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乡镇财政科学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2-02-10 15:15:14
浏览数:次
乡镇财政是保证乡镇政府机构正常运转的根本保障,构建和谐农村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县大多数乡镇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等原因,财政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问题。这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乡镇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也影响了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如何解决好乡镇财政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乡镇财政收入的根本好转,是乡镇党委、政府和财政部门面临的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调查,现就如何发展乡镇财政提出个人一些见解: 一、制约乡镇财政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是经济发展缓慢,财源不足。这是乡镇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我县大多数乡镇都是以农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发展缓慢,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有的乡镇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招商引资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几乎没有上过工业项目,尚处于农业经济社会状态。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税源不足,导致财政增收困难重重。 二是机构臃肿,人员过多,开支费用大。虽然我县乡镇机构经过几次改革,但效果不很理想,机构依然臃肿庞大,人员还没有真正精简下来。乡镇财政工资支出占总支出的绝大部分,乡镇财政基本是“保饭吃”的财政,建设性资金廖廖无几。加之,乡镇是最基层的行政组织,上级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往往都压到乡镇一级完成,如乡村道路建设、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建设、殡改等各项达标升级任务。这些工作任务都是硬任务,有的甚至“一票否决”,摘“乌纱帽”。这些工作任务,有的有配套资金,有的则没有,乡镇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应付上级的检查,有条件要上,无条件也要上。这些都给乡镇财政带来繁重的负担。 三是各项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带来的影响。中央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广大群众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由于我县大多数乡镇经济比较落后,收入主要来源于三提五统、教育费附加、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等税费,中央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以上税费的收取,从而使乡镇收入出现了较大的缺口。二是政策性开支带来的支出压力过大。如:近几年来,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增资政策,涉及面广,增支数额大;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这些都需要财政增加预算支出。 此外,一些乡镇财务制度不健全,漏洞较多,开支不规范,这也是乡镇财政困难的原因。 二、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逐步缓解乡镇财政困难 一是大力发展经济,积极培植财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治本之策。俗话说,水涨船高。只有经济发展了,税源增加了,才能增加财政收入。因此,乡镇党委、政府必须牢固树立“靠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源,通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切实抓好发展这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比较优势,选准发展方向和财源增长点,制定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财政收入为重点,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并举”的方针,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要坚持围绕农业上工业的方针,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发展镇级经济,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二是优化支出结构,规范乡镇财政管理。当前,在乡镇财政普遍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必须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加强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1)规范乡镇财政供应范围。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乡镇财政供应范围主要满足政府行政开支以及支援农业、科教、文化和计划生育方面的需要,首先要确保干部工资发放,坚决压缩会议,严格控制招待等费用支出。(2)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预算法》和有关政策法规编制年度预算,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不安排赤字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支出。要依法加强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监督。(3)深化支出管理改革,推行部门预算、综合预算和政府采购制,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实行“零户统管”,集中核算,防止多头支出,堵塞支出漏洞,从而增强预算的调控能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是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大争资争项力度。逐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一方面,完善和深化镇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新型县镇公共财政制度。给予乡镇政府适度合理的财政政策,充分调动乡镇抓收入、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同时,建立相应的财源建设考核激励机制,把乡镇财源建设工作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并通过财政体制的调整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不断推进乡镇财源建设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乡镇转移支付力度,界定各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责任,明确转移支付的事项、标准和支付方式,保证转移支付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抓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的机遇,加大对三农建设的争资争项力度,提升乡镇农业发展速度。加快乡镇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乡镇财政科学化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科学化 乡镇财政 发展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调查,现就如何发展乡镇财政提出个人一些见解: 一、制约乡镇财政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是经济发展缓慢,财源不足。