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县委关爱留守学生行动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1-12-16 15:35:12
浏览数:次
为切实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2006年,大邑团县委扎实推进“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积极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各项政策,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关爱留守学生,为留守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切实维护留守学生的合法权益,努力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具体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一、坚持完善措施,努力探索关爱工作的长效机制
团县委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年初根据团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了《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具体实施意见》,以县政府文件下发至各单位,成立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做到了活动有计划、工作有目标、考核有措施,从制度上确保了关爱工作的顺利推进。通过基层团队组织对我县5382名“留守学生”的分布情况以及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了解“留守学生”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逐级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成立了关爱工作理论研究组、工作推进组、成效评议组,并立足团队组织的实际,研究制定了《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阶段推进意见》、《大邑县“留守学生之家”建立办法》、《大邑县关爱 “留守学生”志愿服务办法》 、《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成效评议办法》等十三项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整合资源,努力凝聚关爱工作整体合力
大邑团县委在实际工作中,清楚地知道只有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才能促进关爱工作向纵深发展。团县委全面联合县人口计生局、县教育局、县妇联形成了关爱工作的核心资源,结合各部门所需,建立了关爱工作联席会议,切实做到了整体联动、规模推进、相互补充。去年11月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关注流动人口、关爱留守学生、关怀健康成长”的“三关”行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此外,团县委联合大邑电视台、《今日大邑》采编中心形成了关爱工作的外宣资源,联合成都电子高专、西南民大、县中医医院、四川兰田公司等形成了关爱工作的外部资源。通过资源整合一方面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做好了工作;另一方面扩大影响,营造了关爱工作的良好氛围。去年一年开展全县性大型活动21次,中央、省、市级媒体宣传报道分别为5次、8次、13次,县级媒体宣传报道34次。
三、坚持志愿服务,努力推进关爱工作深入开展
去年,团县委在我县教师、机关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及广大团员青年中招募了200名青年志愿者;在成都电子高专、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体院等高校中招募了150名青年志愿者,广泛开展了对“留守学生”“三知”、“三沟通”、“五个一”志愿帮扶活动。“三知”是指志愿者要知道“留守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三沟通”是指志愿者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监护人、班主任沟通;“五个一”是指每个星期为“留守学生”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其父母、监护人、班主任联系一次,每月一次家访,每期制定一份帮护工作计划,每期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总结。去年年底,团县委特别通过《成都日报》、《成都商报》面向成都征集了30名代理家长,为贫困留守学生提供全方位帮助。
四、坚持重点突破,努力打造关爱工作特色品牌
一是组建综合网络,突出心理教育。团县委联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不断优化“留守学生”成长环境。特别重视“留守学生”的健康、安全和法制教育,通过讲座、谈心,以及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等形式,及时化解心理危机,促进“留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邑安仁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成立了专门课题研究组,并设立了谈心室、心理倾诉室、校园心理热线,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联合教育、公安、民政、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发挥社会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留守学生”监护工作体系。
二是深化社会实践,突出结对帮扶。团县委积极与成都电子高专、西南民大、成都农业技术学院、西华大学等高校团组织联系,组织高校学生到我县留守学生较为集中的金星、董场、安仁等乡镇,开展以“构建和谐农村、关爱留守学生”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留守学生结对,通过对农村留守学生现状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对我县结对留守学生开展了兴趣培养、文化补习、心理辅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广大留守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全年共集中开展社会实践2次,组建了10支社会实践小分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186名。
