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杨月明)
关 键 词: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会计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1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济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而在单位内部采取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①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②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它重要经济业务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③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④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2 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目标和原则
2.1 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就我国现实而言,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目标是:①保证单位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②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③保证会计记录的可靠性和及时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④保证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符合效益原则;⑤保证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
2.2 建立内部会计监督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从我国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①合法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②适应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体现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③规范性原则。即各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全面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要符合并体现会计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规范会计事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④科学性原则。制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必须科学合理,以使所制定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便于操作和执行。必须有利于控制和检查,有利于了解监督制度执行情况的手段和途径,同时要根据执行情况和管理需要不断完善,以保证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更加适应管理需要。
3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基本内容
3.1 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办理经济业务事项,并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涉及许多人员,包括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记账人员。为了有效监督、控制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进行,保证经济业务事项顺利进行,保证会计资料质量,必须明确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具体要求:①经济业务事项、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记账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做到职权明确、程序规范、责任清楚。避免因职责不清相互扯皮,推诿甚至越权行事,造成管理失控。②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实行职务分离。职务分离可有效防止因权限集中,职务重叠而造成的贪污、舞弊和决策失误。③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相互制约。由于上述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可将失误、舞弊等问题控制到最低限度。
3.2 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
针对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等重大经济业务事项活动中存在的盲目决策,秩序混乱,管理失误而给国家单位和社会公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实际情况。《会计法》对重要经济业务事项决策和执行程序的要求,突出了两点:①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做到制度化、规范化;②决策和执行程序中应当体现决策人员与执行人员之间能互相监督、互相制约,既防止权限过于集中,又防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
3.3 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财产清查,既是加强财产物质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有关会计制度规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之前必须进行财产清查,对账实不符问题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以保证会计数据真实完整。财产清查制度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部分地对各项财物进行实地盘点和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核对的一种制度。通过财产清查,改善经营管理,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通过财产清查,可以确定各项财产的实存数,以便查明实有数与账面是否相符,并查明不符的原因和责任,制定改进措施,做到账实相符,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3.4 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我国,已有不少部门、企业、单位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主要从事内部财务审计,对会计工作实行控制和再监督。内部审计对会计资料的监督审查,不仅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非常广泛,不同经济活动、经营范围、管理基础的单位对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从内部监督和控制的基本原理看,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人事任免中利害关系的回避,重要岗位人员的定期轮换,预算管理,业绩考核与评价,风险分析,系统监测等,都是内部监督和控制的重要方面和有效手段。
4 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举措
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保证。公司企业等单位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同时,还应当制定以下会计管理制度。
4.1 会计程序及会计政策手册
为了确保会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错报漏报会计信息,公司、企业等单位应当制定会计处理程序及会计政策手册。这种手册不仅有助于业务人员和会计人员了解会计工作的流程,而且有助于相同的经济业务事项按前后一贯的方式进行处理,形成可靠的会计业务和财务报告。
4.2 账表设置制度
账表设置制度旨在帮助会计人员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凭证,正确编制会计报表。账表设置制度主要包括:会计科目表;总账和明细账的设置及使用方法;会计凭证的格式、内容、审核要求和传递程序;会计账簿的设置;会计报表的种类及编制要求;财务指标体系及其报送要求。
4.3 凭证编号制度
凭证编号制度有助于防止经济业务事项的遗漏或重复,为此经济业务事项一经发生,就应对记载经济业务事项的凭证进行编号或预先编号。严格执行凭证编号制度,是确保会计信息完整性的重要控制措施。
4.4 复式簿记与控制账户制度
运用复式簿记方法,借助借贷平衡机制,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增进账户之间和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便于会计人员纠正错误、防止舞弊。控制账户是对明细账户纪录正确性具有控制作用的总账账户。会计人员将控制账户与明细账户定期核对,是检查会计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4.5 内部稽核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内部稽核主要是对会计事项的审核,包括原始凭证审核、记账凭证审核、会计账簿审核、会计报表审核。
4.6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不可或缺的措施。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应包括: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财务收支审批人员的责任。
4.7 成本核算制度
实行成本核算的单位应当建立成本核算制度,以加强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制度应包括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成本分析等。
4.8 财务分析制度
建立健全财务分析制度有助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财务分析制度应包括: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财务分析的基本要求和组织程序;财务分析的具体方法;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
作者简介: 杨月明,男,武警水电第一总队审计科副科长,会计师。
来源:《人民长江》2008.09
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紧握政治监督“方向盘”,实施...2021-08-27
- 水利工程建设廉政监督员管理制度2021-08-27
- 基层推进四个监督统筹衔接调...2021-08-27
- 某县市场监督管理系统优化营...2021-08-28
- 某县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2021-09-13
- 在公用公房社会监督员会上的讲话2021-09-13
- 在行风监督员座谈会上的讲话2021-09-13
- 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汇报2021-09-14
- 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座谈会交流...2021-09-14
- 只有人民监督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2021-09-17
-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十二项制度2021-08-27
- 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2021-08-27
- 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管理会计内逻辑2021-08-27
- 企业安全生产2020年终工作总...2021-08-27
- 安全生产事故学习心得体会202...2021-08-27
- 企业网站搭建信息安全防范策...2021-08-27
- 皮革企业经营发展财务管理研究2021-08-27
- 管理会计企业内部应用发展2021-08-27
- 企业形象策划企业推广方案2021-08-27
- 企业形象策划方案企业品牌推...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