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高校图书馆大学生阅读的现状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03-09 15:14:41 浏览数:

(金华教育学院 图书馆,浙江 金华 321000)
摘 要:文章通过对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总 结归 纳了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以及图书馆采取的切实可行、形式多样的服务,以便推动大学生 阅读,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15—0152—02

在我国,自古以来阅读就被文人学者们推崇之至。朱熹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 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把阅读作为“为学”的根本。直至今日,我们对阅读重要性的体会 也愈来愈深刻了。要阅读就离不开文献,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为大学生阅读提供了 保障。大学期间几乎就是人一生中最理想的读书时间,大学时代,学生们既不需要再面对中 学时期的升学压力,又没有工作以后的生存压力,课业轻松,时间充裕,身体状况又正处于 上升期,精神饱满。如今的大学生课外都在读哪些书呢?现在的大学生阅读情况如何?为此 笔者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的阅读不容乐观,高校图书馆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来推 动大学生的阅读,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分析

笔者通过网络和全体教育学院学生的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不乐观,可以说长 期处于放 任自流的状态。课外书不仅看得少,并且杂。多数学生凭自己兴趣读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1 “实用主义”的阅读态度

功利性现实的读书目的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为自己的即时需要而阅读,没有将阅读看成一 种长远的文化投资。“现在就业形势那么严峻,多考几本证书才是最实际的。”金华教育学 院许多学生 坦言:自己大部分的课外时间都在看考证的相关书籍。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的同学 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证,不仅在课外花了大量时间,就连上专业课也在看有关考证的书籍 。相当多的同学把精力放在各种过级或证书考试上,这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 不利的。
1.2 选择阅读文献以娱乐、消遣性为主

根据南京市10所高校大学生阅读课外书情况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课外书的主导因素是兴趣 ,占到受调查者总数的81.8%。大学生在阅读文献的选择上存在偏食行为,错误地认为课外 阅读主要是为了娱乐和消遣。而用于学习、阅读和研究的只占少数。高档次、高质量的文学 名著,有借鉴作用的历史书,指导实践的科普书学生涉猎的反而很少。复旦大学最近推出的 《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中对当代大学生阅读习惯进行了一次调研,结果显示经常阅读人文 社 会科学典籍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不足30%。大学生从课外书籍中汲取的“营养”结构 不够合理,这样的阅读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1.3 为跟随潮流、引领时尚而读书

现代社会发达的传播条件使大学生的阅读面扩大,但非学术类阅读占的比例升高,相比之下 学术类阅读显得单薄,专业期刊与外文文献阅读更是稀少。调查显示,经常阅读本专业经典 著作、人文社会科学典籍、专业学术期刊、外文学术文献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5.2%、22.8% 、9.3%、5.2%。而经常或偶尔阅读通俗文学读物、时尚报刊、外文报刊的比例则高达88.5 %、86.4%、73.9%。很多同学阅读无目的、无计划,随波逐流,更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 

学生进入图书馆是一个阅读、领略、获取人类积淀的文化成果的过程,也是以人类文化成果 充实、丰富和提升自己的过程。各种文献,从总体上看是人类精神生产的结晶,是人类科学 文化的优秀成果,但庄稼有良莠之分,书籍有好坏之别,书刊文献实际上已成为宣扬世界观 或反映新学科、新思想、新发明的主渠道。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和大量信 息的同时,网络信息以铺天盖地之势向人们涌来,信息获得的简易性和信息来源的控制不严 ,使得网络信息真伪难辨,良莠不分。某些外来文化凭借着网络的扩张,成为网络文化中的 强势文化,对我们的本土文化形成强烈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在网络所带来的信息污染和大众 文化面前无所适从,随波逐流。有的人缺乏信息筛选的能力,无法有效地获取网络信息,为 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有的人沉迷于网上游戏和网上聊天之中;有的人被不良信息误导, 迷失了道德方向。做好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可以起到解惑释难、指引迷津的作用,发挥辨别 真伪、区分良莠的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2 高校图书馆推动大学生阅读的对策

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广泛阅读是学生求知的天性,也是学生们学习的权利 ,更是健康成长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目前的这种 局面,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
2.1 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横向综合知识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常规的课程学习取得,而横向综合知识是指与专业相关或相近的知识,这 些知识可以拓宽大学生对边缘学科知识的视野,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来说,大学生横向知识的获得,主要应依靠大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取得。因此,高校图书 馆在导读工作中,应对大学生的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阅读范围等进行合理的引导,以优化 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激发大学生阅读好书的兴趣

阅读兴趣是指读者对文献内容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探究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阅读意识活动的具体反映,也是一种具有稳定性和倾向性的心理表现。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 读书评书活动来提高学生阅读健康书籍的兴趣。读书评书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所读著作的 作者写书的历史背景,领会该书所表达的深刻含意,提高识别能力,从而科学地选择图书。 图书馆可以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经常性地举办读书评书活动,为使该活动具有广泛 性以及长期地开展下去,图书馆应主动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并联合教务处、学生处、学生会 等部门共同主办。读书评书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图 书馆应以开放的姿态,积极组织各种学术会议、学术讲演或社团活动,营造浓郁、宽松的文 化氛围,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文化交流中心。如:每年我院图书馆与学生处联合举办不同主 题的读书征文活动,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3 鼓励大学生有计划的阅读

高校图书馆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办好图书馆阅读宣传栏,简明扼要、丰富多彩,及时地通告到 馆新书、名家书评等。可以通过出墙报、剪裁和编辑各种资料来指导学生读书,开辟“新书 目”、“读者园地”、“名人名家”、“世界名著介绍”等栏目来向学生介绍和宣传图书, 也可以 出版读者导报之类的内部刊物,邀请教师和校外的专家能人在内部刊物上发表他们的读书方 法、读书心得以及名著解读和学术辨认。图书馆在向大学生推荐阅读书籍时,需要考虑读者 的专业、年级,不同阅读需求和心理特征,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导读。另外,图书馆在一学年 要 举行哪些活动,要尽早预告,使学生有计划参与,又能在活动中获取一些成就感,帮助学生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3 结束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原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哲言。读好书是人类进步社会 文 明的体现。大学生是沿着书籍筑起的阶梯,不断攀登知识高峰的社会新人。除专业学习外,课 外阅读是大学生业余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同时,他们的观念、性格 、情感等又正在发展的形成中,具有不稳定性特点,这就要求有足够数量的有益的读物来适 应他们的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一个既有物质文明又有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 ,理应用课外阅读随时引导学生们健康成长,围绕读者至上,读者第一的宗旨,高校图书馆 切实落实有效的阅读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的阅读 效率,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累.东莞地区社会阅读的现状与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 (1):11~ 13.
[2] 袁珍英.帮助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关于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的思考[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7,6(1):20~23.
[3] 张新娜,孙静.高职院校学生课外阅读倾向与指导[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 (1):29~30.

相关热词搜索: 对策 现状 图书馆 高校 大学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