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水利理论及支撑体系(姜文来)
1、绿色水利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水作为环境的构成要素,其变化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众所周知,尽管近年水资源开发利用很重视环境保护,但不可否认的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依然很严重,生态环境成为水利健康发展的“瓶颈”,突破这个“瓶颈”,成为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水利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过度修建水坝导致水生态环境的变化;河流断流,引发河口或者尾闾生态环境的恶化;地下水位下降,产生漏斗;地面沉降、海水入侵;部分地区湿地消失,甚至造成某种生物的灭绝,等等。面对如此严峻的水利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建立可持续的和谐水利与环境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提出绿色水利理念就是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2、绿色水利内涵
水利发展面临的困境,需要我们有一个新的理念去应对。绿色水利理念是努力破解水利发展与环境矛盾的新尝试。
近年来,绿色观念风靡世界,要求在人的活动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声浪此起彼伏,成为衡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水利发展必须“绿化”水利行为,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里的“绿色”并非指实际物体的颜色,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即“环保的、与环境协调和谐的、人类适应环境的、安全的”含义。绿色水利是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废弃全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且节水高效的利用水资源的行为与文化。
首先,绿色水利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这是水利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重要途径。其次,它对环境的保护包含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废弃的全过程,这与过去“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利用模式不一样,考虑的更全面,具有综合性。第三,绿色水利不仅仅要求保护环境,而且要将经济因素纳入这个体系,用尽可能少的水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服务,这体现水利发展的经济功能,是水资源短缺时代最紧迫的需要。第四,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水利发展的文化体系。文化对人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发生的,但却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形成有利于水利健康发展的文化,渗透到水利发展的各个领域,有利于水利的健康发展。
3、构建绿色水利支撑体系
绿色水利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节水型社会,实现绿色GDP核算体系,是绿色水利实现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绿色水利支撑体系。绿色水利支撑体系主要包括:
(1) 绿色水利理论支撑体系
绿色水利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绿色水利本身的成立也需要理论的支撑,没有理论支撑的概念是难以有立足之地的。绿色水利是在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而凝练的概念。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保护环境等相关理论。在实践层次方面,践行科学发展观为绿色水利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然,绿色水利是根植于相关理论基础之上,但又不同于相关理论,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就是将水资源看做生命体,从生命的角度来阐释开发利用水资源(包括废弃之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建立节水高效、生态的水利文化体系。该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总结。
(2) 绿色水利技术体系
绿色水利需要技术的支撑,形成绿色水利技术支撑体系。我国水利技术体系相对比较完善,为建立绿色水利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是绿色水利技术体系的根基。但不可否认的是,水利技术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绿色水利技术体系就是在水利技术体系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绿化”,令该技术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如在河流改造过程中,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我们采取了截弯取直,水泥衬砌等技术,导致河流流速接近一致、河流与地下水利联系几近切断,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趋于单一化,不利于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目前运用生态水利技术进行改进,人工河流治理“自然化”,对于环境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建立绿色水利技术体系,是实现绿色水利的技术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绿色水利标准体系
标准是用来衡量和依据的事物。在现代社会体系中,标准就是规范,国家发布的标准就是准绳,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我国建立了庞大的水利标准,这些标准是水利行为规范的准绳。绿色水利标准体系建立在水利标准体系之上,完整的绿色水利标准体系就是对现有的水利标准体系进行“绿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发展,符合世界“绿色”理念要求的潮流。值得注意的是,在“绿化”水利标准的时候,应将尽可能降低对环境影响作为重要指标来衡量标准的可行性。当然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更好,但由于经济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理想的状态难以实现。绿色水利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在制定新的标准时贯穿了绿色水利的思想,新的标准就会纳入到绿色水利标准体系之中,并会减少水利标准“绿化”的成本。
(4) 绿色水利管理体系
我国具有庞大的水利管理体系,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绿色水利的实现需要绿色水利管理体系的支撑,在水利管理过程中,突出“绿色”的观念,实现水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对环境保护是十分重视的,如大型水利工程的实施要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等,都是水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水利管理体系中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才能逐步实现水利管理体系的“绿化”。如在目前的水价体系中,对环境的关注很少,今后在水价体系建设过程中,建立绿色的水价体系,既是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支撑,也是水资源与环境协调共处的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5) 绿色水利人才体系
人才体系是绿色水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没有绿色水利的人才体系支撑,绿色水利不可能实现。实践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水利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水利的“绿化”,不能为水利而水利,而应将水利放在经济社会环境的大背景条件下,实现水利、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这对水利人才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要求之一就是要求在掌握水利方面知识的同时,需要掌握环境保护等相关的知识。现有的人才体系需要不同程度的“绿化”,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水利人才的需求。
4、结束语
本文提出绿色水利理念,并对其支撑体系进行了探讨,由于该理念正在发展过程中,一些提法还不完善,有待改进,期待相关学者参与讨论和交流,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共同促进绿色水利的健康发展(此文为即将出版的《绿色水利—水资源与环境新论》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姜文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市水利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2021-08-27
- 年上半年县水利局党风廉政建...2021-08-27
- 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全过程管理研究2021-08-27
- 水利局党组年干部学法计划2021-08-27
- 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质量管...2021-08-27
- 谈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处理2021-08-27
- 探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优...2021-08-27
- 水利局上半年总结合集20202021-08-27
- 水利工程专业英语翻译特点与技巧2021-08-27
- 水利建设节能环保新技术探讨2021-08-27
- 怎样理解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2021-09-26
- 怎样理解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2021-09-30
- 装备管理是推进公安工作的有...2022-01-08
- 科技支撑项目可行性报告2022-01-23
- 论企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力2022-02-16
- 治黄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与发...2022-02-24
- 顺槽转载机支撑架的研制与应用2022-03-11
- 谈信息系统备份体系建设2021-08-27
- 谈电力企业仓储配送体系建设2021-08-27
- 谈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021-08-27
- 谈深化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2021-08-27
- X市乡镇应急体系建设工作开展...2021-08-27
-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2021-09-05
- xxx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情况汇...2021-09-19
- 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关注困...2021-09-20
- 刑事简易程序体系化研究2021-09-22
- 借鉴国外经验加快我国农产品...2021-09-26
- ,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活动...2021-08-27
- ,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活动...2021-08-27
- 总经理2020年集团公司党委理...2021-08-27
- 对于中心组理论学习探索与思...2021-08-27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上半年...2021-08-27
- 年上半年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总结2021-08-27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上半年...2021-08-27
- 集团公司董事长年党委理论学...2021-08-27
- 年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2021-08-27
- 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