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深化全县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副县长)

发布时间:2022-03-28 15:07:51 浏览数:

深化XX县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副县长)
     煤矿安全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没有煤矿安全,就没有生产、没有效益、没有矿区的稳定发展和职工的家庭幸福。因此,只有抓好煤矿安全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才能更好地保持煤炭企业健康发展势头。本文结合XX县煤矿生产实际,就进一步深化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XX县煤矿生产的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XX县现有煤矿企业9个,分布在凤仪和龙池2个乡,其中凤仪乡8个、龙池乡1个。繁荣、天堂、元尹、白沙坡、金国等5个煤矿年生产能力分别为6万吨,属正常生产矿井;宗佑煤矿为年生产能力3万吨改15万吨的技改矿井,凤祥煤矿为年生产能力6万吨的技改矿井,溪鸣煤矿为年生产能力3万吨改6万吨的技改矿井,兴旺煤矿为长期停产矿井。

(二)特点。我县煤矿生产规模小,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和管理水平不高,煤层贮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差,煤层不稳定,结构复杂,厚薄不均,顶板松软破碎,煤层易自然发火,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

二、XX县煤矿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仍然存在。煤矿企业为追求产量、谋求利润最大化,急于生产、保障供给,或是在采掘失调情况下急于恢复生产,片面追求生产,忽视安全,这一思想隐患较为普遍。

(二)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安全监察人员的配置、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尚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需要。

(三)随着矿井的生产延深,煤矿自然灾害的危险性越高,灾害治理难度加大。表现在瓦斯涌出量越来越高、矿山压力增大,灾害治理更加复杂。

(四)防灾措施缺乏针对性,现场管理力度不够、“三违”现象屡禁不止。

(五)安全欠帐大,装备状况差,防灾系统不完善,事故应急措施未健全完善。

(六)职工综合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

三、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煤矿安全预防落到实处。一是强化“安全理念”的思想预防。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诸多事故的祸首。只有在思想上切实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时刻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防,才能避免因预防不到位而造成事故,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二是做好“安全文化”的行为预防。在事故发生前或有事故征兆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求企业员工严格按安全规程操作,避免职工工作不尽职或对一些小的隐患、缺陷心存侥幸心理的现象,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行为预防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三是做好“安全管理”的技术预防。实施全员安全教育,积极开展分级管理和分级培训,定期组织瓦检员、放炮员、安监员、绞车司机、电钳工等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培训,做到人人熟悉安全法规,人人持证上岗。同时,对技术环节薄弱的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对安全法规、制度执行不力的,切实加大管理力度;对设备投入不到位的要加大投入进行革新改造。从设备质量、人员技术力量上加强预防。

(二)落实责任制,严肃追究安全事故责任。产煤乡政府负责人、煤炭管理部门负责人、煤矿企业的主要投资人、主要负责人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立场出发,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动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对煤矿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或发生煤矿事故的乡镇及煤矿企业,要依法对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煤炭管理部门负责人、煤矿企业负责人给予严肃的纪律处分或严重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加大安全投入,切实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强化管理,真正把安全监管工作贯穿于煤矿生产的每一环节,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切实提高煤矿企业的本质安全。同时,煤矿企业要坚持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生产的基本方针。凡煤矿基本建设未达到“三同时”要求的不能投入生产,凡生产矿井安全条件不达标的不准许生产,切实从法律上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不动摇。

(四)规范安全管理,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煤矿企业安全监管机构,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上至矿长、下至班组长和每个职工身上,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要狠抓瓦斯防治,加强“一通三防”管理,坚决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方针,特别加强煤矿井下现场安全管理。要继续深入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建立煤矿生产安全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五)强化安全预防,加大安全监督执法力度。要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把对事故的调查处理转化到事故隐患的查处处罚上来,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煤矿安全监察要从强制煤矿加强安全管理转移到帮助煤矿自觉加强安全管理上来,使外在压力变成内在的动力。同时,要通过煤矿安全评估,了解各类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情况,针对不同煤矿实际,实施重点监察、跟踪监察,督促企业加强事故隐患整改,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六)调整煤矿产业结构,加快煤矿企业改制步伐。要坚决淘汰资源枯竭、煤质不好、安全生产条件较差的煤矿,认真解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积极探索组建上规模的煤矿大企业。积极引进新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使企业有能力加大安全投入,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七)构筑长效机制,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一是建立完善安全责任考核体系。要进一步量化、细化、具体化煤矿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制汇编成册,发放到企业员工手中。要分层次对管理干部和职工进行安全责任教育,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做到知其任,明其责,尽其职。二是健全完善安全责任奖罚机制。要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基金,专门用于落实安全责任的奖罚。对安全责任落实得好、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安全责任不落实或落实较差,安全工作搞得差的单位给予处罚;对在安全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领导要给予重奖;对连续发生事故的单位和领导或发生较大及其以上死亡事故的单位和领导要给予重罚。三是健全完善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凡是发生的各类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进行分析、追查和处理。在分析、追查各类事故中,要从各级领导责任查起,在查清各级安全工作责任人责任的同时,还要追查分析各类管理干部的安全责任,要把板子打在应负责任的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人员身上,一律严格执法,顶格处理。

 

相关热词搜索: 全县 深化 煤矿 副县长 安全监管

相关文章: