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国有林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索(李前龙)
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表现和成因
伊春林区自1948年开发建设以来,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2.4亿立方米,上缴利税、育林基金59.2亿元,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超负荷承担国家木材生产和上缴任务,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伊春林区资源性、结构性、体制性和社会性“四大矛盾”日益显现,并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森林可采资源枯竭,生态功能减弱;二是政企合一体制,制约林区经济发展;三是经济结构单一,改革发展相对滞后。四是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落后,存在诸多矛盾和隐患。
伊春林区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有益尝试
近几年来,伊春林区立足自身的优势所在,在经济转型中抢抓“发展机遇期”,顺利渡过“矛盾凸显期”,积极探索了一条具有林区特色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
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为突破口,推动林区由资源过度消耗型向生态环保型转变。实施经济转型后,伊春市委、市政府重新审视发展方向,毅然作出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总体思路,并在经济转型初期就鲜明地提出“再困难也决不向林子伸手,再困难也决不以拼资源换取暂时利益,再困难也决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三个决不”原则,坚持整体保护和重点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实施天保工程。
以非林替代产业为支撑,推动林区由单一林业经济向多元化、复合型经济转变。几年来,伊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产业兴市”战略,依托优势特色资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培育和发展了森林生态旅游、特色种养与加工、冶金建材及矿产开发、绿色能源、木材精深加工五大接续替代产业,构建了多元推进、多轮驱动、多点支撑的新型林业产业发展格局。在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方面,培植了一批规模大、起点高的龙头企业。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方面,依托特色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开发了森林观光、休闲度假、漂流滑雪、森林狩猎、科普修学和森林生态旅游节等旅游产品,先后建成了国家级景区18个,省S级以上滑雪场4处,省级漂流经营达标场所8个,国家级农业示范点1个,国家森林公园10个,国家级狩猎场3处,国家地质公园2个。在发展特色种养加工业方面,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集中叫响了“小兴安岭大森林”和“林都北药”两大品牌。在发展冶金建材及矿产开发业方面,西林钢铁集团已具备了年产钢20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之一,并被誉为“龙江钢铁脊梁”。目前,全市现有矿山120家,年产矿量1100万吨,矿业总产值38亿元。在发展绿色能源方面,充分利用小兴安岭风力、水利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发风电、水电等新型能源项目。预计到2010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5万千瓦,水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6万千瓦。
以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为动力,推动林区由保守封闭型向活力开放型转变。几年来,伊春林区对地方国有、森工附属、林办集体等1615户中小企业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改制面达到98.8%。在森工企业改制上,对17个林业局除木材生产和营林生产之外的运输、基建、商饮服等616户森工附属企业或单位以及155户林办集体企业与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同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在地方国有企业改制上,采取股份制、兼并破产和产权出售等有效形式,对900户地方国有和集体中小企业实施了改革。截至2006年底,5个试点林业局的15个林场所已全面完成商品林8万公顷的林改任务。初步实现了“国家得生态、企业卸包袱、职工得收益、社会得稳定”的目标。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外向带动战略,全面提高了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和招商引资的层次。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推动林区社会由传统落后型向现代、富裕、文明型转变。近几年,伊春市委、市政府围绕经济转型、建设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把改善人居环境、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人民群众从保护、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自实施经济转型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08年底,我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79亿元,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较2005年增长63.1亿元,年增幅达11.7%。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11.1亿元,较2005年增长5.8亿元,年增幅达27.9%。职工平均工资历史性跨越万元大关,达到11815元,较2005年增长5404元。在大项目的带动下,以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绿色能源业、特色种养及加工业、冶金及矿产开发等接续替代产业不断壮大,占GDP比重已经达到71.2%,已然成为伊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多年的实践证明,不实施经济转型,国有林区就没有出路;不实施经济转型,国有林区就不会有当前这种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更不会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动林区经济转型不断深化
几年的探索和转型之路,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深入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向,牢牢抓住并着力解决历史形成的主要矛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努力推动林区经济更加壮大,社会更加和谐。为此,我们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积极发展壮大非林替代接续产业。二是全面推进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四是依托大项目带动经济水平加快提升。五是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林区。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伊春市委副书记)
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市级森林公安机关全力做好“...2021-08-27
- 市级森林公安局机关做好中秋...2021-08-27
- 省直林区半年工作总结2021-09-16
- 林区检察分院调研工作取得新成果2021-09-30
- 在林区如何做好“两访一户”...2021-09-30
- 林区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2021-10-31
- 关于我市林区国土资源问题的...2021-11-14
- 集体林区林火控制途径探讨2021-11-15
-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构建林区和...2022-01-05
- 《学习时报》:生态文明建设...2022-02-23
- 《学习时报》:推进节能减排...2022-02-25
- 《学习时报》:现代生态文明...2022-02-25
- 《学习时报》:如何建设生态...2022-02-25
- 《科学时报》:“文明”与“...2022-02-26
- 《学习时报》:怎样理解建设...2022-02-26
- 《学习时报》:十七大报告提...2022-02-26
- 《学习时报》:电力市场的目...2022-02-26
- 地区卫生服务的探索2021-09-13
- 近代化探索2021-09-14
- xxx地区卫生服务的探索2021-09-15
- 历史专题二近代化探索2021-09-16
- 学习江泽民“三讲”教育是加...2021-09-27
- 机关服务文化的实践与探索2021-09-29
- 建设学习型企业的探索与实践2021-10-08
- 认真探索三村建设积极实施整...2021-10-11
- 县发展有机农业的实践与探索2021-12-16
- 社会综合治税建设的探索2021-12-23
- 谈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实践2021-08-27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社...2021-08-27
- 对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2021-08-27
- 城市旅游2021-09-08
- 浅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2021-09-09
- 关于加快山区城市化建设的思考2021-09-13
-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关问题...2021-09-14
- 2004年城市管理综合网络目标...2021-09-14
- 2005-2010年×区城市建设工作...2021-09-15
- 在全县城市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