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的经验解读科学的人才观
从___之路解读科学人才观
“全省学___,人事部门怎么办?”我以为作为人事部门首先要带头学习实践___精神,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保证。可以说,___之路的实质就是人才发展之路;___崛起的过程就是人才不断集聚的过程。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宿迁如何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突破,就是要象___那样把人才战略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人才的大发展引领经济社会的大突破、大发展。
一、___之路昭示我们:必须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人才走进___,___走向世界。”在___人才市场门口赫然地写着这样12个大字。___有今天的发展,“___之路”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成功标本,其实质就在于他们牢牢地确立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我们知道,人类跨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呈不断加速的态势,世界已经开始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在生产过程中,自然物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取决于人类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和水平。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传统产业比重逐步下降,高新技术迅猛增长。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上升,利益的分配也更多地以对知识的占有量和贡献程度为依据。这一发展趋势表明,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两大支点,而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使用者,其数量和质量,正在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作为发达省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十一五”期间宿迁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发展模式,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而其主旨内涵之一就在于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牢牢地确立起“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这就要求各级人事部门必须紧跟发展形势,超前谋划,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搞好招才引智,项目可以带来人才,人才同样也可以带来项目。
二、___之路昭示我们:必须牢固确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
___不仅注重引进外来人才,而且也十分注重开发和培养本地人才,大凡到过___的人都知道,对于本地人口和早先来到___的人,他们在全市强力推行两条措施:一是“人才绿卡”制度。不管什么人,只要在___居住2年以上,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就可以获得___“人才绿卡”,享受___市民待遇;二是政府购买培训成果,为人才买单。
___市新的人才观和强力措施培育了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在这片撒满阳光和雨露的土地上,一个包括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形式的终身教育体系迅速形成,全市基本实现了教育终身化。从1994年以来,___自考万人报考率连续9年居江苏省第一,自1999年起,报名人数连续6年突破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为人人成才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为此,我们就是要牢固确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大力开发和培养本地人才资源,在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防止本地人才外流,特别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把人口变人力,把人力变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在人才使用中,要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把每一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挖掘出来。在人才评价方面,要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要树立有较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与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都是人才的观念,努力形成谁勤于学习、勇于创业,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对民族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从而创造一个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三、___之路昭示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___人十分注意克服“见物不见人”、“只重硬件,轻视软件”的偏向,他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人的现代化、人才的大量涌现,是实现现代化的最为根本的条件和最为本质的标志。
我们知道,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人才工作首先是做好人的工作,必须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放在首要位置。要着眼于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切实做好教育、培养、引导工作,又扎实做好使用、关心、激励工作。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注重发挥其特点和特长,不求全责备,鼓励他们开拓创新,大胆探索。
当前,从宿迁来讲,就是要善于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人才,坚持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努力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注意用适当的物质待遇吸引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处理好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的关系,促使人才把个人的事业与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要尊重人才的个性,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同时,要更新分配观念,体现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价值,体现知识的价值,使人才的贡献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要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人才提供服务,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一言以蔽之,学习___经验,实现宿迁突破,作为人事部门,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要求,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立足山区实际开拓基地就业扶残路2021-09-11
- 立足存2021-09-16
- 立足村情创特色围绕优势促发展2021-10-21
- 立足于自身素质的提升增强科...2022-01-16
- 坚持四个立足点扎实推进水利...2022-02-14
- 立足实际,重点突破,创建和谐企业2022-02-15
- 立足“诚”突出“情”坚持“...2022-03-03
- 立足实际抓宣传提高创先争优...2022-03-25
- 立足本职,创先争优2022-04-06
- 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心得20202021-08-27
- 2021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内容辅...2021-09-06
- 极限11班班名解读2021-09-06
- 全册整体解读2021-09-14
- 一种国家与农民关系角度的解读2021-09-27
- 2020年《人民武装警察法》重...2021-10-12
- 电影解读方面精神分析理论运用2021-10-18
- 陈衍的经济思想解读2021-11-09
- 内部行政行为的可诉性解读2022-02-15
- 解读园林城市2022-02-26
- 学校网上教学经验交流材料2021-08-27
- 省国土厅窗口经验交流材料2021-08-27
- 青安岗优秀个人经验交流发言材料2021-09-11
- 业务经营经验介绍(电信)2021-09-13
- 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021-09-13
- P2P雷潮后的经验教训总结2021-09-13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2021-09-14
- **县外宣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021-09-14
- 计划生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2021-09-19
- *镇发展民营经济经验材料2021-09-19
- 学习科学家座谈会重要讲话做...2021-08-27
- 学习贯彻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2021-08-27
- 质监局机关事业单位党建设科...2021-08-27
- 简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社会历史条件2021-09-06
- 学习科学发展观总结2021-09-08
- 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2021-09-08
- 科学发展观总结2021-09-09
-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全面推...2021-09-10
-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药监诚信建设2021-09-11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202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