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环境监管机制深化护农工作经验材料
**省**市位于大洪山余脉与江汉平原的交汇处,是全国闻名的“银杏之乡”,**省重要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全市国土面积1355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占80%,辖387个行政村。今年以来,**市工商局把“红盾护农”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结合工商职能转型新形势,创新护农机制,加大打假力度,不断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共查处各类农资违法经营案件78起,案值46万余元,执法办案收入27万元,实现了监管职能到位、服务质量优化和工商形象提升的良好效果。
一、优化内外环境,筑牢护农基础
一是学习讨论提能力。面对停征“两费”后,少数干部认识不明、思路不清、方向不准等问题,该局各基层分局(所)围绕“转型后如何抓重点、重点抓”等主题,引导大家根据农村市场特点,确定了以规范农资市场为切入点,推动监管服务转型的思路。在此基础上,针对农资品种多、专业知识强、识假辨假难的问题,建立每周二业务学习制度,采取自行组织辩论、邀请市局专业市场分局人员讲解的办法,学习农资监管知识和违法经营农资案例,帮助大家提高农资市场监管水平。其间,共组织农资监管学习42场次。今年4月,该局烟店分局人员在剖析农资案件中受到启发,一举查处4起未经授权的假冒种子虚假宣传案。
二是广泛宣传优环境。该局各基层分局(所)通过及时汇报、主动请示,积极争取辖区2个乡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3次组织召开工商、农业、质监、公安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明确要求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支持“红盾护农”专项执法行动。上半年,出动流动宣传车238台次,开办农资法规宣传栏67个,印发农资识假辨假宣传单28000份,邀请记者采访14次,在报纸、电视台曝光假劣农资案件6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农资市场监督,营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形成了强大的监管合力。
三是理顺体制强经检。本着“优结构、利监管、提效能”的原则,调整旧有的以巡查(站、组)为主的收费监管体制,重新整合人力资源,在各基层分局(所)建立“一室两队”内设机构,其中,综合室一般1人,每个巡查队2至3人,经检队5至6人,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目标管理,健全巡查队、经济检查队发现、移交、协办案件等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完善以经济检查队为主体,内联综合室和巡查队,上联市局专业市场分局,外联农资商品产地、经销地工商部门联系的联合办案机制。
二、把握重点环节,严格农资监管
一是清主体,严准入。建立巡查队巡查、经检队查处、综合室登记的农资“经济户口”建管模式,夯实农资监管平台。即:巡查队采取进门店、入田头、查台帐、清证照的办法,开展“地毯式”巡查,摸清辖区农资经营主体信息;经检队开展无照经营整治,对28户无照农资经营户依法进行取缔或规范。同时,对24户超范围、挂靠,以及证照不全、前置审批过期失效的农资经营者进行清理。综合室搜集“两队”监管情况,建立健全农资经营台帐240户,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
二是打假劣,密巡查。以农资“经济户口”为载体,以企业年检和个体验照为契机,突出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及零配件等四类重点农资商品,采取市场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依法查处与教育整顿相结合,流向公示与追源溯流的办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产品行为。在农资经营旺季,规定每周巡查不得少于2次,对涉嫌质量不合格的农资商品进行分品种、分批次、不定期抽样送检。同时,对经销假劣农资商品的,既对农资经销商予以处罚,又层层追溯农资生产者的责任。截至目前,共抽检农资商品7大类23种,查办制售假劣农资案件48件。
三是治虚假,护公平。坚持把查处农资虚假宣传案件作为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的重点,通过实地查、对照看、网上搜、公函询等举措,深挖细查,重点查处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利用标签、说明书对农资产品的质量、成份含量、功效等进行虚假宣传的案件。截至目前,该局共收缴虚假宣传单、宣传手册2000余份,查获7起农资产品虚假宣传案件。其中,成份含量不达标的12起,利用标签、说明书进行虚假宣传的24起。
三、建立长效机制,提升监管效能
