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税务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03-22 15:21:45
浏览数:次
心理健康是税务干部素质健全的重要标志,也是税收事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最近,笔者通过谈心、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就当前基层税务干部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基层税务干部感到工作与生活上的心理压力大,不少干部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的甚至还滋生出一些不良心理。
一、基层税务干部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随着税收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基层税务干部综合能力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心理压力过大,思想包袱加重。随着机构调整改革力度的加大,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生存危机、本领危机越来越凸显出来,调查中,89.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有一定压力,40%的被调查者最担心自己在工作中出错,其中有23.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工作中的压力较大。76.5%的被调查者认为来自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突出,目前在职人员中,年龄多数在40岁以上,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加之经济发展加快,消费水平的提高,感到生活压力越来越大。80%的被调查者认为税务部门不能安置内部子女,子女就业难的问题,是目前税务干部中最大的后顾之忧。
2.心态老化趋重,工作热情减退。近几年,基层单位除安置少数退伍兵外,很少对外招聘新人,目前在职人员中,平均年龄达到了40岁以上,队伍趋于老化。同时,机构的改革精简,职位越来越少,晋升机会有限,相当一部分人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愿积极主动做事。工作上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心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比较普遍。64%的被调查者认为干部队伍缺乏进取心,不再像过去那样吃苦肯干,遇事相互推诿,敷衍塞责,得过且过。
3.现实利益增强,集体观念淡化。调查中,39%的选择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相当部分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偏差和误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在以往的税务干部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职务升迁看的很重,把能否在职务升迁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用事业上的成功来衡量自己是否成功。这次调查显示,69%的认为,职务的升迁已经不是他们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把经济利益的追求,工作是否得到肯定等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利益观显得更加直接、现实,6 0%的被调查者将个人福利待遇列为最关心的问题,超过8成的被调查者对收入感觉不满意,认为待遇偏低。特别感到担忧的是,集体荣誉感在部分干部中淡化。
二、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分析
1.税收改革频繁,工作压力增大。在目前的税务公务员队伍中,大部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后进税务部门的,文化知识水平本来就有限,虽经多种教育培训,但大都是函授学历教育,知识更新培训跟不上,技能水平提高不快,高学历、低技能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近几年,各项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组织收入工作形势严峻,工作标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竞争上岗、业务考试、税收执法责任追究、目标管理考核等制度的不断规范和实施,无形之中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适度的压力可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机体活力增强,但压力过大或长期得不到缓解,一旦超过个体的承受能力,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容易形成心理不适甚至心理疾病。另一方面,税收管理要求与干部个性的矛盾日趋增强。作为基层干部,代表政府和国家执行税收政策,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一言一行都要求理性和谨慎,面对纳税人责难必须忍让。同时作为国家公务员,代表的是国家公共利益,必须摒弃私心,保持公共性。但这种忍让、无私的要求与税务干部作为自然人的本性往往会发生冲突。一旦对税务干部的理性要求与规范压抑了税务干部的个性发展和对自由的追求,就会出现苦闷、压抑、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同样容易形成心理不健康甚至心理疾病。
2.目标考核有待完善,自我价值难以体现。目前各级税务机关都制定了一套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但在具体实施上有些不到位。特别是每年底的评先评优,其名额基本上是按人员比例分配的,由于受名额和岗位的限制,平时工作干得好的不一定能评上先进,而部分平时工作一般的可能会评上先进,工作实绩与效果没有真正体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由于“大锅饭”的存在,挫伤了工作积极性。同时,自94年实行国、地税机构分设以来,国税部门的人、财、物实行垂直管理,干部的录用、选拔任用基本上由上一级部门来决定。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人员进得来,出不去,纵向、横向交流不够,职务晋升机会有限,这也影响了部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另外,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状况的好转,政府部门公务员的工资待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国税部门增长幅度却不大,但工作要求更高更严。在经济待遇优势不再凸显的情况下,导致一部分干部思想显得消极,工作积极性减退。
3.社会环境复杂,人际关系困扰。一方面税务干部经常与企业经营者、富商巨贾打交道,看到他们经济宽松,坐好车、穿名牌、住豪宅,而自己靠有限的工资收入,生活水平与之反差较大,相比之下,很容易产生不平衡心理。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干部受困于工作环境中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尤其在利益分配、工作分工、职位提升等方面尤为突出,每个人为了让利益天平倾向自己,很容易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但大家为了不让这种不良的关系流露出来,往往习惯于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相互戒备,人情冷谈,干工作缩手缩脚,有想法不敢说。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如长期处在相互戒备、猜疑的工作环境中,容易感到精神压抑、心情郁闷,这也是产生不健康心理的一个原因。
