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浅谈高校知识服务与学科馆员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3-09 15:24:28 浏览数:

(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文章阐述了知识服务的内涵、高校图书馆学科知 识服务与学科馆员的密切关系,并对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和素质提高提出了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学科馆员 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6—0147—02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图书馆知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 了提高图书馆的社会知识服务质量,学科馆员显现了他的重要性,成为适应图书馆发展不可 或缺的因素。
1 知识服务的内涵
1.1 知识服务的概念是对整个知识服务业而言的

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业一员的同时,也是知识服务业的一员,图书馆知识服务内涵的界定要 明确图书馆服务的主体与客体,这是图书馆区别于其他领域知识服务的关键,从这一角度来
界定图书馆知识服务也可以使知识服务的概念更加清晰。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体是图书馆员,简称馆员,其外延很大,泛指在图书馆从事一切工作的 人,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即使演变成数字图书馆也仍然适用。与信息服务人员相比,馆员专 指性较强,更能体现图书馆的特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客体是读者用户。读者是指利用图书 馆服务的个人和社会团体,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尤其是大学图书馆和大型公共 图书馆已经承担了一些只有信息和知识服务部门才能做的信息知识服务工作。因此,图书馆 的服务对象扩大为读者用户。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可界定为:图书馆知识服务是指以馆员 的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为基础,根据读者用户在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吸收、知识利用 、知识创新的过程中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对相关信息、知识进行搜寻、组织、分析、重组, 为读者用户提供所需知识的服务[1]。总之知识服务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知 识创新的 需要,根据用户问题解决方案的目标,通过用户知识需求和问题环境分析,对用户整个解决 问题过程而提供的经过信息的析取、重组、创新、集成而形成恰好符合用户需要的知识产品 的增值服务。知识服务不是一般的信息服务,而是带有前导性的一种研究活动,是对信息资 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是信息服务的深化与发展知识服务的本质是知识创新过程,它关注 的焦点和最后的评价在于“是否通过我的服务解决您的问题”。知识服务对促进知识的传递 、利用和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1.2 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内涵

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是广义上的知识服务。所谓学科化服务,就是按照科学研究(例如 学科、专业、项目)而不再是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科技信息工作,使信息服务学科化而 不是阵地化,使服务内容知识化而不是简单的文献检索与传递,从而提高信息服务对用户需 求和用户任务的支持力度。对于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内涵,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首先也要明确其服务的主体和客体。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从服务的主体和客体上相 对于图书馆知识服务来说又进一步细化。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主体是可以提供深层次知识 服务的学科馆员和馆员,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客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高校图书馆主要是 服务于教师教学和科研项目,以及满足学生撰写论文及学习、研究的需求,以最大程度地满 足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信息与知识需求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终极目标。

根据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概念,结合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主体、客体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将 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内涵界定为:以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知识为基础,针 对高校教师和学生在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吸收、知识利用、知识创新过程中的需求, 对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进行搜寻、组织、分析、重组,为高校师生提供其所需知识和知识产品 的服务。
2 高校知识服务与学科馆员的关系
2.1 学科馆员对知识服务的作用

笔者认为学科馆员是指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熟悉图书资料,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地信息 服务的图书馆员。根据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概念,结合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主体、客体的特点 ,笔者认为可以将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内涵界定为:以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和图书情 报知识为基础,针对高校教师和学生在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吸收、知识利用、知识创 新过程中的需求,对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进行搜寻、组织、分析、重组,为高校师生提供其所 需知识和知识产品的服务。
2.2 高校图书馆要服务于学科建设

学科化服务源自信息服务,但又不局限于传统的信息服务,是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例如,学科 建设的前提是学科定位和凝练学科建设目标,这需要进行学科态势分析和学科前沿跟踪等深 层次的情报分析服务。学科化服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服务,是一种可操作的知识服务 。它立足于某一特定学科,因而目标和范围是具体的,同时利用一个学科已有的学科体系进行 资源建设和知识组织,也是可操作的[3]。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对图书馆综合水平的提高主要有两个:①“学科馆员 ”是由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专业人才担任,他们能对图书馆的文献开发有针对性地提供给读 者,使图书馆的资料得以充分利用,有助于提高文献的利用率;②担任“学科馆员”的 同志本身不仅对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较为熟悉,而且对其服务的院系的文献资源也比较了 解,“学科馆员”可以根据对口院系学科设置和科研的需求,为图书馆采购图书期刊资料提 出合理的建议,使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更为合理,使新的文献信息及时得到宣传、利用。 
2.3 学科馆员是高校教学部门与图书馆的桥梁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个院系或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 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图书馆与学校各院系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要对全校总、分馆 的馆藏资源和可用网络资源的订购、建设以及使用了如指掌,另一方面也要对对口院系的教 学与科研方向、研究重点、创新课题、人员结构、院系所覆盖的学科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 信 息需求等相关情况非常熟悉, 从而有的放矢地向院系教师宣传推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与学科 化专业服务, 以便在后续工作中根据用户需求, 有针对性地收集、提供文献、拓展个性化服 务,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地帮助。学科联络馆员制度是图书馆根据学科建设与自身发展要 求提出的一项主动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措施。学科联络馆员的主要任务是在图书馆与各院 系之间建立起畅通的“需求”与“保障”渠道,帮助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
3 小结

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提高工作效率,为更好的服务读者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挖掘图 书馆员的隐形知识,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学科馆员的优势,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知识服 务。当前,在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知识的人才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学科馆员队伍的 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科馆员建设需需要一支团队,团队中的人员必须各有专长,能达到 互补的作用。学科馆员们的学科专业背景要多样化,同时对图书馆的各部门工作都要有一定 的了解。这需要学科馆员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底蕴。此外,学科馆 员的外语水平也很重要。在某些学科方面,国外的知识技术处于领先水平,要了解世界最新 科研动态,就需要查询、阅读外国文献,这就对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专业英语。 在具体的工作中,学科馆员对全馆的资源建设、资源布局要有全面而系统的了解,对各种电 子资源要能熟练使用。学科馆员的沟通能力也很重要:①学科馆员要和院系建立很好的 联系,需要经常主动和院系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推广宣传图 书馆的资源,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②学科馆员还要善于和图书馆内部各部门、馆 员之间进行沟通。通过沟通,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深入了解图书馆各项相关工作 的开展,真正在图书馆和院系之间搭起一座交流的桥梁[4]。
[参考文献]
[1] 宋祥利.关于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2) .
[2] 刘佳.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6).
[3] 王群.江淇.浅论大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5).
[4] 陈旭东.学科馆员:图书馆与院系之间的桥梁[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8) .

相关热词搜索: 馆员 浅谈 学科 高校 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