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发展特征分析
(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24)
摘 要:文章从图书馆文献数量的急增、图书馆与因特网的关系、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图书馆发展的特征,认为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和网络服务形成并驾齐驱的方式才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图书馆;网络;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6—0164—01
1 电子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大型数据库涌入图书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载体形式发生突变
30多年前美国著名情报学家兰开斯特在其《走向无纸社会》的名著中预言,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纸质文献将逐步被电子文献所取代,电子文献将充当信息交流的主体介质。今天看来,兰开斯特的预言虽然没有完全实现,纸质文献仍活跃在人类生活领域,但电子文献数量的剧增和它在信息交流中无与伦比的作用却是不争的事实。电子文献的出现直接催生大型数据库的诞生,大型数据库的出现并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给图书馆传统的文献收藏、整理、利用带来深远影响。
2 因特网链接以及网络技术的普泛化促使图书馆服务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迅速将大量用户、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系统联入网络之中,逐步使网络成为人们信息活动的主要空间。通过网络提供图书馆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这种趋势在高校图书馆领域表现比较强烈。根据自身的性质和功能,高校图书馆在网上形成四种形态:
2.1 网络成为图书馆的检索界面
这种形态的基点是将图书馆看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献资源系统,其核心是它的书目控制体系和相应流通管理体系,因此图书馆上网的目的是提供面向网络用户的书目检索服务,使网络能够检索和利用图书馆书目控制体系。
2.2 网络是图书馆服务基地
图书馆是一个以文献资料为基地的多元化综合服务体系,这个多元化信息服务体系的核心是用户通过图书馆所进行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利用活动。围绕这个活动,图书馆将提供一系列诸如用户培训、文献检索、专题服务、馆际互借等服务,而所有这些服务都在网上展开,也就是说,除了图书期刊本身是物理传递,不能在网上实现外,整个图书馆服务均在网上进行。
2.3 网络就是图书馆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是一种将用户和信息资源连接起来的、帮助用户搜索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机制,这种机制下的图书馆不再是一个具体机构及物理馆藏,而是网络信息资源和服务的动态集合,是用户连入和探索整个信息系统及其服务的窗口和枢纽。
2.4 实现网上借、还书
读者通过网络可进行预借,馆员可将读者预借文献放入规定之处,并网上通知,从而实现读者自助借阅。网上借阅方式的形成,最终彻底实现图书馆人梦寐以求的理想:远距离服务、多个用户同时利用同一种文献、文献资源跨地区、跨领域、跨系统、跨国界的共享。
3 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受众范围扩大,图书馆社会化趋势日益显著
图书馆由于行政隶属的不同,每一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特定的服务对象,比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本校师生员工,这种服务对象多少年来一成不变,跨单位、跨系统借阅是很困难的。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文献信息资源利用上的诸多限制,一个图书馆的资源不仅是该图书馆所隶属的单位的资源,也是社会的资源,实际上,网络技术促使图书馆部分地进入市场领域,在适度收费的前提下,用户可享受不同单位、不同国家众多图书馆的服务。
4 业务管理方式的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继文献编目实现自动化之后,自动化管理面积向更大业务范围延伸,主要标志是图书馆计算机管理集成系统的应用。基本模块包括:文献机构、文献编目、文献流通、期刊管理、书刊查询、公共查询。在传统的文献借阅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基础上,数字阅览室的管理、自主借、还书管理、行政管理、量化管理等方面均已实现了自动化。图书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有了质的提高。
5 就物理形态的图书馆而言,改建、扩建、新建图书馆的浪潮此起彼伏,尤其在高等院校,新建的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标志性建筑
我国图书馆的馆舍建筑在世纪之交取得飞速发展,根据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建筑与设备分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国新建、扩建的图书馆至少115个,其中高校图书馆70个,占总数的60.9%。清华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先后得到成功扩建,扩建部分不仅面积大,而且体现了较高的建造和结构设计水平,新老部分巧妙结合,充分融入环境,切合校园文脉,外观优美,成为校园标志性建筑。新建和扩建的图书馆普遍采用国际上流行的“统一柱网、统一层高、统一载荷”的模数式设计,多数图书馆注意到了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深刻影响,预见到新世纪的图书馆应是楼宇控制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合为一体的智能大厦,因而新建馆一般都具有安全的门禁系统和消防系统。图书馆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更是受到特别重视。网络接口等数字化必备元素遍布全馆。此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新建图书馆相当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空间环境设计、外部环境建设、内部氛围的营造等都考虑读者的使用感受和审美需求。为方便残疾人进出着想,多施行无障碍设计。从已建成的高校图书馆的使用效果看,它们一般给人留下开放舒适,通透宽敞,网络化程度高,馆藏布局和机构调整自由灵活的印象。
6 图书馆之间、图书馆同相关机构之间的交流、交往空前频繁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图书馆学的融合,国内外图书馆之间的交流显著增多,各种学术会议、专题论坛、物流洽谈层出不穷。图书馆的触觉也向相关领域探伸,图书馆同其他机构,如同计算机领域、软件公司、出版社、书业营销机构、图书设备机构等的交流、交往、合作日渐频仍。某图书馆一旦有什么新观念和新举措,很快就能得到传播和推广。近些年,高校图书馆馆长和业务骨干的素质能够普遍提高,大规模的资源共享活动能够顺利展开,图书馆建筑和数字化建设的规范和标准能够顺利推广,某种程度上都应该归功于由广泛交流而形成的良性竞争。正如闭关自守只能带来国家的愚昧落后一样,闭门办馆很容易造成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的落伍。交流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所认识,有的图书馆已把对外交流列为馆员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来抓,有计划的派遣不同岗位的馆员参与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1] 白丽娟.图书馆网络管理前景[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2] 禹润喜.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及其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3).
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长篇汇总连播节目广播语言特...2021-08-27
- 论保证保险的法律特征2021-09-24
-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征、...2021-09-26
- 1.1.1生物特征2021-09-28
- 多元文化下多媒体音乐艺术特征2021-10-20
- 关于矩阵特征值的讨论2022-01-06
- “只贷不存”机构运作机制的...2022-02-18
- 生态文明的概念、特征与基本...2022-02-23
- ICT的技术经济特征分析2022-04-02
- 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2021-08-27
- 图书馆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2021-10-31
- 图书馆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2021-11-11
- 论图书馆的竞争情报服务2022-03-08
- 高校图书馆人事改革2022-03-08
- 关于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的分析2022-03-08
- 图书馆;形象设计试论图书馆...2022-03-08
- RFID技术与图书馆2022-03-08
- 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2022-03-08
- 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2022-03-08
- 个人政治生态分析报告最新2021-08-18
- 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分析报告12篇2021-08-19
- 《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2021-08-27
-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成长分析报告2021-08-27
- 公司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2021-08-27
- 人力资源部招聘分析报告2021-08-27
- 市高中教育教学分析会发言稿2021-08-27
-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2021-08-27
- 学校课程达成度分析报告范文2021-08-27
- 电子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分析2021-08-27
- 2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经济社...2021-08-27
- 2021年~2025年服务贸易发展...2021-08-27
- 发展党员预审“三看”,确保...2021-08-27
- 谈5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进程2021-08-27
- 电子商务发展前景-毕业论文2021-08-27
- 直机关工委发展党员常用文书范文2021-08-27
- 小型农业机械发展趋势及应用...2021-08-27
- 各国交强险发展论文_交强险发...2021-08-27
- 疫情防控一线发展党员座谈会...2021-08-27
- 2019年发展党员工作总结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