一是密织维权网络。依托村级组织和移动公司网点,深入开展12315进农村活动,设立387个农村12315维权站,聘请 389名村主任为义务维权员和农资市场举报“线人”,赋予其小额纠纷调解和案件举报协查的职权。与乡镇政府联合,在3个乡镇举办维权员培训班,培训维权员80余人。同时,强化巡查队员消费保护、指导纠纷调处和收集侵权证据等职责,及时解决农民消费维权纠纷。上半年,通过村组维权员举报,分局成功调解化肥质量案件12起,涉及农田面积227亩,责令经销商向农民支付赔偿金、免费提供化肥等折合金额7万余元,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2万元。
二是实施分类监管。根据农资市场巡查情况,完善农资经营信用分类分级监管机制,将农资经营户信用分为A(守信)、B(警示)、C(失信)、D(严重失信)四级,分别实施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和零距离监管。并对A类授予“农资经营示范店”牌匾,没有举报一般不予检查;对B类发放《预警提示通知书》,督促限期改正轻微违规行为;对C、D两类农资经营者,加大巡查密度和商品抽检频次,并对其违法违规行为从重处罚。上半年,根据信用记录,确定重点监管农资经营户44户,抽检3个批次农资,查获、收缴假劣农资26吨。且辖区A级农资经营户由过去的77户上升到103户,守信率提高了19个百分点。
三是推行双向追责。建立基层分局(所)农资专管员制度,在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两帐两票一卡一书”、种子留样备查、农资质量承诺和农资商品信誉卡等自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农资违法双向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农资违法经营、造成农民损失的行为实行双向追责,即对违法农资经营者进行处罚的同时,对工商网格责任人员巡查频次不够、巡查痕迹未记录、上级部署未落实和投诉举报未及时调处的,一并追究相关责任。今年来,共12名监管不力的基层单位网格人员进行了责任追究。
相关热词搜索: 农工 深化 监管 机制 优化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农工党市委会主委学习《习近...2021-08-27
- 团市委青农工作汇报材料2021-09-14
- 2006年市委农工部工作计划2021-10-08
- 2005年市委农工部领导班子述...2021-10-08
- 农工党市委会年终工作总结2021-11-15
- 县人大常委会教科农工委工作总结2021-12-27
- 农工办副主任创新奉献先进事迹2022-01-17
- 2009年农工部干部代表述职报告2022-01-24
- 市委农工部干部创先争优先进...2022-04-11
- --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2021-08-27
- 住建局深化“三个以案"警示...2021-08-27
- 加强纪律教育深化作风建设研...2021-08-27
- 深化绿化XX行动专题调研报告2021-08-27
- 深化“三个以案”聚焦“四联...2021-08-27
- 实践三个代表深化企业工会工作2021-09-16
- 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努力开创...2021-09-19
- 突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农村配...2021-09-19
- 2005年深化*区经济体制改革思路2021-09-22
- 规范、深化、拓展政务公开的思考2021-09-24
- 商标监管工作情况汇报2021-09-19
- 强化企业监管实施金信工程2021-09-22
- *工商局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2021-09-22
- 提升运政监管水平打造信用运...2021-09-22
- 网络监管平台加强机关效能建...2021-11-08
- 关于保险监管体制几点思考2021-12-06
- 在维护监管场所稳定和谐中促...2021-12-07
- 重点行业企业登记监管办法2021-12-28
- 重点档案的认定标准与监管措施2022-01-01
- 工商系统监管与服务问题思考2022-01-14
- 论性道德的发生机制2021-10-21
- 完善四个机制推进人才开发2021-10-29
- 未成年人犯罪捕诉防一体化机...2022-01-15
- 后备干部培养机制2022-02-12
- 创新评价机制,打造“阳光”教育2022-02-13
- 机制搭就成长梯2022-02-18
- 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人...2022-03-08
- 健全并实质执行内部控制机制...2022-04-04
- 如何创新人才机制2022-04-07
- 谈高层住宅混凝土结构优化设计2021-08-27
- 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总结与思考2021-09-06
- 创新优化纳税服务促进地方经...2021-09-14
- 县优化经济环境的调查与思考2021-09-15
- 优化农业结构2021-09-26
- 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报告2021-10-11
- 优化营商环境是最响亮“xx主张”2021-10-12
- 对于优化营商环境调查与思考2021-10-12
- 对*县开展双争活动优化发展环...2021-11-14
- 优化发展环境讲话材料202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