三是推进扶贫济困,突出社会救助。团县委与四川兰田公司联合开展了“兰田助飞梦想行动”,对100名家庭困难留守学生开展了困难救助,救助资金达4万余元。与县中医院联合开展“千名留守学生医疗救助行动”。由中医院出资20万元为1000名留守儿童提供每人200元的住院医疗救助。11月与县计生局、县妇联联合在金星乡举行了关爱“留守学生”大型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学生结对,协调中医院为留守学生提供了66张“爱心医疗救助卡”,共价值13200元。
四是注重实际需求,突出亲情定制。年底团县委全面启动了“留守不孤单、爱心助成长”为主题的送温暖帮扶亲情定制行动。挑选了30名农村困难留守学生,通过《成都日报》、《成都商报》面向全市征集大专以上学历的“知心哥哥、姐姐”和“代理家长”,在100多名应征者中,确定了30名“知心哥哥姐姐”。“知心哥哥姐姐”通过团县委统一调配,根据留守学生心理素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所需,以“亲情定制”的方式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开展功课辅导,教孩子们唱歌、绘画、做家务等,并送去了统一制作的“爱心联系卡”。团县委同时联合相关部门为30名留守学生送去了每人500元的慰问品和慰问金,为全县105名无电话的留守学生家庭安装了爱心电话,并赠送一年的话费。
总之,2006年大邑团县委在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中为全县“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好事、实事,为他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关爱思路,争取来年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热词搜索: 县委 留守 情况汇报 关爱 学生
一、坚持完善措施,努力探索关爱工作的长效机制
团县委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年初根据团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了《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具体实施意见》,以县政府文件下发至各单位,成立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做到了活动有计划、工作有目标、考核有措施,从制度上确保了关爱工作的顺利推进。通过基层团队组织对我县5382名“留守学生”的分布情况以及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了解“留守学生”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逐级建立了“留守学生”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成立了关爱工作理论研究组、工作推进组、成效评议组,并立足团队组织的实际,研究制定了《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阶段推进意见》、《大邑县“留守学生之家”建立办法》、《大邑县关爱 “留守学生”志愿服务办法》 、《大邑县关爱“留守学生”成效评议办法》等十三项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整合资源,努力凝聚关爱工作整体合力
大邑团县委在实际工作中,清楚地知道只有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才能促进关爱工作向纵深发展。团县委全面联合县人口计生局、县教育局、县妇联形成了关爱工作的核心资源,结合各部门所需,建立了关爱工作联席会议,切实做到了整体联动、规模推进、相互补充。去年11月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关注流动人口、关爱留守学生、关怀健康成长”的“三关”行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此外,团县委联合大邑电视台、《今日大邑》采编中心形成了关爱工作的外宣资源,联合成都电子高专、西南民大、县中医医院、四川兰田公司等形成了关爱工作的外部资源。通过资源整合一方面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做好了工作;另一方面扩大影响,营造了关爱工作的良好氛围。去年一年开展全县性大型活动21次,中央、省、市级媒体宣传报道分别为5次、8次、13次,县级媒体宣传报道34次。
三、坚持志愿服务,努力推进关爱工作深入开展
去年,团县委在我县教师、机关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及广大团员青年中招募了200名青年志愿者;在成都电子高专、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体院等高校中招募了150名青年志愿者,广泛开展了对“留守学生”“三知”、“三沟通”、“五个一”志愿帮扶活动。“三知”是指志愿者要知道“留守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三沟通”是指志愿者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监护人、班主任沟通;“五个一”是指每个星期为“留守学生”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其父母、监护人、班主任联系一次,每月一次家访,每期制定一份帮护工作计划,每期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总结。去年年底,团县委特别通过《成都日报》、《成都商报》面向成都征集了30名代理家长,为贫困留守学生提供全方位帮助。
四、坚持重点突破,努力打造关爱工作特色品牌
一是组建综合网络,突出心理教育。团县委联合有关部门加强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不断优化“留守学生”成长环境。特别重视“留守学生”的健康、安全和法制教育,通过讲座、谈心,以及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等形式,及时化解心理危机,促进“留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邑安仁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成立了专门课题研究组,并设立了谈心室、心理倾诉室、校园心理热线,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联合教育、公安、民政、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发挥社会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推动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留守学生”监护工作体系。
