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统计制度中贷款类统计指标的缺陷分析及建议
贷款类统计指标所反映的数据变化是各级人民银行分析经济金融运行,提供决策参考过程中的重要基础。但是,当前金融统计中贷款类统计指标设计存在诸多问题,未能全面和直观地反映贷款业务情况,数据使用效率亟待提高。我们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分析当前贷款统计指标体系缺陷,并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提出改进意见。
一、当前贷款类统计指标存在的缺陷
(一)统计指标设计不合理。一是指标过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当前的部分贷款类统计指标在设计上与已无法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如“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的“中长期贷款分类”按照贷款类型划分为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其他三类,与银行当前发放贷款以项目和期限划分的实际情况存在矛盾,因此,银行在上报统计数据时,将无法准确归集的数据全部计入其他类,造成“其他中长期贷款”占比较大,未能清晰地反映中长期贷款结构情况。再如,“本外币贷款分类统计表(按注册类型)”与“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设计按企业类型分类的“集体企业贷款”、“联营企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等指标明显与当前的企业现实类型不相符,既增加了银行工作量,又不能准确实现对贷款的细分。二是指标繁复。例如“人民币信贷收支表” 中“短期贷款”按双重标准分类,既有行业划分的信贷指标,如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又有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划分的信贷指标,如三资企业贷款、私营企业贷款,在各项分类指标中未形成校验关系,造成银行统计数据容易出现重复、疏漏。三是指标重复。例如“本外币贷款分类统计表(按保证形式)”属于风险控制类数据,在银监部门的数据统计中已有反映,造成银行重复报送。
(二)统计指标设置不协调。一是本外币统计指标设置不协调。当前的“外汇信贷收支表”中对“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的明细分类指标主要是以境内、外贷款作为标准,与“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不一致,在进行整体贷款结构数据应用与分析时,无法准确把握贷款的投向情况。二是月报与季报统计指标设置不协调。当前,月度报表与季度报表的部分贷款类统计指标存在重叠现象,例如 “本外币贷款统计表(按行业分类)”在月度、季度报告中重复报送,造成银行工作量无谓增加。三是金融统计与银行核算不协调。银行信贷部门在统计项目设置和分类时不是按国家统计局和人民银行统计制度的规定设置统计指标,而是按照金融机构自身核算需要设立,造成统计数据生成过程中人工干预过多,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难以真实反映贷款业务情况。以某银行为例,该行科目设置中有“批发贷款”、“零售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与人民银行系统接口时,系统自动将“批发贷款”全部列入“其他短期贷款”,造成该科目余额虚增,不能准确的反映出贷款投向。
(三)统计指标种类不完整。一是缺少按企业规模贷款分类指标。大中型企业融资渠道增加、贷款需求下降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各级人民银行在进行此类情况分析时,由于缺乏相应统计数据,必须依靠各银行临时手工报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且不具时序可比性。二是缺少本、异地贷款分类指标。当前,银行跨区域开办贷款业务的情况非常普遍,与贷款指标设置的区域化原则形成较大矛盾,对客观分析某一区域的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形成明显制约。以株洲市为例,当前全市的异地融资总量已占全市贷款总量的19.2%,全市贷款总量数据根本无法真实反映企业融资总量。三是缺少不良贷款剥离及核销相关指标。银行机构在改革过程中对不良贷款剥离与核销等手段使用较多,极大地冲减了贷款总量,而贷款指标中有没有专项反映,在进行相关分析时,无法全面掌握与了解贷款总量历史变化情况,以及区域间的横向比较。
二、对改进与完善贷款类统计指标的相关建议
如何改进与完善金融统计中贷款类统计指标?我们认为,应遵循科学、实用、可操作的原则,通过对现有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增设部分重要指标,并结合实际适当调整数据报送程序与要求,达到提高贷款类统计数据使用效率的目的。
(一)修改现有贷款类统计指标。一是取消部分贷款类统计指标。如短期贷款分类中的企业类型分类指标、“本外币贷款分类统计表(按注册类型)”中按企业类型分类指标、以及“本外币贷款分类统计表(按保证形式)”所有指标。二是中长期贷款分类项目。比照短期贷款科目将中长期贷款划分为工业、商业、农业、个人、其他类长期贷款五个项目,既清晰反映了中长期贷款结构,又便于与短期贷款合并进行数据利用。三是统一本外币贷款统计指标。在外币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下增设按行业分类指标,有利于本外币贷款数据合并使用。
(二)增设部分贷款类统计指标。一是增设按企业规摸分类指标。按照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三项划分企业贷款的规模结构数据。二是增设本、异地分类指标。以数据报送地作为本异地划分标准,将异地贷款区分为本地机构投放异地、异地机构投放本地两类,分别由银行机构报数和信贷登记系统取数两种方式实现数据归集。三是增设不良贷款剥离、核销指标。主要反映出历史剥离与核销贷款总量,便于体现贷款数据的时序性。
(三)增加数据报送的灵活性。针对信贷类很多数据需统计人员手工完成,不仅手续烦琐、准确性不高、时间滞后,而且容易影响资产负债表常规报送的问题。人民银行对银行机构在上报统计数据的程序与时间要求上应适当增加灵活性,可采取分批采集数据的模式予以解决。常规资产负债表按时完成报送,部分分类指标数据采取分批次采集报送,在时间要求上适当延后,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督促银行机构应尽量通过已建立的信贷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自动将收集到的原始信贷数据进行汇总,并按分类标识生成所需信贷报表,减少统计人员手工统计的工作量,降低统计误差,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相关热词搜索: 统计 缺陷 贷款 指标 制度
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市统计局前三季度重点工作总结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统...2021-08-27
- 统计局个人季度总结两篇汇总2021-08-27
- 区统计局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2021-08-27
- 上半年统计局工作总结2021-08-27
- 年统计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汇报2021-08-27
- 谈市场经济管理中统计学影响2021-08-27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2021-08-27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2021-08-27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2021-08-27
-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2021-09-25
- 浅议当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2021-09-25
- 当前金融统计制度存在四方面...2021-09-25
- 心理缺陷表现2021-09-28
- 企业管理六大“致命缺陷”90%...2021-09-28
- 论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缺陷2021-11-09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2021-11-29
- 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2021-12-06
- 由ARP欺骗攻击探讨当前网络的...2022-01-12
- 坚持质量四原则,努力创造“零...2022-02-17
- 农民贷款难与农信社难贷款的症结2021-09-20
- 对*市中长期贷款的调查与分析2021-12-08
- 贷款后登报声明用于抵押的房...2022-01-22
- 县市区党建工作综合考核指标体系2021-08-27
- “全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2021-09-24
- 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考核指...2021-10-13
- 新版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简介2021-10-28
- 构建科学指标体系优化增值税...2021-10-31
-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2021-10-31
- 玻璃器皿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指...2021-12-17
- 建立法治政府指标体系分析探讨2022-01-13
- 对省、市新型工业化考核统计...2022-02-12
- 对上海郊区水利现代化指标体...2022-02-19
- 主题党日活动制度2021-08-27
- 推进退役军人“归雁”仪式活...2021-08-27
- 城区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2021-08-27
- 制度_制度范本_制度范文_制度...2021-08-27
- 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2021-08-27
- 主题党日活动制度2篇2021-08-27
-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师生外出审...2021-08-27
- 黑龙江垦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21-08-27
- 把握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疫...2021-08-27
- 一岗双责制度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