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裸体巴尔扎克失窃

发布时间:2021-09-28 14:23:04 浏览数:

 裸体的巴尔扎克失窃

 《 中华读书报 》( 2011 年 03 月 16 日

  03 版)

 《裸体的抱臂巴尔扎克》:1892-1893

 《巴尔扎克》:1891-1898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法国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的名作《裸体的抱臂巴尔扎克》,日前从耶路撒冷一家博物馆内不翼而飞。

  《国土报》3 月 9 日报道,以色列博物馆宣布,裸体的巴尔扎克在该馆翻新期间,被人偷了。

 该青铜塑像表现了法国大作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全身赤裸,挺胸抬头,双臂环抱,一副典型的好斗形象,初塑于 1892 年至 1893 年间。

  1891 年,左拉领导下的法国作家协会,委托罗丹为巴尔扎克制像。大师为此工作八年,成像四尊,为一系列,后断续加工,直到 1917 年大师去世。

  在罗丹最初的构思中,裸像仅此一尊,余为巴尔扎克头像、穿礼服的巴尔扎克和穿袍子的巴尔扎克。他最终向作协交出了穿斗篷的巴尔扎克,取名为《巴尔扎克》。

  与裸体版的丰满圆润不同,此像大刀阔斧,表现巴尔扎克全身裹在长及地面的斗篷中,激烈地凝视远方,意在刻画作家的勇气、辛劳和挣扎。

  穿斗篷的巴尔扎克于 1898 年在巴黎展出,由于与当时法国的流行趣昧强烈抵触,引得报界一片讽刺之声,作协也拒绝接受。尽管多位艺术界和政界名流,如莫奈、德彪西和日后的法国总理克莱蒙梭,公开站出来为罗丹辩护,但大师不想卷入论战,主动向作协退钱,搬回《巴尔扎克》,放在自家园中。

  艺术史学者斯特凡妮·劳姆(Stephanie Rahum)曾在其关于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专著中说,罗丹本人认为,此像是他最重要的、也是最大胆的作品,没有“之一”。

  罗丹去世 22 年后,法国社会终于明白过来,《巴尔扎克》是多么优秀。从 1939年起,此像立于巴黎的拉斯帕伊大街至今。

  其他的巴尔扎克像各有不同命运。裸体的巴尔扎克落到了犹太裔美国歌曲作家和艺术品收藏家比利·罗斯手中。1966 年,他将此像捐赠给以色列博物馆,而后一直在该馆的比利·罗斯园展出。

 以色列博物馆 3 月 9 日发表声明披露,窃案发生在三个月前,当时立刻报警,至今不曾寻获。

  该馆拒绝发表更多评论。但《国土报》分析,裸体巴尔扎克高约 127 厘米,宽61 厘米,重 65 公斤。若无索具和小推车,一个小偷显然难以赤手将其抱走。

  安保部门的内部消息源告诉该报,博物馆并未对比利·罗斯园每日检查,园中亦无录像监控设备和夜视装置,而且窃案发生后,馆方的保安措施至今不曾改善。

  很难为裸体的巴尔扎克估值,但罗丹的雕塑《吻》,曾于 2009 年在苏富比拍卖行以 344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234 万元)卖出,另一件作品《夏娃》的卖价则约19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27 亿元)。裸体巴尔扎克的价钱据信不会超过《吻》。

  尽管罗丹本人十分看重巴尔扎克像,但后人似乎更青睐大师的其他名作,如《青铜时代》或《思想者》。

相关热词搜索: 巴尔扎克 失窃 裸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