这是乡镇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我县大多数乡镇都是以农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发展缓慢,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有的乡镇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招商引资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几乎没有上过工业项目,尚处于农业经济社会状态。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税源不足,导致财政增收困难重重。 二是机构臃肿,人员过多,开支费用大。虽然我县乡镇机构经过几次改革,但效果不很理想,机构依然臃肿庞大,人员还没有真正精简下来。乡镇财政工资支出占总支出的绝大部分,乡镇财政基本是“保饭吃”的财政,建设性资金廖廖无几。加之,乡镇是最基层的行政组织,上级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往往都压到乡镇一级完成,如乡村道路建设、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建设、殡改等各项达标升级任务。这些工作任务都是硬任务,有的甚至“一票否决”,摘“乌纱帽”。这些工作任务,有的有配套资金,有的则没有,乡镇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应付上级的检查,有条件要上,无条件也要上。这些都给乡镇财政带来繁重的负担。 三是各项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带来的影响。中央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广大群众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由于我县大多数乡镇经济比较落后,收入主要来源于三提五统、教育费附加、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等税费,中央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以上税费的收取,从而使乡镇收入出现了较大的缺口。二是政策性开支带来的支出压力过大。如:近几年来,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增资政策,涉及面广,增支数额大;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这些都需要财政增加预算支出。 此外,一些乡镇财务制度不健全,漏洞较多,开支不规范,这也是乡镇财政困难的原因。 二、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逐步缓解乡镇财政困难 一是大力发展经济,积极培植财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治本之策。俗话说,水涨船高。只有经济发展了,税源增加了,才能增加财政收入。因此,乡镇党委、政府必须牢固树立“靠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源,通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切实抓好发展这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比较优势,选准发展方向和财源增长点,制定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财政收入为重点,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并举”的方针,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要坚持围绕农业上工业的方针,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发展镇级经济,壮大地方财政实力。 二是优化支出结构,规范乡镇财政管理。当前,在乡镇财政普遍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必须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加强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1)规范乡镇财政供应范围。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乡镇财政供应范围主要满足政府行政开支以及支援农业、科教、文化和计划生育方面的需要,首先要确保干部工资发放,坚决压缩会议,严格控制招待等费用支出。(2)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预算法》和有关政策法规编制年度预算,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不安排赤字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支出。要依法加强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监督。(3)深化支出管理改革,推行部门预算、综合预算和政府采购制,对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实行“零户统管”,集中核算,防止多头支出,堵塞支出漏洞,从而增强预算的调控能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是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大争资争项力度。逐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一方面,完善和深化镇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新型县镇公共财政制度。给予乡镇政府适度合理的财政政策,充分调动乡镇抓收入、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同时,建立相应的财源建设考核激励机制,把乡镇财源建设工作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并通过财政体制的调整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不断推进乡镇财源建设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乡镇转移支付力度,界定各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责任,明确转移支付的事项、标准和支付方式,保证转移支付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抓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的机遇,加大对三农建设的争资争项力度,提升乡镇农业发展速度。加快乡镇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乡镇财政科学化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科学化 乡镇财政 发展
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质监局机关事业单位党建设科...2021-08-27
- 督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2021-09-15
- 钱克明博士:决策科学化促进...2021-09-27
- 狱政管理科学化论文2021-12-07
- 浅议如何推进教育改造科学化2021-12-07
- 实现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2021-12-21
- 以科学化精细化要求拓展事业...2022-02-10
- 新形势下的科学化统计管理与...2022-02-12
- 城市排水设施科学化养护管理...2022-02-20
- 2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社...2021-08-27
- 2021年~2025年服务贸易发展...2021-08-27
- 发展党员预审“三看”,确保...2021-08-27
- 谈5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进程2021-08-27
- 电子商务发展前景-毕业论文2021-08-27
- 直机关工委发展党员常用文书范文2021-08-27
- 小型农业机械发展趋势及应用...2021-08-27
- 各国交强险发展论文_交强险发...2021-08-27
- 疫情防控一线发展党员座谈会...2021-08-27
- 2019年发展党员工作总结2021-08-3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