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关于企业整体竞争力提升战略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3-15 15:07:01 浏览数:

(包头钢铁(集团)公司 教育培训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文章从战略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问题,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基本特点及包钢发展现状,以及影响钢铁企业整体竞争力因素 ,对提高包钢整体竞争力进行了战略思考,提出了有效对策,这对包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关键词:战略;竞争力;钢铁企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22—0011—03

今天的企业面临5个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即技术爆炸、资源均等、全球化、市场成熟化、 新的社会价值观。这五大挑战重新定义了企业的竞争环境,预示着大多数企业几乎没有了可 持续的竞争优势,我们必须更新管理概念,从战略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 。

2009年6月19日,温家宝总理来到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考察时指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产 能过剩,必须痛下决心,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坚决压缩落后产能,在改革 中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早调整、早主动。温家宝总理这一重要讲话对于企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仅从全国钢铁行业的基本特点出发,对有关钢铁企 业整体竞争力提升战略问题谈一些看法。
1 我国钢铁行业的基本特点及包钢发展现状

我国的钢铁行业经过几年在低谷的徘徊,从2002年一季度开始从低谷反弹,并开始了连 续6年的迅速发展。截止2008年底,我国钢的生产能力超过5.8亿t,整个行业迅速扩大 ,并 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1 钢铁行业已进入了淘汰落后的新阶段

这集中表现在整体利润下降,许多地方长材已经亏损,板材的利润也在下降,小于 300m3的高炉、小于20t转炉、小于20t电炉都在淘汰之列。据不完全统计,仅大、中型企 业在淘汰之列的炼铁和炼钢生产能力大约分别是261万t和1 000万t之多。
1.2 整个行业开始了并购重组风潮

钢铁行业并购 、重组是目前企业进行战略扩张的一个主要方面,特别是民营企 业,通过并购、重组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通常的战略选择。根据发改委第35  号《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文件,钢铁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大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0年,我 国钢铁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等组织结构调整方式,把国内目前前十位钢铁集团的钢产量占 全国产量的30%,提高到50%以上,并进一步在2020年提高到70%以上。
1.3 钢铁产业进入了布局调整的新阶段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对各地区的企业布局作了一系列原则性规定,要求钢铁行业 按照产业政策要求,调整、完善“十一五”发展规划,钢铁企业布局的重点从矿山、能源、 水资源、运输条件和国内外市场进行考虑,内陆地区钢铁企业应结合本地市场和矿石资源状 况,以矿定产,以可持续生产为主要考虑因素,大型钢铁企业应该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对 水资源短缺、产能低水平、过剩区域钢铁企业根据环保生态要求,重点搞好结构调整,兼并 重组,严格控制生产厂点继续增多。
1.4 钢铁行业进入了转变增长方式的新阶段

根据目前国民经济大发展阶段,市场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已经从数量型向品种质量型 转变。这一转变意味着钢铁企业在经过大规模的产能扩张后,必须进入一个抓内部管理,抓 品种开发、抓质量升级的新阶段。

这些政策层面及需求层面的变化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变化将对我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构 成重要的影响,并要求钢铁企业在经过迅速发展后,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整体竞争力,在发 展的道路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包钢自2002年以后也同样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从2002年到今年,包钢的年产钢能力 从400万t跃升到1 000万t。2008年当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企 业,创造了包钢发展史上的奇迹。

与此同时,从1998年开始,公司进行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技术改造,在短短的 几年内先后引进了以二炼钢和薄板连铸生产线为代表 的一大批钢铁精品项目,这些改造使 包钢具备了全连铸生产条件,钢铁生产在连铸化、连轧化、连续化和自动化方面上了一个新 台阶,并形成了主体工艺设备达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钢铁年产双1 000万t的 能力。

