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挈领读“儒林”
提纲挈领读“儒林” -------《儒林外史》名著读中导
棠张中心中学
刘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书名含义、作者吴敬梓生平和细读第一回,领悟“贯索犯文昌” “一代文人有厄”,提纲挈领撬动全篇,领会本书主要内容 2、归纳本书多样化的讽刺手法 二、教学重点:
细读第一回,领悟“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提纲挈领撬动全篇
三、 教学难点:
归纳讽刺手法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如话家常讲述:一提到核桃、夏威夷果、栗子、开心果,大家都知道它们营养美味,但是很难剥,那些用心的商家会帮你开个口,让你更方便吃到。其实读名著就好比吃坚果,只要撬开坚硬的外壳,就能品尝到味道鲜美而又营养丰富的主旨内涵。
这节课老师就给大家开个口,帮助同学们品味难读的《儒林外史》。
(二)、《儒林外史》作品介绍
1、知书名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儒”旧指读书人,“儒林”就是一群读书人。
投影:在司马迁的记录中,“儒林”乃是学问深厚、品行雅正、传承文明、引领社会的“知识分子共同体”。他们是真正的博雅之林,擎天之林!
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
作者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发生在明代,实际上描绘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作者同时代的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2、了解作者
学生交流展示搜集到的资料 吴敬梓生长在长江北岸安徽省全椒县一个名门望族的大家庭,自幼处在名门望族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而成长的家庭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中年后又骤然陷入贫困不堪的境地,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前往南京,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乾隆元年(1736 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在他一生所经的这种由渐而骤的家庭败落过程中,他看的嘴脸,受的冷暖,经历的人事,体验的世情都极其丰富深刻,这就培养了他富有正义的敏锐感觉和体察现实的清醒头脑。使他能够看透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看透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正是这种身世经历成为吴敬梓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直接渊源。
3、创作背景 学生交流展示搜集到的资料 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三)、细读第一回,领悟全书 1、认识回目名 :
指名学生读第一回回目名
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 投影:
:“楔子”用于元杂剧剧首,常常用于概括剧中人物形象,交代剧目内容。在这里即指回目序言。概括了全书的大体内容,引用名人的事例隐喻全书中心思想。用王冕的一生隐喻对现实的讽刺。开篇“百代兴旺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已然暗示儒林倾覆,风流淘尽的沧桑悲剧。
2、投影重点文段
王冕指与秦老看,道:“ 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 荣身之路....,把那 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说着,天色晚了下来。此时正是初夏,天时乍热。秦老在打麦场上放下一张桌子,两人小饮。须臾,东方月上,照耀得如同万顷玻璃一般。那些眠鸥宿鹭,阒然无声。王冕左手持杯,右手指着天上的星,向秦老道:“你看 贯索犯文昌....., 一代文人有厄......!”话犹未了,忽然起一阵怪风,刮得树木都飕飕的响。水面上的禽鸟,格格惊起了许多。王冕同秦老吓的将衣袖蒙了脸。少顷,风声略定,睁眼看时,只见天上纷纷有百十个小星,都坠向东南角上去了。王冕道:“天可怜见,降下这一伙星君去 维持文运....,我们是不及见了!”
【注释】文行出处: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贯索犯文昌:象征牢狱的贯索九星侵犯了主持文运的文昌星,对下界文人不利 3、根据语境,联系全书,重点理解加点的词语 同学们小组交流后明确:
“这个法”指上文所说的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
“荣身之路”“荣”是使动词,“荣身之路”就是能使自己荣显发达的道路。
“一代文人有厄”就是说一个时代的文人遭遇厄运。
4、结合整本书,用具体人物经历分别谈谈“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维持文运”的又是哪些人。这部分是学生理解整本书的重点所在。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后全班展示 老师投影明确 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
不顾亲妹死活,昧于金钱,议立偏房的王德王仁,即亡德、亡仁; 霸占人产,谋及亡弟的严贡生,即无义; 贪赃枉法,党附叛逆的王惠,即无忠寡廉; 托身恶霸,停妻再娶的匡超人,即无耻无礼; 冒人姓名,招摇撞骗的牛浦郎。
这些人横行于世,大模大样,占据了当时“儒林”的主流。整个的“仁义礼智忠孝廉耻”的儒林底线,全部被颠覆、解构。
维持文运 博通天人、大德深厚的虞博士; 代表颜李学派,躬行实践的庄尚志; 精于礼乐的迟衡山; 笃于孝敬的武书; 长于军屯的萧采;
吴敬梓直写自况、发愤抒情的杜少卿!
