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教案

发布时间:2021-09-28 17:38:43 浏览数:

 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教案

 【摘要】:音乐的体裁——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一、基本说明 1、本教学案例参与人员基本信息 2、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5)学时数:45 分钟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能积极主动地欣赏艺术歌曲。2,了解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的特点。

 音乐的体裁 的体裁 ——

 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 一、基本说明 一、基本说明

 1 1、本教学案例参与人员基本 、本教学案例参与人员基本信息 信息

 2 2、教学内 、教学内容 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 》

 2)年级:

 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湖南文艺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

 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

 5)学时数:

 45 分钟

  二、教学设计

  1 1 、教学目标:1、能积极主动地欣赏歌曲,培养学生对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兴趣,丰富艺术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 主义情感。

  2、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审美

 ,获得美的愉悦。

  3、学习和了解音乐的体裁,(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 音乐与诗歌的关系,有效地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 力。

  2 2、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本课是音乐的体裁单元里的音乐与诗歌交融之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主要是鉴赏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

 从古至今,音乐与诗歌这对姊妹艺术,联系是非常 紧密的,古代的诗歌和音乐都是相互渗透,春秋《诗经》是可诵可吟的,汉代的乐府诗,

 宋词其实是宋代的民间小调,元曲是音乐与诗歌

 的结合等等,都可以看到音乐与诗歌的交融,而现代的歌曲是音乐与诗歌交融的一种固定形式,经过不断 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样式,即为体裁。艺术歌曲和群 众歌曲是其中的两种形式,通过音乐的鉴赏,主要让学生了解这两种体裁歌曲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 审美能力 。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1、请学生回答《乐论》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 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的意思 的意思是? 是?

  2、从古代的乐论中发现,音乐与诗歌之间的联系

 3、音乐与诗歌是交融在一起的

  1、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问题的形式切入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1、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结合的固定形式——声乐的体裁。

  请学生回答声乐的体裁有哪些?

  2、什么是艺术歌曲? A、先欣赏《教我如何不想他》 (思考:旋律、歌词、伴奏、表现的内容的特点)

 请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旋律:优美、

 抒情

  歌词:刘半农的诗

  伴奏:钢琴伴奏,伴奏和旋律相互补充,映衬。(艺术歌曲的伴奏是曲作者在创作旋律的时候一起创作的,是歌曲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现的内容:注重表现内心世界。

  教师介绍曲作者和词作者:

  这首歌曲是赵元任根据刘半农的诗歌而创作的,表达海外游子真挚的思乡之情,这是我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典型代表,充分运用音乐的表现力,塑造完善的艺术形象。

  B、艺术歌曲盛行于欧洲,又有什么特点呢? (欣赏歌曲之王舒伯特的《鳟鱼》)

 感受音乐描绘了怎么样的情景?

  介绍歌曲之王舒伯特

  引导学生对比《教我如何不想他》,分析《鳟鱼》的特点。

  C、我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几个时期及代表作:

 早期:《满江红》《大江东去》《枫桥夜泊》等 “五四”运动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音乐文化运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问》、《南飞的雁语》等;

  30 年代黄志的《玫瑰三愿》、江定仙的《春晓》;

  40年代冼星海的《太行山上》、聂耳的《铁蹄的歌女》、《黄河颂》、《黄河怨》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建国后 50 至 60 年代有《草原之夜》、《克拉玛依之歌》;

  70 年代后期到 80年化施光南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祝酒歌》、郑秋枫《我爱你·中国》等作品都是具有很高水准的艺术歌曲 。

  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

 盛行于欧洲的抒情歌曲,歌词多采用著名诗词,侧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和作曲技法复杂,伴奏占有重要的地位。多采用独唱的形式。

  3、艺术歌

 曲主要是供人们欣赏的,那么提供给群众演唱的歌曲又有什么特点呢? A、(欣赏法国的《马赛曲》)

 分析《马赛曲》的特点:

 (略)

  是法国革命的产物,具有号召性和鼓舞性。

  B、群众歌曲在我国的革命斗争时期也起到了巨大的凝聚、鼓舞和宣传的作用:

 介绍群众歌曲的起源:

 (齐唱《团结就是力量》感受和体验群众歌曲)

  总结群众歌曲的特点:

 群众歌曲是近代革命的产物,反映人民对社会生活的关心,人们往往在游行和各种集会上演唱,起鼓舞和宣传的作用。

 群众歌曲的曲调以雄壮豪迈的居多,音域不太宽广,结构不复杂,歌词通俗简练,易于上口。多采用齐唱或轮唱。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所学的体裁形式:

 1、按演唱形式分为:

 2、按题材分为:

 3、按社会功能分为:

  带着问题认真聆听,回答歌曲的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

 请学生积极的回答,自己通过音乐,想到了什么...... (各抒己见)了解我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历史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

 欣赏《马赛曲》, 感受群众歌曲的特点。

 (学生回答)有激情的演唱《团结就是力量》,体验歌曲的号召性和鼓舞性

 归纳与总结音乐的体裁

 通过欣赏歌曲,感受音乐的特点,并能够自信的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老师的引导,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音乐的语汇展开想象,拓展思维。

  对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进行综合的概述,了解发展历程,了解音乐史。丰富学生的知识

  四、教学 四、教学反思:

 反思:

 这节课是音乐与诗歌的这一章节的起始课,

 在教学设计中始终贯穿音乐 与诗歌之间的联系,旨在了解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特点,能够区分什么是艺术歌曲、什么是群众歌曲?掌握它们各自的音乐风格和在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增强对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兴趣。围绕问题设计思路,力求解决疑惑,在愉悦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教学过程流畅,问题的设置有效,在欣赏和演唱歌曲时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愉悦的情境中有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怎样使课堂 更 加 的 “ 活 ” , 仍 然 是 一 个 值 得 深 思 的 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 歌曲 教案 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