此外,包钢还开展了资本运营的新模式,通过上市实现了低成本扩张。最近又凭借股权分置 改革,充分利用了当前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实现了优化重组以及完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包钢的整体竞争力,并使包钢能够在 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实现其历史性的跨越。
2 钢铁企业应特别强调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从传统的角度上讲,钢铁业由于存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小、行业发展迅速以及 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钢铁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等原因,行业 内企业的竞争,特别是大型企业的竞争相对要缓和得多。 但是从整体上讲,这一行业仍然 是一个波动较大、不稳定的行业,在投资者眼中,钢铁行业结构过于松散、过多的资金用于 保证原料的供应,产业环境安全性差。因此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对钢铁企业而言实际 上是一个事关企业战略安全问题,并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近几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居高不下,有数据显示,中国黑色冶金工业固定投资20 02 年、2003年、2004年分别同比增长50%、87%、27%,截止2004年底,我国钢的生产能力已达 到3.1亿t,在建1.5亿t,这些项目于2006年相继形成生产能力。换言之,即使不再批准新建 项目,到2008年我国钢的生产能力达到5.8亿t,而钢的需求量预计在2010年才能达到3.3亿t ,钢铁行业投资严重超前。

从相关的产业政策、钢铁产品外贸政策以及汇率等因素来看,未来国内钢铁产品市场的实际 需求还将受到其他因素的进一步的影响,首先建筑业用钢将由于2005年政府开始的紧缩银根 、取消房地产公积金贷款优惠政策以及严格控制银行信贷业务等措施而受到严重影响。我国 建筑业钢材消费量占到实际钢材消费总量的50%~55%左右,这一影响将是非常明显的;其次 从 2005年4月起,我国取消钢锭、钢坯出口退税的政策,6月将铁矿石、生铁、废钢、钢坯、钢 锭等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政策以及最近人民币升值政策等因素都将直接导致 中国钢材出口价格上升、进口钢材价格下降,并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使国外钢铁产品的竞 争力持续增加。

钢铁分销业也将向外商全面开放,而随着外商的进入,加上铁矿石、废钢、运输、电力等瓶 颈的制约,原材料成本会继续上升,这一状况也会极大地压缩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使得企 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由此可见,虽然从长期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将为中国钢铁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钢铁市场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供求关系有可能在一夜之间乾 坤倒转,发生根本性逆转,这是每一个钢铁人都必须正视的现实。所以增强企业,特别是钢 铁企业整体竞争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 影响钢铁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1 产业链安全最重要

钢铁是一个“中间产品”,上连煤炭、铁矿石、运输、电力等所谓“瓶颈”产业, 下连汽车、建筑、装备、机械工业等经济“支柱”产业。如果钢铁这个“中间产品”过分膨 胀,上游的“瓶颈”开始收缩,而下游产业发展则处于平稳,整个产业链的不协调就会暴露 出来,这样当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局部投资过渡增长,整个经济层面的产业链隐患就会快速 积累,带动多种能源消耗性产业的过快发展,其结果使得原来公认的富裕的产业能力一下子 紧缩,形成产业的不安全。近年来电力、煤炭的紧张就是这种不安全的直接反映。同时由于 中国是优质矿贫乏国,大量新上的钢厂纷纷放眼海外,大量进口矿石,使得国际矿石贸易日 趋紧张,矿石价格上涨,这严重地影响了钢铁企业上游产业链的安全。而从下游产业方面看 ,目前跨国资本不断进入汽车业等下游产业,而跨国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全球采购系统,这 同样会割断原本的国内供应链,威胁到钢铁企业产品的成本和销售价格。因此产业链安全直 接关系到钢铁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是钢铁企业的生死劫。
3.2 品牌效应日趋显著

钢铁行业产品差异化不大,而且传统的建筑、基建等行业的客户对品牌的重视程度 并不高。这样对企业而言,只要产品质量过硬,价格具有优势,同时靠近市场,就能赢得顾 客。但随着我国工业发展的不断升级,特别是汽车、家电、电子通讯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对 钢铁产品的需求结构也将不断升级,这些需求一般集中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这 些需求决定了客户对产品品牌的重视。因此钢铁行业中的品牌意识及品牌效应日趋显著,已 经成为企业整体竞争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3.3 国内大量钢铁企业生产集中在中低端的产品