…… (四)、明确《儒林外史》的全书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自第二回起至三十回止,主要描写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以二进(周进、范进)、二王(王德、王仁)、二严(严贡生、严监生)等人为代表,以莺脰湖、西子湖、莫愁湖聚会为中心,暴露科举制度下文士的痴迷、愚昧和攀附权贵、附庸风雅,同时,展现了社会的腐败和堕落。
第二部分,自三十一回起到四十六回止,是理想文士的探求。作者着重写三个中心:修祭泰伯祠,奏凯青枫城,送别三山门。围绕这三个中心,塑造了杜少卿、迟衡山、庄绍光、虞育德、萧云仙等真儒名贤的形象。
第三部分,自四十七回至五十五回止,描写真儒名贤理想的破灭,社会风气更加恶劣,一代不如一代,以至于陈木南与汤由、汤实二公子在妓院谈论科场和名士风流。但是,作者没有绝望,仍在探索,写了“四大奇人”,用文人化的自食其力者来展示他对未来的呼唤。
(五)探讨作品主旨 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手笔描写了八股制度下众多儒林人士的悲剧性命运,进而展开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情画,抨击了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使《儒林外史》成为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圣品。
(六)探讨《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
儒林外史最主要的艺术成就是他所具有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讽刺艺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足称讽刺。对于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是中国小说史中讽刺艺术的一个里程碑。
1、引导学生看回目,仔细体会斜体字 第 2 回
王孝廉村学识 同科
周蒙师 暮年 登上第 第 3 回
周学道校士拔 真才
胡屠户 行凶 闹捷报 第 12 回
名士 大宴莺脰湖
侠客 虚设人头会 第 19 回
匡超人幸得 良朋
潘自业 横遭 祸事 第 30 回
爱 少俊 访友神乐观
逞风流 高会 莫愁湖 第 56 回 神宗帝下诏 旌贤
刘尚书奉旨承祭
交流归纳:运用反语进行讽刺(板书)
2、投影:
第三回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刘基(刘伯温)
汤知县道:“那个刘老先生?”静斋道:“讳基的了。他是洪武三年开科的进士,‘天下有道’三句中的第五名。”范进插口道:
“想是第三名?”静斋道:
“是第五名,那墨卷是弟读过。……”
——第四回 48 页 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第二回)
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上就磕了几个头……又吃了几碗茶,周进不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第 3 回)
交流归纳: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描写,表达对人物的嘲讽之情(板书)
3、投影:
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蘧景玉说道:“老先生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这位老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说罢将袖子掩了口笑;又道:“不知这荀玫是贵老师怎么样向老先生说的?”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拨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一个年老的幕客牛布衣道:“是汶上县?何不在已取中入学的十几卷内查一查?或者文字好,前日已取了也不可知。”学道道:“有理,有理。”忙把已取的十几卷取来对一对号簿,头一卷就是荀玫,学道看罢,不觉喜逐颜开,一天愁都没有了。(第 7 回)
交流归纳:以乐衬哀(板书)
4、投影:
梅玖对老童生周进
梅玖方才慢慢的立起来和他相见。……众人道:“这是我们集上在庠的梅相公。”周进听了,谦让不肯僭梅玖作揖。……周进再三不肯。众人道:“论年纪也是周先生长,先生请老实些吧。”梅玖回过头来向众人道:“你众位是不知道我们学校规矩,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
