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洑水镇加强小水利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立足镇情,科学决策早谋划
洑水镇是传统的农业乡镇,地处大洪山余脉,东北地势高,西南地势低,属典型的丘陵地区。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徐家河水库后,穿境而过、全长22.5公里的徐家河渠道为该镇的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成为洑水农业生产的依赖命脉。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受管理体制、自然条件的限制,徐家河不到大旱之年不放水,而镇灌区内的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自身蓄水保水能力不足,大旱之年给全镇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都在百万元以上。痛定思痛, 2007年以来,新一届镇党政领导班子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决心花大力气、下硬功夫解决镇内自有抗旱水源问题。一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全镇水利设施情况进行实地查勘、走访群众、认真调研,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反复酝酿,于2007年11月份出台了《洑水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规划(2007—2011年)》。二是每年下半年都制定《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全镇当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点和目标。重点是在徐家河灌区分步实施、分解到村、分年完成;目标是到2011年,除大旱年景外不依赖徐家河放水,全镇农业用水基本实现自给。三是在论证充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意见指导下,高质量抓好工程建设。目前全镇水利建设正在健康有序推进,已基本改变“雨天沟漫水,晴天塘无水;小旱盼放水,大旱望天水”的状况。
二、创新机制,多元投资兴水利
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镇委、镇政府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和“两工”取消后,镇村财力紧张、农村水利建设投入不足问题,不断探索,以“三民水利”为主要形式,以“结构调整、市场运作、创新机制、保障投入”为基本原则,建立和完善了以社会化运作和群众自愿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其他经济组织和形式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实行政府奖补。在安陆市政府出台对全市新建增蓄水工程实行以奖代补激励政策的基础上,镇政府专门研究出台了《伏水镇农村水库和骨干塘堰等小型水利建设奖励补助办法》,对新增蓄水量1万方以上骨干塘堰每处补贴一千元,每增加一万方再增补一千元。事实证明,政府奖励补助真正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效果,镇政府每年用于水库塘堰的奖补资金逐年增加,近三年已累计15万多元,仅2009年用于奖补的资金就达8万余元。
二是“一事一议”筹资。发动群众按人平不超过15元的标准筹资,采取“推磨转圈”的办法,每年建设一处骨干塘堰或其他水利设施。熊岗、横山等村一直坚持这种做法,每年组织筹资2—3万元,基本解决了一般年景本村农业用水问题。
三是农户联合投资。鼓励农户3-5户合伙或全组自愿联合出资新建塘堰,建成后,在确保灌溉用水的基础上,发展养殖业。方棚村10组地处徐家河水系以上,该组的27个农户按受益面积筹资5万多元,利用山凹的有利地形新修蓄水4万方的一口骨干塘,基本解决了该组200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军刘村3组郑忠全在今年初联合另外4名受益农户,每户出资5000元新修一口蓄水近2万立方米的塘堰,既保证了农田灌溉,又放养鱼苗,当年产生效益3000余元。秦坝村五个小组的部分农户自己筹资,分别兴建了5处小塘堰。
四是引进业主投资。通过宣传引导,鼓励种养大户和外地水产养殖老板出资新修水库塘堰,建成后大户及老板享有经营权,既发展了养殖业,又可以解决农作物用水,造福了乡邻,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随州老板田道富投资近50万元,分别在秦坝村和牌楼村各新建了1座小(2)型水库,共增加蓄水27万立方米,自己在水面里进行立体养殖,预计每年可增加收入18万元,同时解决了秦坝村2个组和牌楼村3个组近500亩农田灌溉问题。毛庙村养殖大户何则云从事养殖多年,拿出部分积蓄在本组承包一处荒山,在山脚新修塘堰1口,新增蓄水3万多立方米,山上养鸡,水中养鱼,效益良好,还基本满足了本组大部分农田灌溉问题。
五是租赁收益投资。各村将现有水面出让、山场出租给业主经营,利用租赁、承包收益兴修水利,解决水利死角问题。牌楼村利用现有山场、鱼池、塘堰、水库等出让收入,2009年总投资31万元,新建蓄水2万立方米以上塘堰4处,蓄水1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1处。
六是名人回报投资。通过加强与在外经商老板、成功知名人士的联系,联系沟通感情,狠抓回归工程,效果明显。金店村金玉投资10万元扩建金店草塘,新增蓄水3万立方米;军刘村方立荣多方筹资8万元,扩建方家塆塘,新增蓄水3万立方米;方棚、红桥等村在外成功人士筹资近10万元,新修3处骨干塘堰。
