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好媳妇先进事迹
在**,对照看照顾孩子的活动称之为“带”孩子,本文中的主人公***10年如一日“带”着瘫痪在家、智力相当于一个几岁孩子的因公致残疾的丈夫,用爱心和责任谱写一曲感人的爱情颂歌。
***,女,46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县民政局副局长。1988年她和相恋两年多的男友—炎陵县畜牧水产局干部曾辉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家庭和睦,夫妻恩爱,事业上比翼双飞,两人因工作出色被各自的单位分别选送到第二期、三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不久,***调入**县委组织部工作,曾辉也调了回家**县畜牧水产局工作,之后还晋升为畜牧兽医师。
然而,天妒幸福家庭,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降临在他们身上。1999年9月29日下午,曾辉正在单位门前检查欢庆“国庆”五十周年标语横幅挂得是否端正的时候,突然遭遇交通事故,颅脑外伤非常严重,虽然及时送到县人民医院进行开颅手术,但因伤势太重,还是陷入深昏迷之中,生命危在旦夕,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
望着病床上插满管子、意识全无的丈夫,***心如刀绞,悲痛万分。但她怎么也不甘心自己爱人—一个年轻有为的大学生、单位办公室主任、技术骨干,就在自己眼前消失。她毅然决定让爱人转院去省城大医院治疗。此时不少人好心人包括了解病情的医生都委婉地劝她放弃这个决定,回家准备丈夫的后事。因为在做手术的时候切除了部分膨胀出的脑组织,脑组织是不会再生的,以后即使抢救过来了,也会有很重的后遗症,并且很有可能会成为植物人。这样不仅病人自己痛苦也会拖累家庭。但她考虑不了这么多,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有1%的希望,她都要作100%的努力。她作了最坏的打算,就算是丈夫成了植物人她也要去努力,不离不弃。
于是,***把刚满10周岁的儿子托付给娘家父母照顾,陪护爱人到长沙湘雅三医院治疗,这一去便是8个多月时间。这期间,曾辉经历6次开颅手术。次次手术性命攸关,每做一次手术,等待在手术室外的***就感觉是刀子在自己心头上剜一般。担心、焦急、恐惧等交织在一起,难受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脑外伤病人最怕的是意志消沉,丧失求生欲望。***本来也是个性格比较内向、感情比较脆弱、多愁善感的人。但想到眼前爱人比自己更加脆弱,想到了丈夫需要自己的照顾,想到了小孩还需要自己去抚养……于是,她在灾难面前选择了坚强,在困难面前昂起了头。她要为爱人做榜样,要把她的坚强斗志传递给昏迷之中的丈夫,激发他的求生欲望。于是,在最初的两个月里,她衣不解带日夜守护在丈夫的身边,总是握紧他的手,不停地在他耳边呼唤他的名字,鼓励他战胜病魔,和家人团聚。在医生的治疗和爱人的爱心呼唤下,曾辉顺利度过六次大脑手术的生死关口,终于脱离了危险期。此后,又走上了漫长艰难的康复路。
为了唤醒丈夫,***她想尽了办法。每天坚持和他“聊天”,不仅她和他聊,她还常打电话到家里,让儿子、父亲、母亲和他“聊天”。还托小叔从**买来一台袖珍电视机,放在病房,专门收看他过去最喜欢看的体育频道。还训练他能动的右手握笔写字。她的苦心终于感动上天,在住院6个月后的又一次聊天问他叫什么名字时,他用颤抖的手在本子上写下了 “曾辉”二字,在又一次电话聊天中,他发出了“妈”的声音,在***看来,这歪歪扭扭的两个字是世界上写得最美的字,他哪声含糊不清的“妈”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丈夫终于醒了,她喜极而泣。
为了让丈夫早日恢复语言功能,***象教孩子似的教他说话,从最简单的“爸爸”“妈妈”称呼开始,逐渐教他句子,一字一字的说,一句一句的教,不厌其烦。她还把教的内容录下来,在她外出买菜或者回家看儿子的时候,让陪护人员放给他听。坚持写护理日记,哪天眼睛动了,哪天能自主翻身了,哪天能叫出儿子的名字了等,爱人的丁点儿进步她都记得详详细细、清清楚楚,到她离开医院上单位上班时,已经记下厚厚两大本。
为不让肢体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退化,在促醒的同时***还经常帮他活动、按摩。为掌握正确有效的按摩方法,她跑书店购买有关的书籍,到中医科按摩科医生处“偷学”。没有康复设备,自己想办法,练坐、站的时候,丈夫身体总住偏瘫的一边倒,她就坐着他的背后或立在他旁边,做他的靠背和支拄,练走的时候做他的拐杖,因偏瘫的左脚不能提,就用绳子捆着左脚,右脚动一步,就扯着绳子让左脚也动一步。因为他长时间的卧床,体重增加了很多,每次锻炼两人都累得满身大汗,筋疲力尽,非常辛苦。由于丈夫抢救时部分脑组织被切除,智力只相当于几岁孩子。锻炼时间长了,他不愿意配合,还朝她吐口水,挥拳头,发脾气。她总是耐心地哄他,至到他愿意继续。因为住院费用的问题,住院三年以后,他回家了,从此康复训练也从医院转移到家里。时至今日,他的康复训练一天也没停止过。
