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县委办廉政准则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2-03-22 15:16:24 浏览数:

过去,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中,规定领导干部这个“严禁”、那个“不准”,但是较为零散,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够,而且执行不到位,被一些人称为“没有带电的高压线”现象。今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8方面“禁止”、52个“不准”为核心内容,涵盖范围更广,规范条目更细,具有很强的原则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架起一道“防护网”、一堵“隔离墙”、一条“高压线”。

党员干部要践行好《廉政准则》,必须走出“五种误区”,争做“五个模范”。

──走出“五个误区”。一要走出“侥幸心理”的误区。有些干部在诱惑面前,常怀着一种“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侥幸心理,从第一次的胆战心惊,到后来的理所当然,一次又一次地自欺欺人,结果是身陷囹圄,后悔晚矣。这实际是“掩耳盗铃”的蠢举,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应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教导。二要走出“放任心理”的误区。在少数人看来,只要不贪大,少捞一点没啥,只要不闯“红灯”,打打“擦边球”无妨。明知是违纪的事,却认为是小事一桩、人之常情,岂不知积小成大、由量变到质变,直到不可收拾。自我标准降低了,但党纪国法的标准不会降,而我们是按照党纪国法的标准来执纪执法的。三要走出“补偿心理”的误区。涉足腐化生活的人大都以为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于是要想方设法捞回来。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嫌工薪拿得少,就“堤内损失堤外补”;个人职务上不去了,就打公家财物的主意;年龄快到杠了,就抓紧时间捞一把。寻求补偿是因为他们认为有所亏欠。凡寻求额外补偿的,必然会付出额外的代价。四要走出“攀比心理”的误区。部分同志比坏不比好,只看阴暗面,不看光明面,他看到的都是些贪官污吏,而没有看到干部队伍的主流;他看到的都是贪官污吏事发前花天酒地的奢靡生活,而没有看到贪官污吏事发后追悔莫及的心灵忏悔和名誉家庭事业所受到的巨大损失。于是,这部分同志比昏了脑子、比掉了自律。五要走出“麻木思想”的误区。有的同志认为反腐败是隔着墙甩石头,砸着谁是谁,没有从中吸取教训,这种对具体腐败案件的麻木思想,与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的普遍痛恨形成强烈的反差。 

──争做“五个模范”。一是争做理想坚定的模范。《廉政准则》第一条原则性要求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取向和节操。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切实加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改造主观世界,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把正从政方向、人生航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争做秉公用权的模范。践行《廉政准则》,关健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秉公用权、为民用权,规范用权、阳光用权,杜绝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庸俗化。凡是利国利党的事,群众拥护、要求的事,都要积极主动做、竭尽全力做;凡是谋私废公的事,群众反对、痛恨的事,都要禁止自己做,还要阻止他人做。既要讲亲情、顾亲情,更要讲党性、守法纪,切实做到不为情所惑、不为情所误、不为情所累,不干“废职亡家”的糊涂事。三是争做作风优良的模范。《廉政准则》在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以及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这些要求,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弘扬四大优良作风。即,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坚持走在群众中、干在群众前、乐在群众后,满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责任感;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做到精力往一线倾斜、能力在一线锻炼、作风在一线转变;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艰苦朴素、节俭办事,带领人民群众干事创业;大力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努力开创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四是争做尽心履职的模范。《廉政准则》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这种“表率作用”,既要体现在廉政上,也要体现在勤政上,体现在尽心履职上。要树立“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的理念,以聚精会神、勤奋努力、积极主动的态度干事创业,在“想干事”上作表率;以勇挑重担、勇于创新、勇于负责的精神干事创业,在“敢干事”上作表率;以科学的思路、有效的方法、有力的举措干事创业,在“会干事”上作表率;以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意志、务求实效的作风干事创业,在“干成事”上作表率。唯有如此,才不负干部之名,不失领导之职。五是争做遵守法纪的模范。《廉政准则》不仅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模范遵守党纪国法”,还在16处提到禁止或不准“违反规定”、“不按照规定”、“超过规定”。要着力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制度执行不可变通的意识,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严格执行制度、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等方面,发挥出应有的带头作用、示范作用、主导作用,做一名让党放心、群众满意的领导干部。

相关热词搜索: 县委 心得体会 准则 廉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