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家乐旅游生态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22 15:14:49
浏览数:次
摘要:“农家乐”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可借鉴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来促进我国“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家乐 旅游 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
“农家乐”是以农村休闲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由于它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和浓厚兴趣。它丰富和完善了旅游产品结构,推动假日旅游的发展;它有利于分流旅游高峰期的客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农家乐”的概念
“农家乐”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我们通常所指的“农家乐”即狭义的“农家乐”,从购买者的角度来讲,它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讲,它是指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广义的“农家乐”源于农业的概念,即广义的农业,它包括农、林、牧、副、渔。这种旅游形式可以定位于休闲类,其旅游主题既是民俗旅游又是生态旅游,是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结合。它是以城郊农民家庭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别有情趣的农家生活为特色,吸引市民来此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体验劳作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
2 “农家乐”旅游独具中国特色
“农家乐”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它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所产生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城乡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尤其与当地的特定地域环境有密切的联系。首先,“农家乐”在中国出现较晚,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我国“农家乐”旅游业的产生,是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整个旅游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而产生的一种旅游形式。使我国旅游业一改以往单一化的局面,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城市近郊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旅游,就是一种拓展旅游思路,满足广大旅游者日益变化的心理需要而开发出的新型的旅游项目。其次,“农家乐”在中国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
3 “农家乐”旅游的优势
3.1交通优势。“农家乐”旅游景点一般距城市较近,交通便利,与需花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的风景区相比具有时空优势。
3.2环境优势。经营“农家乐”旅游的农户,一般具有生态环境和民俗风情优势。或依山傍水,或竹林幽幽,或花果飘香,清香幽静,小桥流水,绿野成片,给人一种心旷神怡、身心舒畅之感,如置身世外桃园。
3.3 价格优势。“农家乐”旅游消费较低,价廉物美。价廉是相对于都市和旅游景区比较而言的。物美,一是指环境;二是指蔬菜、家禽都是就地取材,现取现吃,新鲜无比,很多“农家乐”还是自产自销。“农家乐”的消费一般每人每天20~30元,三餐一宿的价格则为每人每天50元左右,淡季时则为每人每天30~40元。
3.4 特色优势。“农家乐”不仅以户为单位,不少地区还形成了特色相近的多户连接的群体,优势更加突出。如:成都市西郊的郫县友爱乡是以种植花草和奇树而远近闻名的乡村。
4 “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家乐”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4.1 “农家乐”旅游的自然生态平衡遭破坏。我国“农家乐”旅游自然环境保护本身就比较脆弱,许多地方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开发一些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压力增大。
4.2 “农家乐”旅游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大量的“农家乐”旅游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拥挤的人流、车流以及噪声、废气,让当地的农民感到生活空间缩小,生活拥挤纷乱,严重的会导致当地农民对外来旅游者的敌视态度。尽管这些影响有可能是局部的和暂时的,但是毕竟是存在的,并且引起了不良的后果。
4.3 “农家乐”旅游消费缺乏理性。许多地方把“农家乐”办成餐厅酒楼,盲目模仿城市旅游消费模式,其实人们到“农家乐”不是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生态环境方面的精神享受。因此,对资源环境,物质享受要提倡“绿色”消费,即在消费中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5 运用生态文化的理念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利用技术推进力的进程中,必须认真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把长远和近期的利益综合起来;把物质增长与资源持续利用,把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把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把技术手段和道德资源的开发都统一起来,把人与自然的协调作为现代农业技术实施和管理,并与发展农业生产的目的统一起来。生态文化符合新时代要求,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体现了人类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方式、过程和结果。生态文化的理念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具体到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必然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
生态文化要求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追求理性生活。生态文化认为:盲目地高消费并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且造成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提倡绿色生活,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依据生态文化理念,对照我国“农家乐”旅游中目前尚存在的问题,我国“农家乐”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坚持以下几点。
5.1 坚持“农游合一”两栖发展模式 。“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建立在旅游与农业的结合,生态文化要求“农家乐”旅游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农家乐”旅游一定要保持其农业特性,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旅游功能,在农业生产的同时,考虑其旅游功能。