***“带”着丈夫还孝敬公婆。丈夫家三兄弟,他是长子。加上他离父母最近,平时两夫妻照顾两老也多一些。他受伤住院后,本来多病的母亲因为过度担心儿子而病情加剧,2000年6月也住进了医院。为了同时能够照顾婆婆和爱人,***将爱人转到**和婆婆同住在人民医院。照顾两个月后,婆婆离开了,她又和两个小叔体面热闹地送婆婆上山。婆婆是是长沙人,因为路远交通不便,娘家人平时往来不多。经过此次亲历***照顾爱人和婆婆,张罗婆婆丧事,以及他们有什么喜事她都能搭上一份礼品,他们一致称赞她是婆婆的好儿媳。年迈的公公把大儿媳当成依靠,家中无论大小事都要她出面、拿主意。她也把公公当成自己的亲父亲样对待。平时***经常打电话嘘寒问暖,身体不舒服时及时看望,节假日则邀他一起过,理解支持他找保姆、找伴。现在老人和保姆一起生活,身体心态都比较好,老人也经常来大儿子家看看,看到儿媳带着儿子、孙子生活得很幸福,他很开心,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爱香是不仅是我的好儿媳,还是我的好女儿”。
照顾好瘫痪丈夫的同时,作为一名母亲,***还得担负培养儿子成才的重任。丈夫受伤时,儿子刚满10周岁,本来处在“少年不知愁兹味”的时代的儿子,却有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忧愁,性格也变得更加内向、孤僻。小学六年级时,一次因一道要求用算术方法解答的应用题解不出,向妈妈求教。而***只能用方程解答,不会用算术方法解答。儿子非常失望、伤心,边哭边说:“要是爸爸不出事的话,他一定会解答”,这是他郁结在心中的忧伤的总暴发。***知道他爸爸受伤致残的事使他受到很大的影响,发展下去的话,不利于他的成长。于是,她再累再忙也抽出时间陪他,和他交流沟通,鼓励他多和同学交朋友,休息时间也拉他一起去同学家玩。开导鼓励他和妈妈一道帮助爸爸度过难关,同时还找来台湾著名作家刘墉的作品《及时死去的父爱》一起阅读欣赏。儿子慢慢地走出了父亲受伤残疾的阴影,逐渐变得开朗些了,成绩也进步很快,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小学、初中毕业时都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重点中学**一中,2007年还以优秀的成绩考上大学。
因为工作需要,***在请假8个月时间期满后,就回到单位上班。可人在家里,心系爱人。丈夫住院期间所有的长假如“五一”“国庆”、“春节”假期都是带着儿子在医院陪爱人一起度过。只要在爱人身边,就让平时陪护的人休息,亲自护理他。为了经常能和爱人说话,开通了病房的电话,宁肯自己平时省吃俭用,花电话费一点也不心痛。
每天陪爱人说话聊天已经形成了习惯,这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每天下班回家打开门的第一句话就是“曾辉,我回家了”,然后就到他的房间听他“汇报”他从电视中得到的国际国内新闻,以及家里电话响了几次,谁来了。虽然他说得不很准确,有时还会闹笑话,但她认真地听。***也告诉他一些身边发生的事,虽然有些他听不很明白。每当“五一”“国庆”“春节”等节日前夕,她都要带他坐车绕县城游览一圈,到爱人单位转一转。她要让他感觉不到寂寞,感爱社会的变化、**的变化,感觉人的正常视觉。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十年过去了。***对丈夫不离不弃,体贴入微、悉心照顾,期间的艰辛和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她爱人不仅能说话,而且还有简单的思维,连医学教授都感叹说:曾辉能达到这样的康复程度简直是个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同志用她坚强的意志和不离不弃的爱心所创造的。
相关热词搜索: 先进事迹 媳妇 孝老爱亲好
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2020致敬最美逆行最新疫情先...2021-08-26
- 学习钟南山院士先进事迹心得...2021-08-27
-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_12021-08-27
-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0202021-08-27
- 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021-08-27
- 学习崔崑院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021-08-27
- 2020全国特岗教师先进事迹学...2021-08-27
- 2020全国特岗教师先进事迹学...2021-08-27
- 学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心得体...2021-08-27
- 学习张富清老英雄先进事迹心...2021-08-27
- 快板书:丑媳妇俊媳妇2022-01-01
- 农村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