齿的。……”
……梅玖道:“我因先生吃斋,倒想起一个笑话,……有个做先生的一字至七字诗。”众人都停了箸,听他念诗。他便念道:“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念罢说道:“像我这周长兄如此天才,呆是不呆的了。”又掩着口道:“‘秀才’指日就是,那‘吃长斋,胡须满腮’,竟被他说一个着!”说罢。哈哈大笑。众人一齐笑起来。周进不好意思。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梅玖对国子监司业周进 梅玖道:“现任国子监司业周蒉轩先生,讳进的,便是生员的业师。”……梅玖道:“你后生家那里知道?想着我从先生时,你还不曾出世。……先生最喜欢我的,说是我的文章有才气,就是有些不合规矩。方才学台批我的卷子上,也是这话。可见会看文章的,都是这个讲究,一丝也不得差。……”
……只有堂屋中间墙上,还是周先生写的联对,红纸都久已贴白了。……梅玖指着向和尚道:“还是周大老爷的亲笔,你不该贴在这里。拿些水喷了,揭下来裱一裱,收着才是。” ——《第七回
范学道视学报师恩 王员外立朝敦友谊》 严贡生道:“后来倒也不常进去。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汤父母容易不大喜会客,却也凡事心照。”(第 4 回)
知县听了,说道:“一个做贡生的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其实可恶!” 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伺候。早有人把这话报知严贡生,严贡生慌了,自心里想: “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须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第 5 回)
酒席将阑,又谈到前日这一场官事:“汤父母着实动怒,多亏令弟看的破,息下来了。”严贡生道:“这是亡弟不济。若是我在家,和汤父母说了,把王小二、黄梦统这两个奴才,腿也砍折了!一个乡绅人家,由得百姓如此放肆!”王仁道:“凡事还是厚道些好。”(第 6 回)
交流归纳:通过故事情节的前后对比来表达讽刺意义(板书)
5、投影:
“也好。费老爹的心向他家说说,帮我几两银子,我少不得也见老爹的情。”成老爹道:“这事我说去。他家虽然官员多,气魄大,但是我老头子说话,他也还信我一两句。” ……方老六问:“老爹几时上来的?”成老爹心里惊了一下,答应道:“前日才来的。
”方老六又问:“寓在那里?”成老爹更慌了,答应道:
“在虞华老家。
”小厮拿上来茶吃过。成老爹道:“今日好天气。”方老六道:“正是。”……又坐了一会又吃了一道茶,也不见一个客来,也不见摆席,成老爹疑惑,肚里又饿了,只得告辞一声,看他怎说。因起身道:“我别过六老爷罢。”方老六也站起来道:“还坐坐。”成老爹道:“不坐了。”即便辞别,送了出来。成老爹走出大门,摸头不着,心里想道:“莫不是我太来早了? ”又想道:“莫不他有甚事怪我? ”又想道:“莫不是我错看了帖子?”猜疑不定。又心里想道:“虞华轩家有现成酒饭,且到他家去吃再处。”一直走回虞家。虞华轩在书房里摆着桌子,同唐三痰、姚老五和自己两个本家,摆着五六碗滚热的肴馔,正吃在快活处。见成老爹进来,都站起身。虞华轩道:“成老爹偏背了我们,吃了方家的好东西来了,好快活!”便叫:“快拿一张椅子与成老爹那边坐,泡上好消食的陈茶来与成老爹吃。”小厮远远放-张椅子在上面,请成老爹坐了。那盖碗陈茶,左一碗,右一碗,送来与成老爹。成老爹越吃越饿,肚里说不出来的苦。看见他们大肥肉块、鸭子、脚鱼,夹着往嘴里送,气得火在顶门里直冒。他们一直吃到晚, 成老爹一直饿到晚。
等他送了客,客都散了,悄悄走到管家房里要了一碗炒米,泡了吃。进房去睡下,在床上气了一夜。
(第 47 回)
交流归纳:夸张变形(板书)
6、...
相关热词搜索: 提纲挈领 儒林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儒林外史》讽刺作品阅读2021-09-28
- 儒林外史,第七回,范学道视学...2021-09-28
- 《儒林外史》读后感2021-09-28
- 初中儒林外史读后感例文2021-09-28
- 高中儒林外史读后感例文2021-09-28
- 《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2021-09-28
- 《儒林外史》读后感_12021-09-28
- 儒林外史初二读后感2021-09-28
- 儒林外史读后感2021-09-28
- 儒林外史,读后感家丑---范进...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