4.心理疏导途径缺失,压力不能及时释放。一直以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心理问题关注的较少,比较漠视,有的甚至讳疾忌医。这是一个全社会普遍的问题,在国税部门同样存在。一方面,国税干部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学习政治、业务知识,而忽略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增强。另一方面,国税机关从上到下忽视干部心理问题,没有建立有效的防范和排遣机制,有思想疙瘩、产生矛盾、工作压力时不能及时化解,久而久之,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慌等精神症状,导致不健康心理。
三、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和谐、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
实现和保持基层干部群体的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国税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基础。各级国税机关必须充分认识基层干部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有效提高基层干部心理承受能力的方式方法,多管齐下,为构建和谐国税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
1.重视心理健康,加强教育引导。在调查中感到,税务干部产生心理不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干部心理问题的忽视。个人对心理问题不了解,领导对心理健康不重视,必然会使心理不适、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心理不健康的干部越来越多。因此,从当前来看,首要的任务是各级领导和干部要重视心理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心理不健康也是疾病,而且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只有正确地看待心理问题,才能正视它,想办法和措施解决它。只有大家重视它、认知它,才能自觉地在学习、教育、疏导、医疗等环节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调适税务干部的心理问题,帮助税务干部弄清产生思想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清除他们的不满情绪或对立心理。在此基础上,肯定成绩,赞赏优点,引导税务干部找回自信,振作精神,使税务干部端正态度,认清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和公益性,牢固树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正确认识、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排除不应有的失落、自私、特权等错误心态。
2.丰富文化生活,培养健康心理。适当的、健康的业余爱好能够起到放松紧张情绪、融洽人际关系、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文体生活,营造团结气氛,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切实把干部自我价值的实现纳入到国税事业的整体发展之中,激发干部的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宿感,用先进文化引导干部追求崇高理想,把干部的事业心、理想和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目标,形成行为准则,化为精神动力,努力实现集体与个人发展目标的统一。作为税务干部个人,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不断了解自己的品质,冷静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工作中自觉做到扬长避短。面对工作压力,要保持豁达乐观的良好心态,勇对现实,挑战挫折。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保持一颗平和、健康的心态。当生活顺利、工作有成时不得意忘形,当生活遇到困难、工作遭受挫折时也不垂头丧气,时刻保持稳定愉快的心理情绪,避免情绪上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做到在顺境中不骄不傲,在逆境中不悲不卑。
3.建立交流平台,开展心理疏导。在税务系统内探索建设一支以素质较高的专职政工人员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设立帮助和咨询热线或网页栏目,引导和帮助干部处理好工作、学习、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定期调查和分析干部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诊断与辅导。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邀请专门心理专家为干部开办专门课堂,帮助干部了解自己,学会自我分析的方法,引导干部广泛运用各种激发意志努力的手段如自我激励、自我督促等,掌握自我忍耐、自我安慰等自我调节手段,改造消极性格,培养良好性格。
4.营造宽松环境,促进和谐发展。采取目标激励、支持激励、机会激励、荣誉激励等形式,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每个干部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在工作中及时给予政策和情感上的支持,多给干部提供和创造个人成长的发展机会,对绩效突出的及时给予表彰,充分发现、挖掘和发挥他们的潜力,切实把能干、会干、肯干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锻炼,引导干部树立“无功即是过,无为就无位”的观念,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进一步实施“减负增效”工程,把干部从繁琐的形式劳动中解放出来,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挖潜增效,让干部从税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利益、见到实惠。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活动,帮助干部解疑释惑,切实帮助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干部来自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人与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健康状况 基层 调研报告 税务 干部
一、基层税务干部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随着税收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基层税务干部综合能力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心理压力过大,思想包袱加重。随着机构调整改革力度的加大,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生存危机、本领危机越来越凸显出来,调查中,89.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有一定压力,40%的被调查者最担心自己在工作中出错,其中有23.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工作中的压力较大。76.5%的被调查者认为来自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突出,目前在职人员中,年龄多数在40岁以上,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加之经济发展加快,消费水平的提高,感到生活压力越来越大。80%的被调查者认为税务部门不能安置内部子女,子女就业难的问题,是目前税务干部中最大的后顾之忧。
2.心态老化趋重,工作热情减退。近几年,基层单位除安置少数退伍兵外,很少对外招聘新人,目前在职人员中,平均年龄达到了40岁以上,队伍趋于老化。同时,机构的改革精简,职位越来越少,晋升机会有限,相当一部分人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愿积极主动做事。工作上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心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比较普遍。64%的被调查者认为干部队伍缺乏进取心,不再像过去那样吃苦肯干,遇事相互推诿,敷衍塞责,得过且过。
