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校图书馆保障公民图书馆权利
(重庆工学院 图书馆,重庆 400050)
摘 要:论述了公民图书馆权利的内涵,分析了利用高校 图书馆对公民图书馆权利进行保障的必要性,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保障公民图书馆权利的 对策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民;图书馆;权利;保障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18—0200—02
我国改革开放20年以来,经济、科技等方面飞速发展,国民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生活质 量显著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自身所应享有的公民权利越来越看重。 而公民的图书馆权利作为文化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级各类图书馆包括高校图书馆的 充分保障,从而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和谐发展。
1 公民图书馆权利的内涵与具体内容
1.1 公民图书馆权利的内涵
所谓公民权利“它包括了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与文化权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发布的《图书宪章》中指出:“每个人都有阅读的权利。社会有责任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 享有阅读的利益。”《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有公共图书馆服务 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我国《宪 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国家对 所有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加以保护。简而言之,公民的图书馆权利,就是公民无障碍 、平等享受阅读的权利,享用文献资源、享受图书馆服务的权利。
权利的本质在于“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那么,笔 者认为,图书馆权利主体不应当是“多元”的,而应当是“一元”的,即全体公民,是全体 公民以相对自由的方式获得利益的手段。由此,图书馆权利的内涵可以表述为:规定或隐含 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全体公民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图书 馆服务的一种手段。这一表述,明确了图书馆权利的主体——全体公民,客体——图书馆服 务,实现方式——通过规范的法律关系获得。这种理解从法理学的视角较完整地揭示了图书 馆权利的内涵。
1.2 图书馆权利的内容
从上述图书馆权利的内涵出发,公民图书馆权利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平等权,文献 资源保障权,时空权,受教育培训权,咨询权,批评、建议、监督权,保密权,人格尊严权 等。
2 利用高校图书馆服务大众,保障公民图书馆权利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院校的信息资源保障机构,它也是一种社会机构,更是一种社会保障体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校图书馆跟随着中国教育的大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诚然在某些方面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同时,另一些珍贵的东西却被淡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校图书馆 的公益性、公共性。高校图书馆资源(包括馆藏资源、馆舍、设施及其他物品)是一种公共物 品,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校办学经费大多数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 款,大学生的学费只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以1997年的全国校的经费来源为例:财政拨款占 76.5%、而大学生学费只占16.3%,国家拨款来自于税收,而税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普通 民众 。因此,基于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大多数来源于公众的事实,充分说明高校图书馆有义务为公 众服务。
阅读是提高公民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不断读书学习既可以获得新知,增长才干 ,还可以明辨是非,聪慧文明,提高综合素质。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修养、能力.更关系到 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一个人即使是接受了较好的学校教育。其 学习的过程也远远没有结束,从幼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这是不断发 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学习型社会是学习型组织的扩展,它的本质特征是全 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全过程学习。当今时代,学习早已超出了个人的范围,关系到一个国家 和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全民学习,人人学习,我们这个国家、这个 民族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不断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无论从社会的发展,还是 出于义务,高校图书馆都应该为公众服务。
很多的高校不愿向公众开放,怕影响了为学校师生服务的质量,这种想法首先是认为高校图 书馆是学校本身的,而不是属于社会大众的,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来自于公众,理应为公众服 务,国家有义务为公众提供图书馆服务。而现有的公共图书馆无力完全承担公共服务的功能 ,因此,高校不能寻找任何理由拒绝为公众服务,限于高校的图书馆的规模和能力,政府应 加大对高校图书馆的投入,扩大图书馆的规模,让高校图书馆有能力承担起为公众服务的责 任。
现代社会,国家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国民的素质上,如何利用各种方式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 素质,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乃至图书馆权利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是关系到民族兴衰的伟大战 略,因此,充分挖掘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加强公民的图书馆权利是十分必要的,是势在必行的。
3 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现状及对策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现状是:平均45.9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按国际标准:平均2万人左 右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人均藏书量2册。目前我国全国公共图书馆藏书仅4亿册。人 均0.3册,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标准;全国公共图书馆一年的购书经费,人均不足0.3 元,全国有700多个县市图书馆没有一分钱购书费,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我国虽 然在县级以上设立了的公共图书馆,但由于不能以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图书馆的发展。导致经 费的短缺,无论是从藏书的数量与质量还是服务的水平,都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许多 公众图书馆由于藏书的数量小、质量差,服务水平低,基本上没有读者借书,已经处于名存 实亡的地步。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1999年国民的阅读率为60.4% ,2001年为54.2% ,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O%。2005年,我国图书阅读者每人每年平 均阅读图书仅为4.5册。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的第4次(2006)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 果表明:6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读书率均呈下降趋势。 所以,我国国民的阅读状况急待改善,公民的图书馆权利急需加强。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投入大量的资金才有可能。要想在短时间改变这种情 况,一个可行且有效的做法就是,向公众开放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是该校甚至该地区的 信息资源中心,无论是藏书规模,藏书质量,还是服务水平大部分都高于公共图书馆,因此 ,高校图书馆对公众开放,使其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从而加强公民的图书馆权利。同时,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由于为公众服务,因而更容易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承认,以此获得更多 的肯定和援助,充分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
