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信贷支持,“三农”的出路何在?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业银行如何围绕“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发挥信贷帮扶助推作用,配合国家实施“三农”经济发展战略,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达到双赢互惠、和谐发展的目的?日前,笔者深入农业生产大县――邓州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一、邓州市域概况与“三农”经济特点
邓州市地处河南西南部豫、鄂两省交界处,辖22个乡、镇、办事处,578个行政村,总面积2294平方公里,耕地240万亩,总人口155万(其中农村人口 140万)。1988年撤县建市,198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市,1996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2001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扩权市,享受与省辖市同等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
近年来,邓州市紧紧围绕建设粮棉大市、经济强市的宏伟目标,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入手,强力打造粮、棉、烟、林、牧种养业基地,以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以支持完善服务流通体系为保障,延长产业链条,城乡协调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农工商相结合的三农经济发展新格局。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72.7亿元,涉农工业、流通业产值266亿元,实现税利1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0217元,农民人均收入4347元,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排全省前50名。具体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1、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一是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提高。邓州以盛产小麦、玉米、豆类等,被确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275万亩(其中小麦机播151万亩、玉米机播70万亩),粮食总产20.2亿斤(其中夏粮14.66亿斤),产值10.2亿元,位居全省第五、全市第二;二是棉烟林牧四大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全市棉花、烟叶种植面积分别为39万亩和12万亩,年产量分别为7600万斤和2600万斤,其中棉花生产位居全省第三、全市第一;杨树面积67万亩,产值3835万元;大牲畜年出栏309万头,产值24.7亿元,居全省第九、全市第四。三是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种粮直补314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10万元,农资综合补贴5887 万元,为粮食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2、规模经营初露端倪。该市通过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规模经营奖励力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民从事规模经营的热情。一是粮棉种植大户不断涌现。目前全市共有种粮大户1800多个,种棉大户1080户,其中,承包土地在100亩以上的1000余户,300亩以上的200余户;二是养殖大户不断增加。邓州现有养鸡1000只以上、养猪200头以上、养牛5头以上的大户约1200户;三是50亩以上林业种植大户650个,20%已进入采伐期;四是机械耕作大户逐年增多,现有农机大户120户,户均2-5台大型农机械。
3、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强劲。目前,邓州市现有农业产业化企业260家,产值利税分别为156亿元和8.1亿元。其中县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级3家,市级6家),一是以北园木业公司为代表的林板业加工龙头企业2家;二是雪阳棉纺、永泰棉纺等纺织龙头企业3家;三是久友面粉有限公司、金星集团南阳啤酒有限公司、先天下种业公司、六合饲料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粮食加工购销龙头企业5家;四是其它涉农重点企业10余家,为我行拓展信贷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中小企业前景广阔。现有中小企业2000余家,遍布县域各乡镇办,经营项目各具特色,涉及各行各业,2007年产值达10.5亿元,已经成为当地县域经济发展一大特色和一支重要力量。如构林镇现已发展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22家,年加工粮食6亿斤,产值近6亿元。
5、流通服务体系趋于完善。一是以种子公司为主导,私营门店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良种供应体系;二是以供销系统连锁经营为主、个体经营为辅的农资流通体系;三是以国家粮食收购为主体,粮食加工企业和经纪人共同收购组成的粮食流通体系。该市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199个,年交易额达55亿元。
二、支持“三农”信贷资金需求测算
根据邓州市“三农”经济基本情况和涉农企业(行业)现有规模、发展速度,应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择优扶持、梯次推进”的策略,对以下涉农骨干企业(行业、基地、大户)进行重点扶持。具体测算数额如下:
1、规模以上粮棉、养殖、农机大户信贷需求4400万元(第一批拟从中筛选10户左右具有代表性的予以支持):2007年底承包土地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000余户,300亩以上的有200余户,此类种植大户30%在播种季节需要信贷支持,户均2—3万元,共计800万元;养鸡1000只、猪200头、牛5头以上的养殖类大户约1200户,30%有信贷需求,户均4-20万元,共需3000万元;农机大户120户,户均3-6台,40%有信贷需求,户需2-8万元,共需600万元。
2、为粮棉生产提供服务的种子、植保、农机、粮食、生产资料部门和个体工商户等信贷需求为3400万元:通过“良种一揽子贷款”模式、“农机一揽子贷款”模式分别对良种生产经营体系和农机生产流转体系进行重点服务支持。
3、从事粮棉等农副产品加工、转移、消化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信贷需求为2200万元:重点对3个省级龙头企业、6个市级龙头企业进行支持,主要有邓州市久友面粉有限公司、河南六合饲料有限公司等。
4、当地优势产业及骨干企业信贷需求为6000万元:主要有以杨树经济产业为依托的林木加工企业邓州市北园木业有限公司,以粮食产业为依托的消费升级类企业金星啤酒邓州分公司,以棉花产业为依托的棉纺企业等。
三、县域金融机构及信用环境情况
1、金融同业分布与县域金融环境情况
2007年底,该市共有常设金融机构7家,营业网点94 个,员工总数1223人,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3.4亿元,其中涉农类贷款余额37.5亿元。
具体数据如下表:
金额单位:万元
类别 | 项目 | 工行 | 农行 | 中行 | 建行 | 信用社 | 农发行 | 邮储 | 合计 |
机构人员 | 营业网点 | 2 | 11 | 5 | 2 | 44 | 1 | 29 | 94 |
其中城区网点 | 2 | 4 | 4 | 2 | 11 | 1 | 5 | 29 | |
员工总数 | 45 | 157 | 60 | 48 | 806 | 25 | 82 | 1223 | |
其中城区员工 | 45 | 101 | 60 | 48 | 210 | 25 | 32 | 521 | |
业务情况 | 存款余额 | 32707 | 177296 | 53034 | 37007 | 204134 | 4670 | 117574 | 626422 |
其中储蓄存款 | 24322 | 157546 | 43707 | 23597 | 22454 | 117574 | 399200 | ||
贷款余额 | 相关热词搜索:
农行
三农
信贷
何在
出路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