3.现实利益增强,集体观念淡化。调查中,39%的选择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相当部分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偏差和误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在以往的税务干部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职务升迁看的很重,把能否在职务升迁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用事业上的成功来衡量自己是否成功。这次调查显示,69%的认为,职务的升迁已经不是他们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把经济利益的追求,工作是否得到肯定等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利益观显得更加直接、现实,6 0%的被调查者将个人福利待遇列为最关心的问题,超过8成的被调查者对收入感觉不满意,认为待遇偏低。特别感到担忧的是,集体荣誉感在部分干部中淡化。
二、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分析
1.税收改革频繁,工作压力增大。在目前的税务公务员队伍中,大部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后进税务部门的,文化知识水平本来就有限,虽经多种教育培训,但大都是函授学历教育,知识更新培训跟不上,技能水平提高不快,高学历、低技能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方面,近几年,各项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组织收入工作形势严峻,工作标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竞争上岗、业务考试、税收执法责任追究、目标管理考核等制度的不断规范和实施,无形之中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适度的压力可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机体活力增强,但压力过大或长期得不到缓解,一旦超过个体的承受能力,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容易形成心理不适甚至心理疾病。另一方面,税收管理要求与干部个性的矛盾日趋增强。作为基层干部,代表政府和国家执行税收政策,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一言一行都要求理性和谨慎,面对纳税人责难必须忍让。同时作为国家公务员,代表的是国家公共利益,必须摒弃私心,保持公共性。但这种忍让、无私的要求与税务干部作为自然人的本性往往会发生冲突。一旦对税务干部的理性要求与规范压抑了税务干部的个性发展和对自由的追求,就会出现苦闷、压抑、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同样容易形成心理不健康甚至心理疾病。
2.目标考核有待完善,自我价值难以体现。目前各级税务机关都制定了一套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但在具体实施上有些不到位。特别是每年底的评先评优,其名额基本上是按人员比例分配的,由于受名额和岗位的限制,平时工作干得好的不一定能评上先进,而部分平时工作一般的可能会评上先进,工作实绩与效果没有真正体现,“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由于“大锅饭”的存在,挫伤了工作积极性。同时,自94年实行国、地税机构分设以来,国税部门的人、财、物实行垂直管理,干部的录用、选拔任用基本上由上一级部门来决定。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人员进得来,出不去,纵向、横向交流不够,职务晋升机会有限,这也影响了部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另外,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状况的好转,政府部门公务员的工资待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国税部门增长幅度却不大,但工作要求更高更严。在经济待遇优势不再凸显的情况下,导致一部分干部思想显得消极,工作积极性减退。
3.社会环境复杂,人际关系困扰。一方面税务干部经常与企业经营者、富商巨贾打交道,看到他们经济宽松,坐好车、穿名牌、住豪宅,而自己靠有限的工资收入,生活水平与之反差较大,相比之下,很容易产生不平衡心理。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干部受困于工作环境中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尤其在利益分配、工作分工、职位提升等方面尤为突出,每个人为了让利益天平倾向自己,很容易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但大家为了不让这种不良的关系流露出来,往往习惯于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相互戒备,人情冷谈,干工作缩手缩脚,有想法不敢说。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如长期处在相互戒备、猜疑的工作环境中,容易感到精神压抑、心情郁闷,这也是产生不健康心理的一个原因。
4.心理疏导途径缺失,压力不能及时释放。一直以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心理问题关注的较少,比较漠视,有的甚至讳疾忌医。这是一个全社会普遍的问题,在国税部门同样存在。一方面,国税干部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学习政治、业务知识,而忽略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增强。另一方面,国税机关从上到下忽视干部心理问题,没有建立有效的防范和排遣机制,有思想疙瘩、产生矛盾、工作压力时不能及时化解,久而久之,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慌等精神症状,导致不健康心理。
三、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和谐、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
实现和保持基层干部群体的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国税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基础。各级国税机关必须充分认识基层干部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有效提高基层干部心理承受能力的方式方法,多管齐下,为构建和谐国税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
1.重视心理健康,加强教育引导。在调查中感到,税务干部产生心理不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干部心理问题的忽视。个人对心理问题不了解,领导对心理健康不重视,必然会使心理不适、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心理不健康的干部越来越多。因此,从当前来看,首要的任务是各级领导和干部要重视心理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心理不健康也是疾病,而且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只有正确地看待心理问题,才能正视它,想办法和措施解决它。只有大家重视它、认知它,才能自觉地在学习、教育、疏导、医疗等环节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调适税务干部的心理问题,帮助税务干部弄清产生思想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清除他们的不满情绪或对立心理。在此基础上,肯定成绩,赞赏优点,引导税务干部找回自信,振作精神,使税务干部端正态度,认清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和公益性,牢固树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正确认识、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排除不应有的失落、自私、特权等错误心态。