4 高校图书馆保障公民图书馆权利的具体措施
4.1 加强图书馆的宣传,培养人们利用图书馆的意识
和谐社会建设要求人们全面发展,高校图书馆是城市的重要文化机构之一。为了适应社会的 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提供服务的作用,图书馆应该成为一个开放的、吸引人的、引导 着人们探索、接近新的事物的场所,并满足人们在信息、教育、娱乐和文化领域的需要。目 前,高校图书馆在宣传引导方面,特别是在向大众介绍图书馆以及如何利用图书馆上,做得 还很不够,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开设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课程也是许多人不懂得如何利用图书馆 。因此,我们要加大力度做好高校图书馆面向大众的宣传工作,扩大自己的影响,向社会宣 传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任务、服务内容、服务宗旨、藏书特色和读者对象,报道图书馆活动 ,介绍利用图书馆的方法,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4.2 以人为本改变服务观念,提供阅读便利
人们远离图书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图书馆办证、登记,规矩太多,太麻烦,让公众感到进入 高校图书馆的门槛太高。因此,为使公众便于了解,走进并利用高校图书馆,在提供阅读服 务上要给予读者充分的便利,如到人口密集的路口、社区进行现场免费办证。认真热情地解 答读者提出的问题等。图书馆还应简化阅读手续,只要读者持有效证件,谁都可以来图书馆 读书,实行全开架、全免费自由式阅读服务。
4.3 开展网络阅读活动
随着高新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广泛运用,图书馆的工作也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面发展, 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进而成为社会信息网的枢纽,更好地为全社会提供服务。要发挥互联网 功能,开展网上读书活动,高校图书馆可通过举办网上征文、网上知识竞赛、网上论坛、网 上读书交流等形式,广泛开展网上读书活动.将其办成学习型社会的突出亮点。加强网上图 书馆、电子书库等建设,不断更新信息,充实内容,以满足广大网民的阅读需求。实行网上 阅读指导,针对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情况,必须加强对网民的阅读指导,多推荐优秀的网站 和电子杂志、电子报刊,使网上阅读成为一种健康的学习方式。
4.4 走进社区,扩大图书流通
社区是现代城乡人民生活、生产、学习的主要集中地,是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的精神阵地。 高校图书馆必须走进社区,与社区图书馆结成对子,形成互助,实现优势互补,更加深入地 为广大公民提供图书馆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主要应为社区图书馆提供以下支持:
4.4.1 文献资源保障。高校图书馆应在充分凋查社区人口、知识等各方面实际情况的基础 上.制定本馆协助社区图书馆的规则和措施,固定地调拨一定比例的文献资源分配到各个社 区图书馆,以充实社区馆的馆藏资源,提供相应的文献资源保障,做到每本书都能尽其用, 每个居民都能看到爱看的书。
4.4.2 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社区图书馆作为规模小、起步晚的小型图书馆,在业务和技 术上还不成熟,甚至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借阅阶段,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给予力所能及 的业务和技术方面的指导。
4.4.3 人员队伍上的支持。社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般由社区工作人员甚至其中的部分居 民担当,他们大多缺乏系统的图书馆管理知识,高校图书馆应不定期派人传授业务知识,给 予工作上的帮助,使社区图书馆能规范健康地发展,让社区图书馆能够真正进入每个家中。
4.5 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形成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新风尚
高校图书馆应牢牢抓住社会倡导“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契机,主动承担起这个神圣的历 史使命,把推动全民阅读作为图书馆读者工作的一部分,积极开展各项利于全民阅读,实现 公民图书馆权利的活动如:“全民读书月”、“图书三下乡”、“高校图书馆宣传服务周” 等,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和重大节庆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送书下乡、送书进厂、送书进军 营等活动。
如果每个公民都能真正利用到图书馆,图书馆能够与每位读者零距离接触,那么公民的图书 馆的权利也就得到了保障。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投入其中,为人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 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电.图书馆权利的内涵分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6,(4).
[2] 吴向华.论图书馆权利与新农村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6).
[3] 曹雪梅.图书馆离你有多远[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10).
[4] 吴桂兰.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 7,(17).
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2021-08-27
- 图书馆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2021-10-31
- 图书馆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2021-11-11
- 论图书馆的竞争情报服务2022-03-08
- 高校图书馆人事改革2022-03-08
- 关于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的分析2022-03-08
- 图书馆;形象设计试论图书馆...2022-03-08
- RFID技术与图书馆2022-03-08
- 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2022-03-08
- 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2022-03-08
- 公民论坛2021-09-08
- 实现公民监督的途径2021-09-25
- 产品质量与公民生活2021-09-25
- 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总结2021-10-02
- 明确是非标准提高公民素质学...2021-11-05
- 对公民环境权的思考2021-11-24
- 社区开展公民道德实践工作的...2021-12-05
- 国家干预与公民权利的关系2022-03-30
- 试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公民意...2022-10-30
- “村财乡管”:行政权利的一...2021-09-27
- 民事权利能力若干研究2022-10-21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昨天今天明天2021-09-27
- 岳杰副调研员-全国两会保障2021-09-28
- 安全保障体系(另挂墙上)2021-09-28
-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2021-10-23
- 治理商业贿赂保障制度2021-11-02
- 学生创业及其法律保障浅论2021-12-20
-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问题研讨2021-12-26
- 7C模式保障你成功2022-01-31
- 建立农业保险保障机制2022-02-18
- 网络环境下面向学科的多重文...2022-03-12
- 档案利用制度2021-09-14
- 在全市利用外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1-09-19
- 化学课程资源利用2021-09-28
- 2006年x区利用外资工作方案2021-10-17
- x区利用外资工作情况汇报2021-10-17
- 关于我区利用外资的调研2021-11-09
- *区利用外资及外贸出口完成情...2021-11-14
- 如何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2022-02-21
- 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2022-02-23
- 探索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