七是驻村帮扶投资。车站、聂寨、金店、牌楼、双路村抓住有驻村工作队的机遇,争取驻村部门的支持,每年投入部分帮扶资金,主要用于兴修水利,解决群众的迫切要求。近几年,驻村各单位帮扶资金中有24万多元用于挖塘扩堰,新增蓄水10万多立方米。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求实效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党委副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各涉农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水利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具体抓好水利建设的协调、督办、落实,务求实效。
一是做到责任明确。统一镇村干部的思想认识,解决镇村干部思想上的误区,使其领会兴修水利的重大意义,正确把握投资兴修水利和减轻农民负担之间的关系,消除村干部的疑虑。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负责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全程参与的责任体系。明确规定各村年初必须做出以改善水利设施为主的为民办实事目标承诺,承诺要写进村级绩效考核责任书,半年和年终进行初评和总评。
二是加强宣传。镇农田水利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下发公开信、通报、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层层发动、强势宣传,推广先进,鞭策后进,不断激发全镇上下参与水利建设的内在动力,使水利建设工作不断升温并逐步形成高潮。
三是注重效益。要求各村根据自身的地形、地貌和塘堰的自然布局,认真谋划具体措施。年初要求各村编制年度安排计划,镇水利部门负责对申报计划的审批,并以工程的实效为依据,经过充分讨证后,方可动工修建,坚持不挖一锹没有规划的土、不上一个没有效益的项目,确保建成的项目都能发挥效益。
四是强化管理。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也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根本所在。洑水镇坚持“质量第一”的建设理念,对确定的工程,镇、村干部跟踪协调,一线服务,并明确2—3名村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严把质量关。在资金的管理上,本着村民的事情自己议、自己办的原则,村干部只引导不干预,只服务不插手。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和监事会作用,把好标准关、质量关、资金关。年末还将在外争取的资金额度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向村民公开,取得了村民的拥护和信赖。
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湖北省三农问题2021-09-26
- 湖北省基层调查反映当前农民...2021-09-27
- 湖北省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2021-09-27
- 从湖北省看村镇银行在农村金...2022-02-19
- 湖北省恩施州水能资源开发的...2022-02-19
- 湖北省三道河灌区用水户参与...2022-02-20
- 湖北省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2022-02-20
- 湖北省中小型泵站有关情况的...2022-02-20
- 湖北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情况...2022-02-20
- 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022-02-20
- 水利建设节能环保新技术探讨2021-08-27
- 基层水利建设经验交流材料2021-09-19
- 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2021-09-19
- 对我县水利建设的几点建议2021-09-22
- 县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汇报材料2021-10-06
- 构建具有特色的水利建设管理...2021-10-11
- 市2005年度水利建设总结2021-11-03
- 加强水利建设促进社会稳定2021-11-16
- 在全市水利建设现场会上的主持词2021-12-05
- 积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2021-12-08
- 酱羊肚做法2021-09-16
- 酱醋蛋做法简介2021-09-16
- 酱鸽做法2021-09-16
- 酱青笋做法2021-09-16
- 某县推进生态型开发区建设的...2021-11-13
-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经验做法2021-12-07
- 服务企业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经...2021-12-09
- 廉政文化进农村的经验做法2021-12-12
- 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的做...2021-12-16
- 采油厂运用网络开展厂务公开...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