二是深化社会实践,突出结对帮扶。团县委积极与成都电子高专、西南民大、成都农业技术学院、西华大学等高校团组织联系,组织高校学生到我县留守学生较为集中的金星、董场、安仁等乡镇,开展以“构建和谐农村、关爱留守学生”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留守学生结对,通过对农村留守学生现状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对我县结对留守学生开展了兴趣培养、文化补习、心理辅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广大留守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全年共集中开展社会实践2次,组建了10支社会实践小分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186名。
三是推进扶贫济困,突出社会救助。团县委与四川兰田公司联合开展了“兰田助飞梦想行动”,对100名家庭困难留守学生开展了困难救助,救助资金达4万余元。与县中医院联合开展“千名留守学生医疗救助行动”。由中医院出资20万元为1000名留守儿童提供每人200元的住院医疗救助。11月与县计生局、县妇联联合在金星乡举行了关爱“留守学生”大型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学生结对,协调中医院为留守学生提供了66张“爱心医疗救助卡”,共价值13200元。
四是注重实际需求,突出亲情定制。年底团县委全面启动了“留守不孤单、爱心助成长”为主题的送温暖帮扶亲情定制行动。挑选了30名农村困难留守学生,通过《成都日报》、《成都商报》面向全市征集大专以上学历的“知心哥哥、姐姐”和“代理家长”,在100多名应征者中,确定了30名“知心哥哥姐姐”。“知心哥哥姐姐”通过团县委统一调配,根据留守学生心理素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所需,以“亲情定制”的方式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开展功课辅导,教孩子们唱歌、绘画、做家务等,并送去了统一制作的“爱心联系卡”。团县委同时联合相关部门为30名留守学生送去了每人500元的慰问品和慰问金,为全县105名无电话的留守学生家庭安装了爱心电话,并赠送一年的话费。
总之,2006年大邑团县委在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中为全县“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好事、实事,为他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关爱思路,争取来年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热词搜索: 县委 留守 情况汇报 关爱 学生
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年XX县委上半年党建工作报告2021-08-27
- 县委书记2017年全面从严治党...2021-08-27
- 县委党校主体培训班上讲话稿2021-08-27
- 县委书记调研讲话2021-08-27
- 县委年度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2021-08-27
- 县委财经委员会议上讲话2021-08-27
- XX任XX县委书记时讲话2021-08-27
- 县委扩大会议结束时讲话2021-08-30
- (七一专题)县委七一表彰决定2021-09-08
- 在县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09-09
-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2021-08-27
- 关爱留守妇女活动方案2021-09-05
-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原...2021-09-14
- 乡镇“牵手留守儿童助其健康...2021-09-23
- 留守儿童个案追踪2021-09-28
- 关工委关于外出务工农民留守...2021-10-09
- 关于某县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2021-11-03
- 市农村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的调...2021-11-03
- 2022年教师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2021-11-12
- 留守儿童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22021-12-02
- 水利站创建廉洁单位情况汇报2021-08-27
- 年“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开展...2021-08-27
- 镇推进“放管服”改革情况汇报2021-09-08
- 发展对象个人情况汇报三篇2021-09-08
- 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2021-09-08
- 办事处主任落实一岗双责情况...2021-09-08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大讨论”...2021-09-14
- 信访工作情况汇报2021-09-14
- *乡开展“三民”活动情况汇报2021-09-14
- ×区社区建设情况汇报2021-09-14
- 社区关爱空巢老人总结2021-09-06
- 社区关爱老人活动总结2021-09-13
- “关爱女孩行动”材料2021-09-14
- 关爱学生故事2021-09-16
- 老师对学生关爱2021-09-16
- 关爱学生体会2021-09-16
- 关爱学生方法2021-09-16
- 关爱学生好老师2021-09-16
- 关爱学生是教育前提2021-09-16
- 街道“关爱女孩行动”方案2021-09-28
- 学生会事迹材料学生会事迹材料2021-08-27
- 加入学生会演讲稿15篇2021-08-27
- 学生会文艺部期末工作总结2021-08-27
- 学生会主席工作总结_学生会个...2021-08-27
- 大三学生学习计划2021-08-27
- 大学生学生会工作总结20202021-08-27
- 年春季学期乡镇高三、初三年...2021-08-27
- 学生会干部辞职信经典参考范文2021-08-27
- 各国学生如何过暑假:学生安...2021-08-27
- 学生会生活部活动策划书2021-08-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