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网络文化:基层央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1-09-24 20:55:27 浏览数:

在信息和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词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抢眼的词汇,“数字化生存”也已成为社会的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化作为折射生活基础的精神世界,其形式和内容自然要大量地体现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特征,因而形成带有鲜明特征的网络文化。这种网络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具有内容的多样性、传播的快捷性、环境的开放性、使用的广泛性和教育的互动性等特点。网络文化的发展给基层人民银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一、网络文化对人民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1、网络文化给人民银行思想政治工作者带来的新挑战

首先,网络文化要求人民银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不仅能够正确地表达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且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能够担负教育他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能够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各类问题,使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既观点鲜明,又富有说服力。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习掌握和运用外语知识。因为网络文化大部分信息是用英语表达的,不懂英语或英语水平比较低的人,要运用网络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困难,因而不能使庞大的网络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第三,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随着人民银行“网民”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内联网的不断开发利用,网上活动将成为相当一部分青年员工的重要活动方式。这就要求人民银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主动出击,主动上网寻找工作对象和建立工作阵地,用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政治信息和科学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拓展到网络中,开辟新的领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求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只有这样,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位、做到“家”,更好地为做好金融工作服好务。

2、网络文化对人民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影响

第一,网络文化影响工作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网络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宝库,同时也是一个驱之不尽的信息垃圾场,各种各样黄色的、暴力的、伪科学的信息混杂在学术信息、经济信息、娱乐信息中。网络传播的双向性,使得被教育者可以主动、自由地选择网络文化信息的内容,好奇心强、辨别力和自制力弱的青年员工往往会刻意去追寻一些具有色情、暴力等刺激性的东西,这种信息垃圾会在潜移默化中弱化青年员工的意志,淡化道德意识。此外,网络的隐蔽性,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散布具有煽动性的反动言论,都有可能导致青年员工产生强烈的破坏欲,淡化法律意识,最终导致犯罪。

第二,网络文化影响各种对象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在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交往,而是“人机交往”、“虚拟交往”。人们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事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与这种虚拟的世界相比,现实世界的缺陷十分明显。当人们在网络上获得的快乐比现实多,自然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网络交往中去;而当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只会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慰藉。因此,一些人只愿意在网络中寻求完美的人生,而消极的对待甚至逃避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冷酷无情,从而导致人际关系淡薄和感情异化。

第三,网络文化影响各种对象的思想行为和心理构成。网络技术形成的“虚拟社会”深刻地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人民银行“网民”的不断增多和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对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接踵而至的将是出现“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现象,使人产生孤独、焦虑、压抑、消沉等情绪,使人觉得安全感下降,因而产生恐惧和防范心理,最终诱发心理疾病。

第四,网络文化影响各种对象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自从我国与“法轮功”邪教组织开展斗争以来,境外一家网站就暗中策动境外“法轮功”人员不断滋事,并向境内散布谣言,给我国对“法轮功”的斗争带来困难。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某些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入侵的便捷手段。一些敌对势力企图用他们的价值观念,对我国青年一代在意识形态方面进行渗透。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占据互联网这一文化传播的“制高点”,一方面控制国际舆论,另一方面源源不断地向我们国家和民众“倾销”价值观和精神产品,这对人民银行员工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既是一种冲击,也是一种考验。

3、网络文化对人民银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影响

一是对思想政治各种内容时效性的挑战。互联网传播信息的速度快捷,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各种方式要注重时效性,不要老是“马后炮”,老讲“旧闻”,而应当具有前瞻性、预测性,随时更新“网页”内容。只有这样,网络才能成为反映热点问题的一面镜子,集中热点问题的一个平台,深挖热点问题的一部机器。

二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针对性的挑战。随着改革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势必带来广大干部职工思维方式、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踪回答这种种“多样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引导、教育、灌输,使之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广泛性的挑战。网络时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接受信息的渠道几乎一样多,有的干部搞教育甚至还要从群众中获取信息。在网络时代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在加大。

二、发挥网络文化在人民银行思想政治工作中作用的对策

1、树立网络政工观念,强化网络政工队伍

这支队伍不仅要具有基本的马列主义理论素养,还要能够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真正走进网络及其使用者的世界,能够以敏锐的思维、敏捷的行动,迅速抓住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如建立网上心理咨询站,直接与网络使用者进行思想交流;设立执行辅导员电子信箱,收集思想政治工作的反馈信息;开辟“网上论坛”,就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让其展开自由讨论,在各种思想碰撞中,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坚定正确的立场。

2、占领网络宣传文化阵地,加大网络舆论引导

一是要净化信息网络环境。人民银行干部职工对网络文化信息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的思想观点极易受网上有害信息涌流的影响,坠入网络文化“陷阱”。我们要搞好网络文化信息的防御工作,积极主动地用正确、健康的政治思想信息和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加强网上正面信息的传播力度,在网上营造出浓厚的正面网络文化氛围。

二是要将思想政治工作同网络宣传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网上信息自由流通,跨国界传播,这虽然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但网上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而我们人民银行的“网民”们,大多数是45岁以下的员工,他们的思想、观点极易受到各种网络文化的影响,使其既有可能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也有可能向消极的方向发展。因而,发动广大青年员工乃至每一位干部职工都积极参与网络宣传工作,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大家做的形势,形成一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交叉的网状格局,这是增强网络文化舆论宣传的有效措施。

三是要把人民银行内联网、信息网作为内部高速信息通道,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应在网上建立简单易用的通用政治教育软件开发平台,提供多媒体创作素材和教育资料,直接服务于基层政治教育;应组织专门力量研制和开发当前人民银行急需的、通用性强的多媒体教育软件和数据库,使网上教育资源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系统性、共享性和丰富性。引导干部职工愿意使用、主动使用人民银行信息网的兴趣,真正发挥内联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网络宣传的效果。

3、健全网络规章制度,加强网络信息管理

一是要对网上道德行为实行“文明”规范。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隐蔽性,给不安分“网民”有机可乘。有的在网上任意发布和传播发动信息和不健康文化,制造网络文化污染和垃圾;有的恶意捏造虚假信息,随意侮辱、诽谤他人;有的非法窃取信息,造成网上泄密,致使社会或人民银行的利益受到损失等等。国家和人民银行有关部门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管理办法,但法规和行政手段对网上行为的约束力必须同“网民”的道德自律相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开展网上“文明”活动,确立网上道德规范,倡导文明行为。比如,开展网上“环保”和“扫毒”工作,经常查看网上电子公告栏,及时清除虚假的、反动的、色情的和暴力的信息的污染,对不道德行为进行批判等等。

二是要限制非法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人民银行政工、科技等有关部门,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抢占信息制高点,实现对非法网络文化的宏观控制,限制反动、有害和色情内容的网络文化的传播。可以考虑设立“信息海关”,以阻止非法信息的入侵,甚至可以通过法律的、行政的手段限制、制裁非法网络文化信息的传播。

总之,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充分发展,增强了网络文化的渗透力,并正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进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要在网络化时代培养适应新形势下人民银行工作的“五型”员工队伍,就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矛盾,充分发扬网络技术、文化的新特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开创基层人民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热词搜索: 央行 政治工作 网络文化 对策 基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