5.2 建立生态文化激励制度。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符合现代旅游的发展潮流,生态文化有利于社会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制,需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尤其是绿色激励制度。包括绿色财政制度、金融制度、税收制度、投资制度等。
5.3 树立鲜明而突出的“农家乐”旅游形象。强化特色意识,树立“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就是资源”的思想。“农家乐”旅游区别于传统大众旅游,追求的不是豪华舒适的饭店设施,而是彻底融入当地农民生活的特点。“农家乐”民俗旅游的经营者要获得效益最大化,必须强化特色意识,突出“农”字特色,遵循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最大程度地突出和保持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
5.4 发展绿色农业,抵制环境污染。绿色农业是应用经济原理,按照食物链与加工链规律,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达到资源利用最充分,产出最多,废物最少,环境污染最小,生产出无毒无害的天然食物。根据生态文化的要求,“农家乐”旅游产品要考虑环保的因素,使用绿色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应注重原汁原味,不施化肥,不施农药,绿环保,现场生产现场消费。顺应当前的“绿色旅游”发展趋势,以生态文化指导“农家乐”民俗旅游,力求保持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减少和避免对农业旅游资源的重大破坏和农村旅游环境的污染,促使农业旅游资源的再生,从而走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热词搜索: 可持续发展 农家乐 生态 文化 旅游
关键词:农家乐 旅游 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
“农家乐”是以农村休闲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形式,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由于它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和浓厚兴趣。它丰富和完善了旅游产品结构,推动假日旅游的发展;它有利于分流旅游高峰期的客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农家乐”的概念
“农家乐”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我们通常所指的“农家乐”即狭义的“农家乐”,从购买者的角度来讲,它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讲,它是指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广义的“农家乐”源于农业的概念,即广义的农业,它包括农、林、牧、副、渔。这种旅游形式可以定位于休闲类,其旅游主题既是民俗旅游又是生态旅游,是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结合。它是以城郊农民家庭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别有情趣的农家生活为特色,吸引市民来此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体验劳作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
2 “农家乐”旅游独具中国特色
“农家乐”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它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到特定阶段所产生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城乡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的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尤其与当地的特定地域环境有密切的联系。首先,“农家乐”在中国出现较晚,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我国“农家乐”旅游业的产生,是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整个旅游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而产生的一种旅游形式。使我国旅游业一改以往单一化的局面,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城市近郊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旅游,就是一种拓展旅游思路,满足广大旅游者日益变化的心理需要而开发出的新型的旅游项目。其次,“农家乐”在中国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
3 “农家乐”旅游的优势
3.1交通优势。“农家乐”旅游景点一般距城市较近,交通便利,与需花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的风景区相比具有时空优势。
3.2环境优势。经营“农家乐”旅游的农户,一般具有生态环境和民俗风情优势。或依山傍水,或竹林幽幽,或花果飘香,清香幽静,小桥流水,绿野成片,给人一种心旷神怡、身心舒畅之感,如置身世外桃园。
3.3 价格优势。“农家乐”旅游消费较低,价廉物美。价廉是相对于都市和旅游景区比较而言的。物美,一是指环境;二是指蔬菜、家禽都是就地取材,现取现吃,新鲜无比,很多“农家乐”还是自产自销。“农家乐”的消费一般每人每天20~30元,三餐一宿的价格则为每人每天50元左右,淡季时则为每人每天30~40元。
3.4 特色优势。“农家乐”不仅以户为单位,不少地区还形成了特色相近的多户连接的群体,优势更加突出。如:成都市西郊的郫县友爱乡是以种植花草和奇树而远近闻名的乡村。
4 “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家乐”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4.1 “农家乐”旅游的自然生态平衡遭破坏。我国“农家乐”旅游自然环境保护本身就比较脆弱,许多地方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开发一些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压力增大。
4.2 “农家乐”旅游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大量的“农家乐”旅游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拥挤的人流、车流以及噪声、废气,让当地的农民感到生活空间缩小,生活拥挤纷乱,严重的会导致当地农民对外来旅游者的敌视态度。尽管这些影响有可能是局部的和暂时的,但是毕竟是存在的,并且引起了不良的后果。
