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学生不配合你的工作了,等等,反正是随处可见,有时,我们批评一下就算了,但是有时,可能会批评的严重一点,这个时候,老师的尊严显示出来了,其实这个时候,如果老师控制不好,会在学生面前把自己的尊严丧失掉。有时,学生犯错了,我会在班里大发脾气,狠狠的在班里批评,这个时候,气氛应该说很严肃的,很紧张的,但是等我骂完了,静下心来却发现,其实我的一顿乱发脾气却一点作用都没有,甚至有些学生告诉我,老师你在发脾气的时候,我们有的同学还在偷偷的乐呢!这不,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尊严可讲,事实上,老师的尊严已经随着威严的丧失而丧失了。学生告诉我,老师,其实,我们自己也不想犯错啊,只是有时不小心出了错。就是因为我没有容许学生犯错,结果却失去了在学生心目中的信赖和威严,学生告诉我,老师,其实有时我们犯错了,心里觉得是对不住你的,但是你一批评我们,我们就有了反叛!换句话说,老师的尊严就在你的大发脾气中丧失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但是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我觉得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对得起这帮孩子!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至少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尽我心去做我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 建议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