2.丰富文化生活,培养健康心理。适当的、健康的业余爱好能够起到放松紧张情绪、融洽人际关系、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经常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文体生活,营造团结气氛,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切实把干部自我价值的实现纳入到国税事业的整体发展之中,激发干部的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宿感,用先进文化引导干部追求崇高理想,把干部的事业心、理想和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目标,形成行为准则,化为精神动力,努力实现集体与个人发展目标的统一。作为税务干部个人,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不断了解自己的品质,冷静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工作中自觉做到扬长避短。面对工作压力,要保持豁达乐观的良好心态,勇对现实,挑战挫折。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保持一颗平和、健康的心态。当生活顺利、工作有成时不得意忘形,当生活遇到困难、工作遭受挫折时也不垂头丧气,时刻保持稳定愉快的心理情绪,避免情绪上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做到在顺境中不骄不傲,在逆境中不悲不卑。
3.建立交流平台,开展心理疏导。在税务系统内探索建设一支以素质较高的专职政工人员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设立帮助和咨询热线或网页栏目,引导和帮助干部处理好工作、学习、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定期调查和分析干部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诊断与辅导。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邀请专门心理专家为干部开办专门课堂,帮助干部了解自己,学会自我分析的方法,引导干部广泛运用各种激发意志努力的手段如自我激励、自我督促等,掌握自我忍耐、自我安慰等自我调节手段,改造消极性格,培养良好性格。
4.营造宽松环境,促进和谐发展。采取目标激励、支持激励、机会激励、荣誉激励等形式,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每个干部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在工作中及时给予政策和情感上的支持,多给干部提供和创造个人成长的发展机会,对绩效突出的及时给予表彰,充分发现、挖掘和发挥他们的潜力,切实把能干、会干、肯干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锻炼,引导干部树立“无功即是过,无为就无位”的观念,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进一步实施“减负增效”工程,把干部从繁琐的形式劳动中解放出来,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来挖潜增效,让干部从税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利益、见到实惠。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活动,帮助干部解疑释惑,切实帮助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干部来自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人与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健康状况 基层 调研报告 税务 干部
热门文章: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0)(全...2025-01-12
- 2024年度主题教育心得体会(3...2025-01-12
- 2024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4)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4)【优...2025-01-12
- (16篇)“半条被子”精神学...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2)(2024年)2025-01-12
- 2024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2025-01-12
-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11)(完整)2025-01-12
-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心得...2025-01-12
相关文章:
- 2篇,基层党员发展工作难题及...2021-08-27
- 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2021-08-27
- 年“两会”应知应会测试题&学...2021-08-27
- 学习新修订军队基层建设纲要...2021-08-27
- 年基层干部学习全国两会精神...2021-08-27
- 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基层...2021-08-27
- 以基层党建为统领 推进城市...2021-08-27
- 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材料2021-08-27
- 市纪委书记新任干部任前廉政...2021-08-27
-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状况调研及思考2021-08-27
- 2篇,调研报告:对于城市夜经...2021-08-27
- 2篇,“夜经济”调研报告()2021-08-27
- 对于推进电子商务发展调研报...2021-08-27
- 河长制工作调研报告2021-08-27
- 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21-08-27
- 商务局对于政治生态专题调研报告2021-08-27
-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研报告2021-08-27
-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2021-09-15
- ×县商标(品牌)的专题调研报告2021-09-15
- xx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2021-09-20
- XX县税务局创建省级精神文明...2021-08-27
- 县税务局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汇...2021-08-27
- 税务局上半年总结合集20202021-08-27
- 某税务局领导落实“一岗双责...2021-09-08
- xx税务所2004年工作总结2021-09-11
- 税务局工作总结2021-09-11
- 税务所200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21-09-12
- 税务所创建区最佳文明单位工...2021-09-13
- 税务局营造发展环境推行首问...2021-09-14
- 区国税局文明税务所建设标准2021-09-15
- 年轻干部座谈会暨干部成长培...2021-08-27
- 青年干部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2021-08-27
- 银行干部考察报告2篇2021-08-27
- 组织科、第一书记干部考察报告2021-08-27
- 军转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2021-08-27
- 全县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发...2021-08-27
- 脚踏实地再创佳绩2020年后备...2021-08-27
- 干部培训班培训学习总结2021-09-03
- 干部管理谈话制度2021-09-08
- 领导干部培训个人学习总结2021-09-1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