4.3 “农家乐”旅游消费缺乏理性。许多地方把“农家乐”办成餐厅酒楼,盲目模仿城市旅游消费模式,其实人们到“农家乐”不是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生态环境方面的精神享受。因此,对资源环境,物质享受要提倡“绿色”消费,即在消费中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5 运用生态文化的理念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利用技术推进力的进程中,必须认真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把长远和近期的利益综合起来;把物质增长与资源持续利用,把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把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把技术手段和道德资源的开发都统一起来,把人与自然的协调作为现代农业技术实施和管理,并与发展农业生产的目的统一起来。生态文化符合新时代要求,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体现了人类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方式、过程和结果。生态文化的理念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具体到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必然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
生态文化要求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追求理性生活。生态文化认为:盲目地高消费并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且造成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提倡绿色生活,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依据生态文化理念,对照我国“农家乐”旅游中目前尚存在的问题,我国“农家乐”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坚持以下几点。
5.1 坚持“农游合一”两栖发展模式 。“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建立在旅游与农业的结合,生态文化要求“农家乐”旅游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农家乐”旅游一定要保持其农业特性,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旅游功能,在农业生产的同时,考虑其旅游功能。
5.2 建立生态文化激励制度。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符合现代旅游的发展潮流,生态文化有利于社会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制,需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尤其是绿色激励制度。包括绿色财政制度、金融制度、税收制度、投资制度等。
5.3 树立鲜明而突出的“农家乐”旅游形象。强化特色意识,树立“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就是资源”的思想。“农家乐”旅游区别于传统大众旅游,追求的不是豪华舒适的饭店设施,而是彻底融入当地农民生活的特点。“农家乐”民俗旅游的经营者要获得效益最大化,必须强化特色意识,突出“农”字特色,遵循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最大程度地突出和保持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
5.4 发展绿色农业,抵制环境污染。绿色农业是应用经济原理,按照食物链与加工链规律,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达到资源利用最充分,产出最多,废物最少,环境污染最小,生产出无毒无害的天然食物。根据生态文化的要求,“农家乐”旅游产品要考虑环保的因素,使用绿色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应注重原汁原味,不施化肥,不施农药,绿环保,现场生产现场消费。顺应当前的“绿色旅游”发展趋势,以生态文化指导“农家乐”民俗旅游,力求保持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减少和避免对农业旅游资源的重大破坏和农村旅游环境的污染,促使农业旅游资源的再生,从而走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热词搜索: 可持续发展 农家乐 生态 文化 旅游
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关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2021-09-25
-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保持企业可...2021-09-29
- 邮政可持续发展论文2021-10-02
- 邮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分析2021-10-02
- 不断增强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2021-10-08
- 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措施2021-10-11
- 浅述行政环境可持续发展2021-10-17
- 制度是中小民营企业可持续发...2021-10-22
- 实现我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2021-11-09
- 可持续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研究...2021-11-09
- 话说苏仙“农家乐”2022-02-12
- 在“江源农家乐”开业庆典上...2022-04-12
- 生态环境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总结2021-08-27
- 政治生态自查报告&市政协修复...2021-08-27
- 2020年政治生态建设情况评价...2021-08-27
- 2020年度推进政治生态建设情...2021-08-27
- 年市生态环境局一季度工作总结2021-08-27
-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2021-08-27
-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环境&强...2021-08-28
- 政治生态存问题和不足2021-09-06
- 对城市园林生态建设的思考2021-09-09
-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2021-09-15
- 地税系统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主...2021-08-27
- 全市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报告2021-08-27
-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装设计数字...2021-08-27
- 全市廉政文化建设调研汇报会...2021-08-27
- 浅谈银行合规文化建设文章合...2021-08-27
- 中国文化遗产日是几月几日?2021-08-27
- 5G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思路分析2021-08-27
- 5G技术下数字文化产业机遇与挑战2021-08-27
- 廉政文化建设低碳环保意识分析2021-08-27
- 绿色教育下班级文化建设探索实践2021-08-27
- 文广旅游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总结2021-08-27
- 旅游局(文旅局)综治工作总结2021-08-27
- 茶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共创价值...2021-08-27
- 生态下茶文化旅游开发体系构建2021-08-27
- 旅游活动策划书四篇2021-08-27
-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2021-08-27
- 智慧旅游背景下城市旅游竞争...2021-09-08
- 新时代赋予旅游业新使命2021-09-08
- 旅游区党建工作半年总结2021-09-08
- 2004年市旅游局工作总结2021-09-1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