如螺纹钢、无缝管、线材、焊管等,这些产品的价格走势很不稳定,而用于汽车、 造船、家电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彩钢板、硅钢板、冷轧板等,却仍然需要大 量进口,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尽管这几年国内这类产品的生产能力有所增加,但由于生产 这些产品投资很大,在建时间长,因之在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国内生产的自给 率仍然提高不快,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3.4 成本领先仍然奏效

由于钢铁产品自身的特殊属性,对于中低档产品而言,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差异化 很小,所以在销售的价格方面差别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竞争压力必然转向成本的压 缩方面,谁能够提供更为便宜的产品,谁就能赢得顾客。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成本优势的获得 主要是依靠规模效应、技术创新等。近两年由于钢铁市场过分火爆,大量的企业都把注意力 都集中在扩大规模上, 忽视了技术创新。这并不正常。
4 关于提高包钢整体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4.1 进一步加强产业安全链的建设

从产业安全链的角度看,包钢是一个联合企业,企业的业务范围涵盖了从采矿到分 销的整个产业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 包钢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上游、中游到中下游 的产业链, 并因此形成了强大、稳定的竞争优势,比如就钢铁企业最主要的铁矿原料而言,包 钢的自用矿占包钢用矿的40%左右、35%是开采周边不含稀土的矿产,仅25%依靠进口。不过 尽管如此,包钢还需要在产业安全链方面下大工夫。

一方面公司要加强对区内资源的控制,重点整合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等地以及 达茂、武川等包头周边地区的铁矿石和焦炭资源,包钢加大投资力度,以增资扩股的形式, 对内蒙古赤峰黄冈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了控股,又与阿拉善盟国有资产公司、内蒙庆华集 团等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联合组成了内蒙古阿拉善西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另一方面包钢 同时还加大了外购矿采购和国外矿开发利用,目前包钢以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公司签订了 长期供矿合同,并加大了对蒙古矿的开发利用,把蒙古矿开发作为几年后区内资源枯竭后的 战略安全的上游保证。
4.2 公司要进一步加大品牌形象的建设

通过实施以技术创新为主的规模化、系列化改造以及薄板坯连铸、连轧项目的建设 ,扭转了包钢产品在抵挡产品的层次上徘徊的局面,这样从热轧板到冷轧板,从普通钢轨到 高速钢轨,从无缝管到油井管,从普通线材到高速线材极大地丰富了包钢的终端产品系列。 据不完全统计,公司累计开发新产品240多种,先后有十几种系列产品陆续获得了国家“金 杯奖”产品称号,其中重轨、无缝管等产品更是大大提升了包钢的品牌形象。与此同时,稀 土功能材料产品范围也在逐步扩展,提高了稀土产业对全区乃至全国的辐射力。不过这些努 力还远远不够,在今后公司还要进一步继续加大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投入,力求在几年内赶超 国内其他同行的先进水平。
4.3 要特别注意对高端技术的投入

近几年,包钢特别注意对高技术领域的投入,通过各种形式解决资金问题,比如,从 2000年底至2001年包钢通过运作钢联股票上市,成功为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融入资金,2004 年再次融资18亿为建设中的冷轧薄板项目注入资金。这完成了从高技术项目到钢铁新产品项 目,从钢铁新产品项目到资金流,从资金流再次引发高技术项目的良性循环。由于高技术产 品自给率不高,这类产品为包钢带来较为丰厚的利润回报。
4.4 在确保以有成本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使产品低成本化

钢铁企业一般都存在规模经济,这样大型企业的生产成本要低于小企业的生产成本 ,因此国际钢铁产业行业集中度都比较高,如美国、日本前十家企业大约集中了70%的全部 产量,而我国前十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仅达到30%,由此在推行一般意义上的降低成本的各 种措施之外,还应特别注意生产的集中化,实行低成本扩张。对包钢而言,我们应该注意包 钢在地域上的特殊性,立足西北,大力推行区域扩张。
5 结束语

总之,包钢作为一家特大型钢铁企业,必须放眼世界,苦练内功,全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把企业整体竞争力提升问题纳入到自己的战略思考中来,唯有如此,包钢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热词搜索: 提升 思考 战略 整体竞争力 企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