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体育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
体育作为社会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动力来自人和人的需要。人们从事体育活动虽然需要场地器材、资金设备、时间信息、科学技术,但人总是扮演着一个主体的角色,因为,体育是施加于人的,其最终结果又表现在人的身上。因此,“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体育中是非常具体而生动的。比如:在学校中,怎样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解决学生体质一段时间以来下滑的问题?在球市里,是以球迷、观众为“上帝”,还是以主办方为主宰?在竞技运动中,对于运动员的生命健康和金牌应当做出怎样的伦理安排?在社会体育事业上是以惠及多数人普及大众体育为主,还是造就若干漂亮的形象工程?在发展体育产业时,是单纯为精英型竞技体育及其利益链筹资,还是为全社会成员提供更便利、更舒适的体育服务?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着人的地位而展开的。
在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对体育的需要与人民对体育的需要,应该一致起来。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往往会发生抵牾。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或保留计划经济体制浓厚色彩的体育体制中,大众对体育的全面的需要会被不同程度的忽视。当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体育的需要已经发展和进步到对体育权利的追求。作为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权利的提出,标志着国家对体育的需要与人民对体育的需要这两者的关系必然进行调整,代表国家的政府理所当然地要为人民体育权利的实现提供服务和保障。
强调人是体育发展的主体,还因为体育的发展若不是着眼于全体社会成员而重视人、依靠人、为了人,那么体育事业就既不能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而从事体育活动的需要,也不能使体育事业本身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纵观历史、放眼世界,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普遍从原有的强身健体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健身、健心、健美、健群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中,不仅要重视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还要重视大众体育的发展,通过体育设施的完善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满足所有社会成员对体育的全面的多元的需要,以促进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各不相同的人都能全面、协调和完善地发展。
体育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的发展
体育的协调发展包括两层涵义,一是体育与经济、社会进步的协调,二是体育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体育运动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国外学者对1984年奥运会奖牌分布及获奖国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98%的奖牌都被经济水平较高、扫盲率较高和人口平均寿命较长的国家所获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总产值、国民平均收入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指标,前者对竞技体育可以起较大的作用,后者则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程度表现为直接的影响。
体育运动必须紧跟社会的发展,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经过近30年改革开放,市场在我国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社会多元利益并存共生的格局形成,人们对实现其体育权利越来越自觉和重视,对体育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是否有利于人们自身的健康和参与体育十分关注和认真,体育理所当然要对社会的上述发展做出应答,积极参与其间。一个社会没有多姿多彩的群众体育、没有蓬勃持续的大众体育,其体育事业不仅缺乏动力,而且很难与较为快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也很难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体育应有的功能。总之,体育超越社会发展是不可能的,但落后于社会发展是不应该的。
在我国,体育由学校体育、高水平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三个子系统组成。国家体育的发展应该是各个子系统共同提高、协调发展的过程,这既是体育发展的目标,也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体育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各个子系统承担不同的发展任务,应相互协作,根据总的发展目标在实际运行中不断进行调整,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会有所侧重,但最终要实现体育系统内部的相互协调。长时间的畸轻畸重,最终会失落体育发展的根基。
体育发展要可持续发展
人类体育的发展遵循繁荣发展的规律,但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并不容易。体育毕竟是一种非生产性的活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体育消耗的资源在成倍地增加着,因此有限的资源和不断增长的社会体育需求之间就形成了我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矛盾。为此,我们首先要树立代价观念和成本意识,注重体育投入与产出之比,这样才能保证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观念。
为了保证体育的持续发展,必须从制度上制止忽视成本的现象,需要改变现有的体育行政官员以金牌定终身的政绩评定指标,切实推进体育体制改革,以体育的社会化扩大体育资源的渠道,降低体育的成本。我国承办全运会成本增长很快,从二、三十亿元已经猛增到五、六十亿元,某个并不富裕的农业大省为获得一枚全运会的金牌需要投入2800万元,这些都是经不起成本核算的,也是难以持续的。
其次,在体育资源使用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资源使用的效率,又要注重体育资源的分配,要坚持统筹兼顾,平衡多方利益。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益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不仅有了体育体制内外的利益差别,而且出现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国家、地方、单位、群体、个人都成为相应的利益主体,同时利益本身也开始多元化,健康、权力、收入和声望都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种情况下,体育发展除了满足国家利益外,还应该满足群众的娱乐和健康的利益需要。这种利益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状况对体育资源的公正而有效率地分配提出了更多要求。
第三,在体育发展过程中,要关注社会公平。为了实现体育资源享受的公平公正,政府应利用其掌握的社会调剂职能,统筹体育资源在城乡、地区、人群之间的分配,让平民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能普遍享受到体育发展的益处。
从目前我国改革的整体进程和目标看,政府角色正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体育产品具有多层次性,具有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三种性质。政府应为社会大众提供体育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完成公共服务的任务要求。对于由市场提供的体育私人产品,政府要负责质量监督和价格的宏观控制。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倾向要加以扭转:我们既不要在“体育产业化”的口号下,把大众体育需要的体育场馆建设等公共产品推给市场,也不要将可以用市场方式经营的准公共产品(如体育场馆的开放)闲置起来,更不要将一些贵族化的、高投入运动项目做成公共产品,使巨额财政资金的体育投入受惠者寡,而老百姓却无力消费或高价消费体育产品和服务。
相关热词搜索: 要以 科学发展观 指导 体育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不要以安全为由2021-09-14
- 要以发展眼光对待学生2021-09-14
- 军队建设要以科学精神贯彻科...2021-10-31
- 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为主体政...2021-11-01
- 农村合作银行要以小做大2021-11-04
- 创建良好班风要以德育为重2021-12-11
- 建设和谐企业要以人为本2021-12-29
- 新形势下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2022-01-23
- 企业建设要以企业精神为基石2022-03-29
- 简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社会历史条件2021-09-06
- 学习科学发展观总结2021-09-08
- 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2021-09-08
- 科学发展观总结2021-09-09
-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全面推...2021-09-10
-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药监诚信建设2021-09-11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2021-09-11
- 解读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科学发...2021-09-17
- 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局...2021-09-17
-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2021-09-17
-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派驻...2021-08-27
- 幼儿园指导与被指导教师制度2021-09-08
- 可测试性需求操作指导书2021-09-08
- 关于xxx同志的推荐材料(“学...2021-09-13
- 如何指导学生展示2021-09-14
- 尿中钠离子检测作业指导书2021-09-14
- 尿中钙离子检测作业指导书2021-09-14
- *医院中医指导科二00四年工作总结2021-09-15
- 个人求职信(运动场指导员)2021-09-18
- 镇(街道)党政领导谈农村指...2021-09-21
- 年体育部工作计划2021-08-27
- 谈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公共体育...2021-08-27
- 思政教育中体育教学活动作用...2021-08-27
- 体育部活动策划实用体育活动...2021-08-27
- 体育部活动策划体育活动2021-08-27
- 年教育体育局局长巡察进驻动...2021-08-27
- 体育局开展七一建党节100周年...2021-09-05
- 体育彩票优秀党员个人先进事...2021-09-06
- 体育雅案2021-09-06
- 体育局开展“全民健身日”系...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